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1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皮书高级顾问

郑新立: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东北亚开发研究院理事长
李君如:
全国政协常委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尹成杰:
全国人大常委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刘燕华:
国务院参事
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
潘 岳:
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仇保兴: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陈俊宏: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王长胜:
国家信息中心原常务副主任

 媒体报道:
·新华社:2014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震撼发布
·人民日报:2014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发布
·人民日报:坚持科学发展是中小城市的根本出路——访著名经济学家郑新立
·人民日报: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助推中小城市科学发展
 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调研基地(典型案例):
章丘市:做靓生态文章 建设美好家园
常熟市:生态常熟 江南明珠
肇东市:创新发展思路 推动生态文明 向建设绿色幸福新肇东加速迈进
长沙县:坚持两型引领 实现绿色崛起
常州市: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指引 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
南明区: 一个目标 四个关键 扎实推进 协调发展
乳山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幸福美丽乳山
南安市:立足生态文明 建设幸福南安
句容市:推进生态立市 实现绿色崛起
郫县:坚持生态立县 推进科学发展 努力建设更加生态更具品质更为富庶的美丽郫县
海沧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活力海沧
昆山市:牢守生态发展红线 谱写美丽昆山篇章
海城市:科学定位 规范发展 开创海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崭新局面
平果县:立足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转型升级发展
 皮书介绍:《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3)》是我国第五部关于中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报告。
 中小城市绿皮书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4): 生态文明时代的中小城市发展
皮书作者: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编委会 编
出版时间
2014-10-1 版  次 2014年10月第1版
I S B N
978-7-5097-5150-3 页  数 300
开  本
787mm×1092mm 1/16 印  张 23.25
所属分类
经济类 关 键 字 绿皮书 中小城市 发展报告
阅读人群
    各级政府部门决策人员,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记者,外国驻华商社及使领事馆工作人员,以及关注中国中小城市发展的各界人士,各大图书馆、学术单位资料室收藏。
内容简介: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是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主编的中国中小城市发展年度报告。本年度(2014年)报告以"生态文明时代的中小城市发展"为主题,由总报告、专项报告、典型案例和中国中小城市评价四部分组成。
   总报告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指出中小城市在我国城镇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占国土面积的绝大部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皮书目录:
目 录

00Ⅰ总报告
1生态文明时代的中小城市发展 白津夫/李学锋/袁晓勐/李恩平 / 001
Ⅱ专项报告
土地开发利用篇
2土地制度改革创新是中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吴太平 / 027
3土地整理与中小城市的发展 董昕 / 040
4城市用地绩效提升与城市用地制度创新 郑夏/袁晓勐 / 049
5提升城镇土地集约化程度促进城镇化转型 高聚辉 / 058
绿色发展篇
6防治工业污染是城镇化面临的重大挑战 杨朝飞 / 067
7中小城市低碳化发展路径研究 邵晖/赵婉辰 / 082
8"四化同步"与中小城市城乡统筹发展 邢伟 / 089
9中国新能源城市建设综述 娄伟 / 098
10讲故事与慢下来: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中小型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于强/纪晓晶 / 106
生态建设篇
11打造生态城市载体,推动城镇化绿色发展 李兵弟/郭龙彪/李湉 / 115
12生态村建设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谢洪波 / 133
13中国生态村建设的现状及展望 彭启民 / 143
14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李萌 / 152
Ⅲ典型案例
15牢守生态发展红线谱写美丽昆山篇章江苏昆山市 / 164
16坚持两型引领实现绿色崛起 ——长沙县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的实践和启示 湖南长沙县 / 170
17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活力海沧福建厦门市海沧区 / 182
18生态常熟江南明珠 ——生态文明建设的"常熟实践"江苏常熟市 / 195
19推进生态立市 实现绿色崛起——句容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江苏句容市 / 207
20做靓生态文章建设美好家园——章丘市生态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山东章丘市 / 217
21坚持生态立县推进科学发展 努力建设更加生态更具品质更为富庶的美丽郫县四川郫县 / 227
22创新发展思路 推动生态文明 向建设绿色幸福新肇东加速迈进黑龙江肇东市 / 235
23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幸福美丽乳山山东乳山市 / 242
24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幸福南安福建南安市 / 255
25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指引全力打造生态文明 建设试点示范区江苏常州市武进区 / 264
26一个目标四个关键扎实推进协调发展——贵阳市南明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纪实贵州贵阳市南明区 / 277
27科学定位规范发展 开创海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崭新局面辽宁海城市 / 290
28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转型升级发展广西平果县 / 304
Ⅳ中国中小城市评价
292014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 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 / 317
302014年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 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 / 338

摘 要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是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主编的中国中小城市发展年度报告。本年度(2014年)报告以"生态文明时代的中小城市发展"为主题,由总报告、专项报告、典型案例和中国中小城市评价四部分组成。
  总报告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指出中小城市在我国城镇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占国土面积的绝大部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是统筹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节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是中小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小城市建设生态文明,不能仅仅局限于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发展理念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的高度,必须树立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和谐、以人为本、功能多元、独具特色的新型城市。中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统筹规划,并着重在产业持续升级、发展绿色交通、完善社区设施以及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突破。同时,中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应采取重点突破、突出特色、制度建设、技术创新、争先创优的策略。
  专项报告紧密结合中小城市发展实际,围绕土地开发利用、绿色发展、生态建设三个方面展开,具体分析了加强土地整理、提升土地利用绩效、优化城市空间、发展现代产业、防治工业污染、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思路和途径,阐释了中小城市建设生态文明载体、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的基本要求。专项报告还总结了发达国家在城市规划、生态村建设、现代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分析了发达国家生态建设经验对中国中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典型案例部分展示了十个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的典型经验,分析了这些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城市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政策,介绍了其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就和经验启示。
  中国中小城市评价部分收录了《2014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报告》和《2014年度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研究报告》,公布了"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和"中国科学发展百强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中国科学发展百强镇",以及"中国新型城镇化百强县市"、"中国新型城镇化百强区"。
 序 言: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道,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五位一体同步推进,将使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的优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不仅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且能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过程逐步加深的。在温饱问题没有解决之前,经济发展常常以环境的恶化为代价。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强度逐步加大。201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675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投入已经具备条件。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生态环境脆弱,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尤为重要。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应该看到,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和城镇化模式,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在GDP增长的同时,留下了巨额的"生态赤字"。中国现在已处于重污染阶段,传统污染问题和新问题交织,是全世界各国都没有遇到过的最复杂、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雾霾天气、上海松江死猪、松花江水污染、云南曲靖铬污染、湖南郴州血铅等,一系列重大公共环境事件使我们对严峻的形势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要牢固树立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必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政策,切实保护好农田。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荒漠化、石漠化地区进行重点治理。推广舍饲圈养、轮牧休牧禁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等措施,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使自然生态尽快得到恢复。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土地、草原、林地家庭承包责任制,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充分调动农户长期投资的积极性。国家要加大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通过财政投资吸引民间投资,谁投资、谁受益。建立区域生态评价考核制度,列入对地方政府政绩的考核范围。
  中小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单元和节点。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数据,在建制市中,2010年我国50万人口以下城市380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5775%;50万~100万人口城市138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2097%,二者之和为518个,占全国城市总数近4/5。广义上看,中小城市还包括非建制市地级区划和非建制市县级区划,以及部分远离中心城区相对独立发展的市辖区。按照这一定义,中小城市的数量达到2816个,中小城市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行政区面积达93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973%。中小城市在城镇体系和国土面积中居于重要地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是统筹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节点。
  感谢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你们在《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4)》的主题选择上独具匠心,"生态文明时代的中小城市发展"准确把握了当前中小城市发展的最大关切。
  感谢本书的作者团队,你们以全球化的视野,很好地融合了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大主题,展现了你们良好的学术素养和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

 

郑新立
2014年9月8日中小城市绿皮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