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城乡融合 多维度彰显特色
全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武进样本”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常州市武进区地处江苏省南部、长三角中心,是“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区域总面积1066平方公里,下辖11个镇、5个街道,户籍人口96.01万,常住人口144.32万人,全区共有行政村259个(含涉农社区),农村居民人口约50万人,201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6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9:1,连续五年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三名、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第一名。
“十一五”规划以来,武进区以“打造全国城乡一体化先行区”为目标,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引领,不断厚植“三农”发展优势,全面提升农业农村面貌,基本形成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武进模式”,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武进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紧扣“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布局安排,结合武进产业创新发展、城乡精细管理、生态保护引领、教育卫生事业均等化、特色强镇建设等五个“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明确了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1610”目标任务,即:确定“一个目标”。巩固武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先发优势,在更高质量上协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创新提效、产业提质、融合提速、生态提升、民生提标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武进样本”,争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的引领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区。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保持在90%以上;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同步,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达100%;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农村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9%以上。突出“六项重点”。以提高产业质量、推进改革创新、推进生态绿色、聚焦强村富民、促进城乡融合、实现乡村善治等六方面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实施“十大工程”。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整体目标,在“农业强”方面,突出以绿色生态为核心,实施产业融合提质工程、农业用地提效工程、农业品牌提优工程;在“农民富”方面,突出“富口袋、富脑袋、富眼球”的同频共振,实施就业创业增收工程、改革创新增效工程、人才引育增智工程;在“农村美”方面,突出全域性美丽村庄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美丽村庄建设工程、淳美乡风兴盛工程、“三资三化”阳光工程。
一、以镇域振兴为基调、产业兴盛为关键,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走好特色发展之路是关键。纵观武进乡镇经济发展历史,纺织之乡湖塘镇、花木之乡嘉泽镇、木地板之乡横林镇、机电之乡洛阳镇等一批全省全国明星乡镇,都是走的特色发展道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武进区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立足特色发展镇村经济,改善乡村面貌,带动农民增收。2017年,武进区启动实施了特色强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镇党委政府为乡村振兴的推进主体,努力将全区所有镇建成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多种功能叠加、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强镇。一是区级点“戏单”。按照“因地制宜、强化联动、补齐短板、放大特色”的总体思路,区级建立“1+4+N”的政策体系,确定了特色强镇建设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配套政策,其中“1” 是出台了一项纲领性文件,即《武进区特色强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4”是出台《武进区特色强镇建设六大工程实施方案》等四项区级配套性文件;“N”是各镇对照区特色强镇建设要求,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制定了具体的意见和方案。同时,由区级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支持引导特色强镇建设,并制订特色强镇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明确经济强、承载力强、竞争力强和满意度高共四大类16项评价考核指标,每年对各镇特色强镇建设推进情况进行综合评价,2017年各镇平均得分为72.58分,基本达到预定目标。二是镇级做“班主”。各镇按照“因地制宜、强化联动、补齐短板、放大特色”的要求,遵循“一镇一品、一村一特色”的发展导向,根据各地自然禀赋、现实状况和工作基础,进一步明确各镇特色发展定位,集中精力主攻优势领域、关键环节,有效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差异化竞争的特色发展格局,如嘉泽镇结合花木产业全国闻名的实际,确定了“园艺旅游风情小镇、中国魅力花木之乡”的发展定位。三是经济唱“主角”。坚持把产业兴旺摆在首要位置。在工业经济方面,坚持以特色企业为突破口,以工业园区为主载体,重点培育工业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和行业“隐形冠军”企业,不断提升各镇企业规模化、特色化、智能化、资本化水平,到2019年,基本形成各具特色的镇级工业体系,全区所有11个镇的特色企业营业收入超过2500亿元,以各镇工业园区为依托形成的产业集群规模均达到100亿以上。目前,全区已建成300家特色企业培育库,特色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1950亿元,75家企业的入库税收超千万元,27家企业在主板上市,35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在农业经济方面,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旋律,以新型业态发展为新动力,立足高质量提升农业产业水平,推动农业生产迈向专业化、合作化、规模化、优质化,实现农业产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到2020年全区农林牧渔业亩均增加值达到3200元。目前,全区高标准农田面积占比达67.6%,有效期的内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等“三品”突破200个,农业现代化监测得分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二、以确权赋能为抓手、激发活力为导向,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武进区坚持改革理念,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新路,创造了举世闻名的“苏南模式”,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武进作为全国和全省的农村改革试验区,正不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积极促进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大的动力和活力。一是释放土地制度改革红利。作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中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武进积极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重点按照统一平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登记、统一权能、统一监管的“六统一”要求,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全区建设用地不再区分国有、集体,而是根据用途、位置确定基准地价,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的权能一致,为全区11万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打通渠道,可唤醒600亿元的沉睡资产。围绕“留、聚、转”三种模式制定引导激励政策,中心城区以货币化补偿为主要形式进行保障,集镇地区以公寓房分配为主、货币化补偿为辅的形式进行保障,乡村地区以“一户一宅”宅基地分配为主、公寓房和货币化为辅的形式进行保障,实现户有所居保障率达100%。目前,全区通过公开出让出让入市246宗、2891亩,交易总金额突破10亿元;租赁入市5210宗、3.23万亩,金额14.78亿元,为全区5000多家企业解决了用地“心病”,也政府、集体、农民分享到了增值收益改革成果,趟开了企业、政府、村集体、农民“四方共赢”的新路子。二是释放经营制度改革红利。在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基础上,创新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有效实现途径,总结推广土地入股流转的富民模式,即以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的农地股份合作社为主体、“农户+农地股份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土地入股流转富民形式,农户以其承包地的经营权入股村级农地股份合作社,村级农地股份合作社将农户入股土地统一对外出租或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成立的生产经营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主经营,农户通过“保底+分红”的形式取得入股收益,最终形成土地流转风险得到稳控、适度规模经营得到促进、现代农业得到发展、农民增收得到稳定的共赢格局。目前,全区已成立村级农地股份合作社82家,占尚有承包土地行政村的52.23%,入股农户3万户,入股土地面积6.99万亩,其中采取内股外租的农地股份合作社79家、1000亩以上规划的土农地股份合作社25家。三是释放产权制度改革红利。以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主要形式,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严格落实民主决策、阳光操作的原则,将村组集体经营性净资产,按照成员资格条件等要素进行折股量化,使全体成员享有明晰的集体资产产权。同时,建立健全社区股份合作社的资产经营管理制度、财务管理与收益分配制度、“三会”工作活动制度等各项制度,以制度的规范化,来促进管理的科学化,不断拓展市场运行,提高经营效益和分配能力。目前,全区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累计建立村级股份合作社250个,量化集体经营性净资产64.9亿元,界定股东66.6万人,改革总体完成率达96.53%,农民股权分红累计超过15亿元。
三、以科学规划为引领、醉美水乡为本源,坚持走生态绿色之路
经过多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武进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雅浦版本”全省推广。近年来,武进区继续坚持以绿色生态发展为导向,以人居环境改善为重点,逐步让农村大地呈现“一片片绿色森林、一片片设施农业、一片片沿河湿地、一片片生态景观”的现代江南水乡特色。一是统筹“三级”规划编制。统筹区-镇-村三级规划编制,综合土地利用、城乡建设、建筑设计、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等多维度考量,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在目标、规模、空间布局上“融合”,构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的三级规划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全覆盖和规划体系全覆盖,有效推动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支撑。目前,武进已率先编制了空间全覆盖的规划体系,并成为全国“多规合一”村规划先进典型。二是发挥“三用”农地功能。立足农用地生产、生态、景观“一地三用”功能,制订出台《武进区生态农业生产体系改革方案》,推动农业产业由增产导向型转向提质导向型,农地利用由资源消耗型转向生态涵养型,农地景观由破碎散乱型转向有序美观型,全面建立起现代产业体系、生态景观体系和农地监管体系,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新局面。三是建设“三高”人居环境。坚持建设高标准、治理高成效、群众高评价要求,持续深化“263”专项行动(即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减少落后化工产能,治理太湖水环境、治理生活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环境隐患,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高标准推进生态保护引领区创建,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水环境整治、畜禽养殖规模化治理、沿河廊道、绿地、湿地建设,并每年两次对各镇生态环境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提升。目前,全区已关停化工、印染、电镀企业233家,关停取缔畜禽养殖场517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达到100%。四是打造“三型”美丽村庄。根据新一轮村庄布局规划,对规划确定的一般村、重点村和特色村分类开展整洁型、康居型、美丽型“三型”村庄建设,持续推进净化、绿化、美化工作,持续优化乡村环境面貌。同时,强化组团打造,重点实施“田成方、绿成片、花成海”的田美乡村建设、“河畅、水清、堤洁、岸绿”的水美乡村建设、“增绿、添彩、闻香、品味”的景美乡村建设,着力打造南部太湖湾片区、中部南环线片区、东部经开区片区、西部片区等四大景观片区,切实把武进农村建设成为全域性的美丽乡村。目前,全区共有35个村创成省级三星级“康居乡村”,南山、岑村等2个村创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太滆村、杨桥村等8个村创成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四、以就业创业为重点、携手共富为宗旨,坚持走强村富民之路
强村富民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武进区坚持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有序完善增收机制,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加快形成多点发力、多极增长的农民增收新格局,确保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一是扶强集体“大农户”。研究出台新一轮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政策,完善土地资源补偿机制,支持整合集体建设用地,实施异地置换、有偿使用发展集体经济。探索建立乡村闲置资产管理中心,引导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开辟资产租赁、企业股份、农业开发、生产服务、联合发展等增收途径,大力发展村级物业经济项目,支持村级联合体投资物业管理、工程建设等项目。鼓励整合集体积累资金、政府帮扶资金等,通过入股或参与农业龙头企业、村村合作、村企联手共建、扶贫开发等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保障村级稳定持久增收,力争全区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年均增加6%以上,到2020年所有行政村集体年收入达200万元以上。目前,全区农村总资产达133.34亿元,村均资产5148万元,村均年收入519万元,其中超千万元村达20个。二是致富个体“小农户”。联动落实农民就业前免费培训、上岗后补贴培训和成才时奖励培训政策,全面推行“企业订单、劳动者选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补贴”培训服务模式,促进农民就业质量由低端向高端转变。落实城乡同等就业援助政策,确保农村零转移家庭劳动力至少1人实现转移就业的基础上。实施乡村创业促进行动,将各类财政创业补贴和税费减免政策全面覆盖到创业农民,重点打造一批集创业孵化、政策咨询、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于一体的新型农民创业载体,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经营良好、前景广阔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调动农民创业致富的积极性,使农民增收有了源头活水,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省平均值高0.85万元,比全国平均值高1.42万元。深入做好农村扶贫开发,继续攻坚“阳光扶贫”行动,重点将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强化保障性扶贫政策的综合实施,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扶贫济困,全区74.6%的低收入农户已顺利实现脱贫。三是筑牢保障“蓄水坝”。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着力健全覆盖城乡的综合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全区已实现城乡低保、居民合作医疗、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8.8%以上。积极完善失地农民保障政策,近30万人失地农民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累计投入100余亿元,基本实现了实现了应保尽保、即征即保。积极完善城乡低保政策,建立健全低保标准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增长机制,低保户保障标准提高至每月800元。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拓展保险险种,现已开发政策性农业保险16个,主要种植业品种参保率达100%,为全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3亿多元风险保障,切实发挥农业保险防灾减损作用。
五、以资源共享为支撑、城乡融合为依归,坚持走统筹协调之路
坚持城市反哺农村、城乡高度融合的发展思路,继续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全面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共享体系,努力形成覆盖城乡、惠民便民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一是促进要素流动常态化。推进产业向园区、居住向新型社区、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的集中,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空间结构。推动城乡结对、村企挂钩、区镇共建,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流动。积极探索城乡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推行年度用地计划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区镇调剂使用机制。二是促进公共事业均衡化。加快推进教育卫生事业均等化三年行动计划,合理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全面消除大班额现象。深化集团化办学,在启动首轮20所城乡学校结对共进计划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的覆盖面,切实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进一步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实施“区管校聘”管理,均衡配置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深入实施卫生事业硬件环境提升工程、内涵能力提升工程、妇幼健康保障工程和互联网医疗工程,推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改善条件,推进区内外大中型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组建医联体,到2019年,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框架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区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以上,城乡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到2020年,全区各镇(街道)、行政村基本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和多功能运动场地。构建以“互助居家养老”为主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到2020年,全区各镇(街道)建立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的床位使用率力争达到80%。三是促进基础设施一体化。以拉开城市框架、优化路网结构、完善城乡功能、创优投资环境为主要内容,积极整合农业、水利、国土等各类资金和项目资源,全力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基础设施,全力促进公共资源共建共享共用。目前,区域供水网、污水处理网、垃圾收集网、天然气管网、公共交通网建设实现全覆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社保服务圈、村(社区)15分钟健康卫生服务圈、村(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义务教育均衡服务圈、城乡文化服务圈等五大服务圈初步形成,“四好农村路”建设、“快递下乡”工程、“光网乡村”工程加快推进。
六、以强基固本为核心、心齐气正为保障,坚持走乡村善治之路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坚持将现代治理理念和传统治理资源相结合,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力求以自治化解矛盾,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实现乡村善治,让农村社会即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一是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制订出台《关于加强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考核的实施意见(试行)》,重点围绕经济强、管理强、生态美、家园美、口袋富、脑袋富等“双强、双美、双富”要求,对各村级党组织在加强党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年度考核评估,并按照“3:5:2”的比例评出三个等次,着力打造政治坚定、担当尽责、群众信任的过硬基层党组织。全面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5A”制晋档升级管理,每年按党建、综合考核情况、奖惩情况进行升降级,并按1:2的比例建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切实培养一支讲政治、有本领、重公道、口碑好的农村带头人队伍。二是培育农村文明新风。深入挖掘、继承、创新蕴藏在乡土民俗、民间艺术、祠堂家训等载体内的优秀农耕文明基因,大力实施民俗复兴、民贤闪耀、民居拯救、民风培育四大行动,让优秀传统农耕文明历久弥新,让把文化基因、文明风气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以创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特色文化村为抓手,积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抓好宣传长廊、善行义举榜、精神文明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建设,切实发挥好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作用,推选新老乡贤,引导传承淳风良俗。整合优质文化资源,合理布局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构建乡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2019年,在全省率先完成镇(街道)、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切实培育文明的乡风、良好的家风、淳朴的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三是加强基层综合治理。协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全要素网格化管理等一系列集成改革,全力打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集成管理新体系,着力构建党建引领、为民服务、社会治理、综合执法“四位一体”的管理新格局,目前已划分村(社区)网格近2500个,“一委一居一站一办”建设达标率达到98%。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提升村民自治水平,完善农村维稳工作机制,在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基础上,继续发挥“一村一顾问”工作机制作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达标率、规范化技防村建成率均达100%,其中横山桥镇金丰村总结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把“环境卫生指数”与村民福利挂钩,让保护环境成为村民“自家事”,探索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环境治理的常州版本。严格集体“三资”管理,重点围绕管好“一本账”(农村集体资产财务账)和发放“三本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农村股份合作社股权证)的要求强化监管,并按照全覆盖要求将农村集体资产纳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进行公开交易处置,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有效防范微腐败行为,目前全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累计成交项目3427笔,成交金额12.23亿元,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