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使命嘱托 实施“六大工程”
奋力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
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郫都区战旗村视察,殷切嘱托郫都要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郫都牢记习总书记指示,始终专注农村发展定力,着眼农耕文化传承、生态本底保持等文化、区位优势,坚持围绕培育农村发展动能、强化农村发展人才支撑、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新农村基层治理等方面内容,持续实施“六大工程”,扎实推进农业“六次革命”和新农村建设。2017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24060元/年,高出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水平10628元,农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一、产业提升工程,构建乡村发展新体系
坚持走质量兴农的路子,挖掘、聚合、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大力推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影响力。
(一)构建城乡发展星座网,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构建“6+21+34”城乡发展星座网,同步建设6个乡村振兴特色示范镇,21个田园综合体,34个特色川西林盘聚落群,打造“特色镇+川西林盘+农业园区”“特色镇+川西林盘+景区”等发展模式。同步建设农业文化遗产示范、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都市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等5大功能区,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和空间布局。启动3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实施“唐昌—安德”88平方公里核心示范片,增强乡村振兴示范带动作用。
(二)深挖整合资源禀赋,农商文旅优质融合。实施郫都灌区轮作系统与川西林盘景观保护,积极申报全国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连片发展10万亩高端农业基地、8万亩水稻功能区、3万亩赏花观叶基地,建成出口加工基地、港澳特供基地、集团专供基地。唐元韭黄、韭菜顺利出口韩国、日本,实现四川省葱香韭菜类生鲜蔬菜零出口的突破,云桥圆根萝卜卖到北京盒马生鲜超市,并与日本BFP株式会社签约,成功出口日本。突出“中国农家乐发源地”引领效应,结合特色大田景观,聚合川西民居、特色林盘、农事体验、乡村旅游,打造出“中国最美乡村—青杠树村”,“生态安龙”等一批特色村落,勾勒出区域乡村旅游精品环线,绘就天蓝水净、产业兴旺的美丽郫都乡村。
(三)坚持实施品牌战略,刷新“郫都造”产品颜值。以“天府水源地”农业公用品牌为引领,按照“名、优、特”+“专、精、深”理念,构建“农业公用品牌+区域公共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链式结构。与“猪八戒网”“天下星农”等知名品牌营销公司合作,聚力发展“郫都灌区轮作系统与川西林盘景观”农业文化遗产申遗品牌、“天府水源地”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以及安靖蜀绣、战旗系列文创品牌等。“三品一标”认证成果居全省前列,“郫县豆瓣”连续3年跻身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品牌价值656.36亿元,蝉联四川省地理标志产品第一。
二、改革创新工程,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坚持把改革贯穿乡村振兴始终,不断深化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创新,拓展农业双创应用领域,强化乡村振兴要素供给。
一是用好“双创利剑”,打破“农业瓶颈”。依托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与企业和院校共建1.2万平米的成都现代农业双创空间,建立“农业智库+孵化+农业双创中心+转化平台”于一体的“1314”农业双创孵化新机制,探索出孵化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政策链“五链相融 ”农业双创模式,实现孵化项目、资源、资本、人才等要素聚合。紧抓科技创新,与农业专家、农业科技人才完成科研合作项目42项、科技攻关项目13项,研发新品种82个,12个企业开展20项科技成果转化合作。践行“互联网+农业”,搭建“人人耘”种养平台,一端连城市高端消费群体,一端连绿色生态农场,以绿色高端农业和体验农业推动农业经营模式创新,短短半年时间,注册用户达到3万余人,营业收入破1000万。引进“京东云创”等智慧农业平台,利用大数据为消费者“画像”,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精准化订单生产,先锋萝卜干、即食豆瓣菜等一批特色产品纷纷登上了京东众筹平台,销售迅速上百万。发挥新技术对高端产业的支撑作用,“汇菇源”通过与四川省农科院等合作,采用技术融合的方式培育出川西平原特色的黄色金针菇、珍稀羊肚菌等优质菌种,供应海底捞等知名餐饮,实现黄色金针菇市场份额全国第一,企业年产值上亿元。
二是唤醒“沉睡要素”,激发“产业能级”。坚持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激发资源要素活力,集成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金融等18项国家省市改革试点,率先盘活农村闲置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和农村房屋“三类资源”。2015年战旗村将面积为13.447的原村办复合肥厂等闲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每亩52.5万元的价格出让给四川迈高旅游公司建设川西旅游综合体,成功敲响四川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一槌”,接着该宗地通过抵押获得成都农商银行贷款授信1500万元,贷款410万元,实现农村资源与金融形成良性互动,彻底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目前全区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入市交易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38宗亩485亩,通过各类农村产权抵押贷款3.2亿元,提交修法建议18条,形成青杠树村“整理入市+田园综合体”,白云村“宅改入市+都市农业”,水源保护地“调整入市+生态保护”等一批改革示范项目。
三是壮大“集体经济”,促进“精准增收”。坚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培育新的市场主体,推动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壮大,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全面推广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各类经营主体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等多种方式抱团发展,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同时,开创“精准增收”模式,精准分析全区农户年收入情况,制定精准增收方案,明确增收途径、增收举措、增收目标,建立工作台账,将增收工作落实到每户,落实到每个人。全区培育村资产管理公司56家,股份合作社16家,建成以战旗村、青杠树村等为代表的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区集体经济收入达3亿元。2018年1-6月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7%。
三、人才开发工程,强化乡村人才新支撑
坚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创新人才引进培育机制,破解人才瓶颈制约,着力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一是“筑巢引凤”广纳四海贤能。先后出台《创业天府·郫县行动计划优惠政策》《郫都人才新政十条》等政策,精准制定人才引进补贴、住房、医疗等多方面政策,解决来郫创业“后顾之忧”。打造郫都“人才之家”,建成联系人才、收集解决问题的前沿平台,为人才营造自然舒适的创业置业环境。严格兑现人才资助奖励相关政策,近3年累计兑现各类人才政策资金2706万元。在全国率先成立区级知识产权局,启动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版权领域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三合一”改革,切实保护郫都人才合法权益。
二是“人才智库”打造振兴尖兵。聚焦“成电系、华为系、海归系、蓉漂系”四大重点人群,精准引进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的高层次领军人才,累计引进诺贝尔奖得主、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47人,集聚人才总量已达5.5万人次,聚集创客超过2.1万人次。成立“四川战旗乡村振兴研究院”,与省社科院、省农科院等高校合作建成专家大院、院士工作站、人才工作站等23个,设立双创人才工作站暨专家服务基地,搭建人才交流、资源整合以及成果对接平台,组建起100余名专家人才(含2名院士)的专家库,200余名企业技术人才的人才库,形成省、市、区、站、本土专家等五级专家信息服务网络,突破专家服务与需求脱节、服务渠道不畅通、技术作用难发挥的问题,实现农业人才和技术支撑全覆盖。
三是“四新联培”育强本土人才。围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职业经理人、新乡贤、新村民等“四新人才”,通过区、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培训。成立全省首家“乡村振兴学院”,在每个村(社区)开办乡村振兴讲习所和农民夜校。常态化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实践技能操作等培训教育,累计培养本土专家、农业科技人才570名、农业职业经理人543人。建立青年人才交流学习的平台“青促会”,现吸引了31名优秀青年参与,成为引导郫都广大青年人才“建功立业”的重要力量。
四、文化浸润工程,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古蜀农耕文明、传承天府文化,坚定农村文化自信。
一是保护利用文化资源。深度挖掘望丛、扬雄、川菜等郫都特有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传统文化,每年举办望丛赛歌会、“望丛祭祖”等文化活动,先后实施杨雄墓、梁家大院、文庙等古迹修复工程,建成川菜、蜀绣等博物馆,保护郫县豆瓣、蜀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蜀绣技艺带进北京海淀小学课堂,不断厚植文化自信。
二是培育良好社会风气。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着力于提升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在全区范围建设文化礼堂、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农家书屋,实施乡村民风廊、文化廊、文化院坝打造工程。开展“我为郫都增光添彩”、“晒家风家训家教”、道德讲堂等活动年均达600余场次。建立健全道德评议机制,开展“身边好人”评选、“十百千”新乡贤评选和“一十百”示范村建设等系列活动,实施“破‘简单粗暴’陋习,树民主开放之风”等“十破十树”行动,组建村民议事会、乡贤参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持续推进移风易俗,遏制陈规陋习,褒扬乡村新风。战旗村、农科村、筒春村被评为“全国文明乡村”,1人被提名全国道德模范、1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三是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持续投入8亿元资金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三年内先后建成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和绿地公园“三馆一园”,165个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全覆盖。实施全民艺术素养提升和“送文化下乡”行动,推广战旗村“高校+支部+农户”送文化进村入户模式,每年 “鹃城之春”全民艺术活动月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活动200余场次,以文化繁荣助推乡村振兴,打造“成都影视硅谷”等文化创意产业,郫都的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和文化消费指数位于四川前列。
五、生态保护工程,打造和谐共生新格局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好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
一是守住生态红线。坚决扛实全市饮用水源保护重大政治责任,严格落实三级“河长制”,全面完成水源保护地929户2955人生态搬迁任务。全面落实“治水十条”等七个十条,实施增花添彩、亮水治水、拆墙透绿“三大行动”,累计完成1.2万亩大地景观打造。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制定《郫都区产业准入目录》,集中关闭拆除“三无企业”2300余户。全面推进百村整治,进行农村“厕所革命”,全区农村区域面源污染得到整治,良好生态本底得到保持,“蜀国鹃都”“郫都竹里”等一批苗圃花市、林盘林园成为成都市民周末休闲、赏景旅游的好去处,“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成为现实。
二是建设全域景区。全面推进增花添彩、亮水治水、拆墙透绿“三大行动”,推广建设350亩“社区公园”,加快500公里绿道建设,精心打造“田园综合体+绿道+特色林盘”景观带,构建城乡慢行系统。按照“一村一风格、一片区一特色”思路,集中打造6个特色小镇、180个特色聚落,三道堰旅游小镇、团结文创小镇、安靖蜀绣小镇等应运而生、快速壮大、蓬勃发展。
三是倡导生态理念,追求绿色生活。坚持“经济为富民、环境为护民”理念,制定出台“五个转型二十条”,开展“绿色七进”活动,积极倡树绿色生活理念。出台“五个不”(不砍一棵树、不采一粒砂、不填一座塘、不断一条渠、不损一栋古建)管理办法,大力推广绿卡积分、公益绿卡等制度,引导居民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养成绿色生活方式。
六、基层基础工程,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强化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一是打牢组织基础。推行以强有力党组织引领产业富民、改革兴村、服务便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一强五引领”党建工作模式,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实施村(社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在20个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并纳入村(社区)党组织管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10个,处置不合格党员38个。依托“大数据+党建”,建起“智慧党建”云平台,开办“微党校”“农民夜校”, 完善党员线上线下培训机制,村(社区)流动党员得到有效教育管理。
二是强化作用发挥。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为发展“主心骨”,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弘扬推广党员“三问三亮”,开展“万名党员双报到”,全区2.5万余名党员到社区“亮身份、亮承诺、亮实绩”,作出公开承诺、接受公开评诺。建立乡村振兴“三固化、四包干”工作制度,引导全区干部重心下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逐级解决群众困难,群众满意率明显提升。活动开展以来,全区累计入户走访群众5.9万多人次、研究办结问题1164个,办理实事173件,群众满意率明显提升。
三是创新农村治理。推行党委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现代治理模式,积极构建党建引领的共建共治共享体系。深化“三社联动”,以公益创投、公服资金、社区基金“撬动”社会公益资源,积极培育社区自治组织,探索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服务与社区良好互动机制。健全治安联防、安全联控制度机制,深化专职网格员管理,推进区、街道、社区(村)、网格联动贯通;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实行社区民警实岗制,推行“社区民警”+“辅警、网格员、综治队员”+“楼栋长、单元长、平安志愿者”专群协作联动,全区乡村一片祥和,没有发生任何大型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