首页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专题首页 | 案例城市:双流县 | 慈溪市 | 扬中市 | 开原市 | 绥芬河市 | 霍林郭勒市 | 南安市 | 滕州市
 南安市
注:本页内容为中国中小城市网版权所有,任何网站或印刷品不得复制或镜像,盗用必究!
 
 

实施以城带乡战略 构建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南安市发挥城市龙头作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纪实

    南安市位于闽南金三角中心地带,东接泉州中心市区,西靠厦门经济特区,与台湾隔海相望。全市总面积2036平方公里,人口150万,现辖23个乡镇、3个街道、2个经济开发区。南安是全国著名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有330多万。自1993年撤县建市,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南安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立足南安县域发展实际,大力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同时,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实施以城带乡战略,加强城乡产业布局对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侨乡特色发展道路。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482.28亿元,财政总收入达38亿元,排名“2010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25强”第23位,位居2009年全国商标发展百强县(市)第9位,名列全国建设创新型百强县第32位。南安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材生产交易中心、中国三大水暖阀门产业基地之首、华东地区主要的粮食加工流通基地和福建省级光电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
一、实施“双城四翼”工程,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
    立足建设海西现代枢纽节点城市,对接台湾、呼应厦门,积极主动融入海西和大泉州的建设布局。针对区位特点和发展实际,依据现有开发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按照优先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和适度开发区域的功能区定位,不断加快“拓展双城、推进四翼”区域发展布局(“双城”即:中部滨江市区和南部滨海新城;“四翼”即:东翼、西翼、东北翼、西北翼四大组团),推动城乡、山海、区域联动协调发展,实现南安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一)中部滨江市区:由溪美、柳城、美林和省新、丰州、霞美镇组成,作为泉州城市副中心,重点加速拓展外联通道、完善市政设施、突出新区建设、实施旧区改造、繁荣社会事业、改善居住环境、增强城市品位,大力发展机械装备业、水暖厨卫业、光电信息业,推进现代物流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高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加快建设成为南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以新兴产业集聚区为主导功能的海西现代化中等城市。
    (二)南部滨海新城。由官桥、水头、石井镇组成,是泉州南翼新城重要核心部分。按照“环湾挺进、三镇联动,整体提升、打造新城”的建设思路,主动承担泉州、厦门两大中心城市重点核心联接功能,充分发挥水头国家级示范镇作用,加快区域内交通设施、基础配套、产业联结、经济提升,推进沿海三镇的一体化协调发展。加快石材、粮油等产业高端化、品牌化、生态化发展,构建形成全市经济、科技、商贸、物流、交通的南翼枢纽,成为工贸发达、生态良好的滨海新城。
    (三)东翼。由洪濑、洪梅、康美、雪峰等镇组成。主动对接泉州北拓,承接丰州(北峰)组团辐射,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鞋服轻纺、机械装备、日用化工、家私制造以及房地产业、商品贸易、“灵应寺”和“雪峰寺”宗教旅游业等,加快打造南安新一轮跨越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四)西翼。由东田、仑苍、英都、翔云、眉山镇组成。发挥仑苍小城镇建设辐射带动作用,联动英都、东田等,近接市区、外应厦门,统筹建设区域内基础设施,并以水暖卫浴厨具产业基地为支撑,以中国水暖城为窗口,以中宇、九牧、辉煌、申鹭达等企业为引领,重点发展水暖厨卫、阀门制造产业及特色优势农业,大力发展商贸服务、现代物流业,加快打造成为全球水暖厨卫重要生产营销中心。
    (五)东北翼。由九都、向阳、罗东、乐峰、梅山等乡镇组成。发挥罗东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梅山文化强镇的联结带动作用,利用沈海高速互通节点,推进交通设施外联,大力发展道口经济,重点发展轻纺鞋服业、家私业、钢铁加工、物流业及房地产业,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着力建成南安东北部轻工业走廊、现代文化商贸旅游区。
    (六)西北翼。由金淘、蓬华、诗山、码头镇组成。进一步以地缘联结促进经济一体化,充分利用金淘、码头(诗山)高速互通节点,近接市区、对接厦门,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城镇建设,重视农业发展,推动商贸提升,尤其是加强对台农业和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加快发展 “香草世界”、“凤山寺”AAA级宗教旅游等生态、宗教旅游发展,着力建成现代农业发展区、绿色产业集聚区、特色旅游品牌区。
二、实施“项目支撑”工程,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十一五”以来,全市共安排在建重点项目195个,累计完成投资173亿元。尤其是2010年7月份福建省委、省政府发出“全力实施好五大战役”动员令以来,南安推动“五大战役”活动持续升温,2010年全市513个“五大战役”项目完成投资147.84亿元。随着近年一大批重点项目的投建,对南安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跨越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优先发展大交通,城乡交通道路全部硬化
    海西经济区沿海中部交通枢纽地位正在形成。过境福厦高铁、漳泉铁路、泉三高速投入使用,南安(石井)—惠安(斗尾)高速、沈海高速复线南安段正在建设,324国道、省道307、308贯穿而过,新建扩建南安大道、江北大道、省道308线等干线通道,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形成“五纵四横五联”的对外大通道。
(二)强化城乡电力设施建设,切实做好能源保障
    全市拥有11万伏变电站21座,容量174.1万千伏安;3.5万伏变电站9座,容量12.85万千伏安,为全市用电提供了强力支撑。2010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50.14亿千瓦时,生活生产用电需求总体得到保障。
(三)完善水利设施网络体系,确保饮水用水安全
    全市现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机电灌站、江海防堤、拦河闸坝、水电站、乡镇供水以及节水灌溉等各种水利工程1.4万处,其中有泉州地区最大的大型水库泉州山美水库(蓄水量6.56亿立方米)以及中小型水库145座。到2010年,全市已建成自来水厂18座,日供水能力超30万吨,满足了城乡居民的用水需求。
(四)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合理配置城乡资源,实现城乡交通、能源、水资源和信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动城乡教育、文化、卫生、保障、管理等社会事业均等发展,精心培育出文化引领、产业带动、生态发展、素质提高、建新推动、和谐促进、信息领跑、侨资组建等八种类型的新农村建设特色典型,探索出一条符合南安市情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农村建设道路。
三、实施“智造兴业”工程,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
    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市场为引领,以企业为依托,以投资为支撑,以“两区八大产业基地”为载体,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培育企业,打造基地,塑造品牌,构建“发展平衡、结构优化、高端环保、技术引领、产业联动”的产业体系。
(一)推进水暖厨卫业和陶瓷业提质增量发展
    以打造全球水暖产业产销中心为目标,以国家实施精装房政策为契机,以培育壮大骨干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实施品牌带动为战略,推动水暖厨卫向卫浴洁具、卫生厨具一体化发展,拓展延伸产业发展空间。2010年,全市有水暖厨卫业规模以上企业23家,年产值83.45亿元。中宇卫浴在全市率先成功上市;南安水暖业列入全国百佳重点产业集群;成功开发区进入省级开发区行列。以陶瓷产品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推广节能、高效、低污的窑炉技术和陶瓷后加工技术,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持续高效利用。鼓励发展防污、防菌、透气、透水等功能陶瓷、特种陶瓷,努力提高中、高档陶瓷产品比重。2010年陶瓷业规模以上企业67家,年产值58.5亿元。
(二)开发精密配套机械装备业
    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目标,以发展高端机械装备产业为方向,加快机械装备业基地建设,滨江产业基地成为福建两大机械装备业基地之一。培育高新龙头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力度,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有效提高。2010年全市机械装备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64家,年产值149.1亿元,其中在深圳交易所上市企业1家。
(三)打造绿色环保石材业
    以打造国际化石材产业总部基地为目标,以石材精深加工为重点,推动石材产业向工艺制造、建筑装潢等创意设计高端环节发展,大力推进石材业建专利、创商标、争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实力,实现石材业良性发展。建设绿色节能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生态石材基地,鼓励发展石粉、碎石综合利用,提高石材产品附加值和石材资源利用效率。2010年石材产业规模以上企业329家,年产值167.17亿元,跻身福建重点产业集群行列。同时,大力发展与泉州及本市优势产业紧密相关的新型建筑材料、新型环保设备等,为南安抢占未来发展空间打下坚实基础。
(四)创新发展光电信息业
    以被科技部列为“海峡西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为载体,以国家大学科技园福建分园的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为依托,注重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协作合作,强化关键技术研发,大力发展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应用产品,积极培育光电系列产品、LED产品、无线通信、微波通讯终端设备、安防监控、新型元器件、家用电器、新型显示器等,构筑较为完整的光电信息产业链。2010年光电信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年产值达9.29亿元,同比增长32.4%。
(五)引导纺织鞋服业和塑料化工业向品牌化、特色化发展
    支持纺织鞋服产业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建设新型针织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南安童鞋”的区域品牌优势,推进新型功能鞋用材料,生产独具特色的时尚童鞋,2010年纺织鞋服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9家,年产值达102.38亿元。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精细化工小区、塑胶制品基地和日用化工基地,引进“绿色化工”理念,强化日用化工、新型化工材料、精细化工产品产业链。2010年塑料化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9家,年产值达62.25亿元。
(六)打造节能环保纸品制造业和家私制造业
    通过推动优必胜绿色纸业成功上市和推进恒利等企业筹备上市,加强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结构调整,推行绿色生产,形成产业多层次、品种多样化、质量高档化的纸品制造发展新格局。2010年纸品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家,年产值达38.87亿元。以红星美凯龙家居旗舰店入驻为契机,以品牌企业为龙头,整合提升家私产业,引导家私企业向园区集中,增强家博园辐射力,培植家私产业规模。2010年家私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年产值达10.51亿元。
(七)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畜禽、茶叶、水果、食用菌、花卉苗木等特色产品,大力培育一批种植基地和规模场户。继续优化畜禽生产,加强品种改良,支持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实现禽畜粪便—沼气—肥料—茶果林农绿色循环经济。加快建设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推动精品农业发展,积极发展形式多样的休闲观光农业。目前,有104家企业(场)获“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18家企业21个产品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7家企业7个产品获得有机产品认证,4家企业获省级龙头企业称号,5家企业获福建省名牌农产品,20家企业获泉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农业部定点市场。加快完善提升中国粮食城,推进粮油向深加工发展、经营向粮食城集中、销售向物流配送转换,打造完整粮食工贸产业链,推进粮油食品向安全化、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绿色化方向发展。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家,年产值达38.23亿元。
四、实施“创新发展”工程,推进城乡创业创新一体化
    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的各项政策,发挥南安现有产业集聚优势,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向产业集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做强创新型产业龙头企业
    深入实施优势企业“再造”行动,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的提档升级,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项目带动战略,促进一批事关发展大局的省、市重点创新型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至2010年,全市共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以上企业6家,5亿元以上30家,超亿企业达166家,规模以上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达80%以上。
(二)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中心环节,大力实施“智造升级”战略,加快各类创新平台、创新要素集聚发展。充分利用“6.18”等项目技术对接平台,加快发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途径,推动企业建立技术联盟、产业联盟、标准联盟,注重科技优势资源整合,在优势产业领域努力造就一批规模和技术在国内领先的产品。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创建步伐,加快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专利代理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有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管理水平。2010年专利授权量和申请量居福建省前列,被确定为福建省知识产权强市。
(三)大力实施品牌强市战略
    完善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品牌创建,鼓励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积极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提高南安产品知名度、影响力、辐射力和品牌效应。2010年,全市注册商标总量达7486件,国字号弛名商标总数达68件、名牌产品5个。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企业参与制修订各类标准13项次,成立省行业(企业)中心13个、泉州市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个,1个单位成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
(四)注重提升企业现代管理内涵
    以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推动企业向“生产+服务”发展模式转型,向研发设计院和营销管理环节两头延伸拓展。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规范经营和发展,加快构建“多元化投资、专业化发展”的企业管理体制。健全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产权、资本、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鼓励有条件企业尽快改制上市。全市实现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66家,拥有4家上市企业。
五、实施“三产提升”工程,推进城乡服务经济一体化
    围绕把南安建设成为现代化商贸之都,打造具有强大集聚和辐射功能的海西商贸繁荣区的目标,加快建立与当地优势制造业相互配套、适应民生需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将服务业打造成为南安经济增长的重要新引擎。
(一)发展现代物流业
    依托立体交通网络优势、区位空间发展优势、产业集聚发展优势和特色专业市场优势,扶持华盛、福达、晓阳、高阳、鸿达等一批物流企业做大做强;依托石井港区,推进“电子口岸”等物流信息化和物流技术标准化建设,加快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的推广,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依托石材保税园区、闽台农产品公共保税仓库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和石井港口物流园区,大力吸引台湾物流企业投资和入驻,努力打造海西区域性重要物流节点城市。2010年,实现公路货运周转量12.68亿吨公里,水路货运周转量221.2亿吨公里,石井港吞吐量达690万吨。
(二)开发特色旅游业
    以打造海峡西岸中部特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突出区域旅游资源特色和优势,弘扬“成功”精神,整合郑成功纪念馆、郑成功文化公园、五里桥公园、蔡氏古民居等资源,办好郑成功文化旅游节,打造“成功故里游”品牌;传承海丝文化,整合九日山石刻、丰州古城、雪峰寺、灵应寺、凤山寺、清水岩、叶飞故居等名胜史迹,以及城市主题公园、武荣公园、天柱山“香草世界”旅游景区等,不断提升南安旅游业的影响力。
(三)提升商贸服务业
    实施“百村市场工程”和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构建以市区为核心、集镇为重点、辐射全市乡村的商业体系。重点拓展优化中国石材城、中国水暖城、中国粮食城、环球家居城、闽台农产品市场、再生资源、光机电贸展中心等专业市场,加强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加强政策引导扶持,推进个体户向工商企业和限额以上商贸零售企业发展。依托企业总部商务区、营运中心建设,鼓励境外大企业在南安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分支机构,推动总部经济发展。“11.8”石博会、“9.7”海峡农产品订货会和水暖泵阀交易会等展会吸引力、辐射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市有限额以上商业零售企业76 家,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3.27亿元。
(四)拓展金融服务业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鼓励境内外金融机构到南安以及本市金融机构到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创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服务网点建设,创新金融服务品种,有效促进资金融通。到2010年,共12家商业银行在南安设立分支机构和开展信贷业务活动,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429.93亿元,同比增长18.4%,各项贷款余额353.92亿元,同比增长31.1%。
(五)发展公共交通运输业
    充分利用市域内动车站和火车站、三条高速公路14个出入口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旅客快速运输。增加市区公交站点,完善市内公交与对外交通枢纽连接,积极发展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2010年,全市公路客运周转量1346.6万人次;南安与金门水路航线客运周转量10.1万人次。
六、实施“民生优先”工程,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围绕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致力于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突出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科教强市战略,完善文化卫生事业,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强化生态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南安”。
(一)广开转移就业门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强化“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采取一镇一品、一村一场、一户一技科技示范工程等综合有效措施,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着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平等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政策,为农民提供就业创业平台,让农民在进城务工中获取更多工资性收入。鼓励和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引导支持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二、三产业,支持农民开展农家乐、休养农场、家庭旅馆等各类自主创业活动,拓宽非农收入渠道和来源。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565元。
(二)创新便民惠民措施,推进民生保障全覆盖
    行政审批在全省率先推行网上联审、招投标,开通优惠企业服务网站。制定19项服务企业发展新举措,办理企业“两证”1027件,新增银行贷款64.8亿元。放宽城乡户籍迁移条件,促进城乡人口和户籍的合理流动。新农合、新农保、城镇医保工作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继续提标扩面,社会保障覆盖率达9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97%。
(三)大力繁荣文体事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文艺院团共建基地,荣获“中国高甲戏之乡”称号。蝉联全国文化先进市和群众体育先进市。在泉州市第八届运动会名列金牌榜第一名。荣获“全省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市”称号。先后获“全国十佳”红十字会和实现国家级“双拥模范城”两连冠。
(四)加快教育强市步伐,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
    强化基础教育,全市高中一、二、三级分别为6所、5所和8所,初中校51所,小学302所。2010年高考入本科线5000多人,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优秀学生;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努力抓好6所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教学,校生达到12882人,为企业培育了大量实用型技术人员。连续十七年获得华侨捐赠亿元以上教育资金,被省政府授予“政府教育工作先进县(市)”称号。
(五)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城乡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大力实施“四绿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1.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11.63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50.7%。持续开展“家园清洁行动”,污染综合整治取得实效,省控重点排污单位全面实施在线监控,电镀集控区、市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境内重点流域、区域、海域得到有效治理,5条小流域被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