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返回首页
注:本页内容为中国中小城市指数网版权所有,任何网站或印刷品不得复制或镜像,盗用必究!
 
 

龙口市:转型升级 科学发展 加快建设富庶文明幸福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山东龙口市

龙口市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渤海湾南岸,陆域总面积901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68公里,辖15个镇(街、区),户籍人口63万。龙口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之城,是中国古代早期文化发祥地之一,文明历史可追溯到夏朝,商末建莱国,秦代设黄县,是中国最早的县治单位之一,因1388年修建的龙口墩而得名。龙口是一座物产丰饶的资源之城,素有“莱子古国金黄县”之美誉,是国内唯一的滨海煤炭基地、山东省首个国家煤炭储备基地,是著名的水果、粉丝、葡萄酒、海珍品产区和旅游度假避暑胜地,是山东半岛重要的水果储藏加工集散地,沿海大陆架储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境内黄金等矿产储量也十分可观。龙口是一座生机勃勃的滨海之城,东邻烟台,南接青岛,北与大连、天津依海呼应,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和环渤海经济圈中一座迅速崛起的沿海开放港口城市;龙口港始建于1914年,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山东省规划的四个亿吨大港之一。龙口是一座蒸蒸日上的产业之城,工业基础雄厚、门类较为齐全,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被确定为“中国交通铝材名城”、“国家级铝及铝合金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级铝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和“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绿化模范市、全国文化先进市、省级文明城市等诸多荣誉。

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和艰巨繁重的转型压力,龙口市认真贯彻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落实“一五五七”总体工作思路,以建设富庶文明幸福的现代化港口城市为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回升向好局面持续巩固,转方式调结构迈出坚实步伐,质量效益速度和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升。201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002.8亿元,增长8.4%;完成境内财政总收入230.1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9.5亿元,增长11.1%。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和山东省县域前列。

一、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努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以高端高质高效为方向,紧紧抓住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集中精力、攻坚克难,开创龙口经济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质量效益新时代。

(一)打造创新驱动“先导版”。在转调压力持续加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科技创新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为此,我们引导企业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中心环节,大力推进科技平台建设、产学研联合创新和技术改造,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激活产业升级的内生驱动力。一是重抓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建立内部研发机构,积极争创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持续提升创新能力。目前,全市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处;烟台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处,其中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处;省级重点实验室3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各2处;累计创国家重点新产品154个、山东名牌产品5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64个、中国驰名商标13个。2014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73亿元,增长9.8%,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幅2.6个百分点;比重达到52.7%,比2012年提高3.1个百分点。二是重抓产学研联合创新。为改变县级市与大中城市相比,在吸引人才、独立创新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局面,我们坚持以用为本、注重实效,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变“引才”为“引才借智”并举,立足产业、产品、技术等传统优势,采取牵线搭桥、财政专项资金引导等多种措施,鼓励企业对接国内外高校院所合办研发机构,开展合作项目,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推进企业“化茧成蝶”,成为变“龙口制造”为“龙口创造”的主体。同时,引导企业在国内外大中城市直接设立研发机构,就地吸纳高层次人才,有效解决了高层次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问题。目前,全市95%以上的规模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发合作,在美国、意大利、北京、上海等国内外大城市设立了14个研发机构,每年开发转化科研成果80多项;规模企业均建立了研发中心,70%以上的企业制定并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三是重抓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具有投资省、周期短、效益好、污染少、消耗低的特点和优势,是老企业和传统产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们以老企业和传统支柱产业为重点,瞄准产业高端和行业前沿,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抓手,加快改造提升装备和工艺技术水平,纵向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把主打产品和主导产业做专、做精、做高。近三年,全市每年工业技改投入都在100亿元左右,累计超过300亿元。

(二)打造制造业“升级版”。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近年来,我们抢抓山东省深入实施“蓝黄”战略的重大契机,始终坚持“工业强市、产业立市”不动摇,明确提出了“主业突出、链式运作、创新驱动、高端引领”的主攻方向和转型目标,引导全市各级积极转方式、精心调结构,在持续探索推进中不断拓展新空间、创造新业绩。一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把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作为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支撑,按照区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港口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方面优势,通过规划引领、要素集聚等措施,引导企业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智能化改造,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精细工业、高端产业转型,重点培育高端铝材料、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精纺服饰、现代化工建材、临港加工制造、食品加工及存储等六大主导产业集群,极大提升了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其中,高端铝材料集群以南山、丛林两大龙头企业为引领,形成了“铝土矿—电力—氧化铝—电解铝—普通铝型材—工业型材和高精度轻合金材料—铝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产品涵盖了建筑型材、工业型材、高精度铝板带箔、轨道交通车体型材及模块、铝合金特种材料等领域,构建起了车体、罐体、船体、泵体、集装箱箱体、食品药品包装箔等高端铝材料系列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格局。目前正在实施的热轧、冷轧、熔铸、精整、硬质合金、特种工业铝合金、大飞机部件锻造、新型铝合金船舶产业等补链强链项目,在稳固汽车、轻轨、高速列车等高端产品市场的同时,加快向大飞机、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拓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龙口工业机加工起步早、基础好、能力强的优势,强化资金、人才、政策引领作用,促其上规模、扩能力,并逐步由零件向部件、总成方向拓展,打造以隆基、海盟、兴民、康达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使龙口成为了在国内颇具影响的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加工基地。目前,全市汽车零部件骨干生产企业达15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2家,产品涉及刹车系统、柴油机油泵、水泵、气泵、油管、风扇离合器、空气滤清器、车轮、车桥及底盘悬挂系统、高性能蓄电池等1000多种,实现了由主要为农用车配套到为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商大批量配套的跨越,并呈现出产品加快更新换代、附加值整体提高的高端化发展态势。同时,从产业集中集约集聚的要求出发,积极谋划新上整车整机项目,打造以整车整机生产为龙头、零部件生产就近集聚配套的汽车产业园区。丛林集团依托铝加工优势,成功研发了轻量化汽车,与传统的钢制车相比,单车减重30%、节油25%、减排25%,被誉为“汽车工业的一场革命”,他们以此为媒介,积极承接日本汽车轻量化产业转移,促成了与世界500强企业伊藤忠、轻金属、福禄好富等日资企业的携手合作,新上了总投资10亿元的轻量化汽车、5亿元的轻量化汽车零部件两个项目,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整车1万辆、零部件50万套的规模。2014年,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近500亿元。精纺服饰产业集群,依托南山纺织服饰雄厚的加工研发实力,支持其在做大做强精纺、服装的基础上,积极向产业链条的两端延伸。公司先后在澳洲收购了四大优质牧场,建立起了高档次的原料生产基地;引进了国际先进的毛条精梳加工、染色、纺纱、面料、成衣加工技术设备及生产工艺,极大提升了原料及产品的加工水平;在意大利米兰成立了服装设计研发中心,利用由意、美、日等国设计师组成的研发团队,积极开发引领国际潮流的高端产品。目前,已形成了“国外牧场—进口羊毛—毛条加工—纺纱—超薄型面料—高档服装”的完整产业链条,实现了集约化、链条化生产经营。龙口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精纺紧密纺面料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具现代化的服装生产基地之一,年产高档精纺呢绒3000万米、高档西服300万套、衬衫100万件;所产的精纺呢绒面料最高可达600支纱,居国内最高端、世界领先水平;开发的竹纤维精纺面料被誉为“会呼吸”的环保产品、精纺中的“软黄金”,在国际市场深受欢迎。二是裂变倍增新兴产业。立足龙口现有产业优势,适应国际国内产业发展趋势,瞄准“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把握并运用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模式新业态,重点培育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与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龙头企业引进和成长性项目孵化,做大总量规模,占领市场高端,不断形成新兴产业集群,尽快推动新兴产业成为引领龙口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市新兴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11家,其中过10亿元和过20亿元的各有4家。2014年,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40亿元,增长28.6%,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幅21.4个百分点。三是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多年来,我们坚持把培优育强龙头骨干企业作为工业发展的中心环节,努力推动优惠政策向骨干企业汇聚、优质资源向骨干企业集中,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技术联合、产业联盟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培育核心优势,加快再造步伐,形成了“骨干企业龙头引领、中小企业群起跟进”的良性发展格局。2014年,全市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10家,过10亿元的35家,过50亿元的2家,过100亿元的3家,其中最高的南山集团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98.5亿元;全市纳税总额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59家,其中过亿元的6家。

(三)打造现代服务业“加强版”。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两翼齐飞”,推动服务业规模化、高端化、专业化发展。一是突出规划引领和政策引导。科学确定东城、西城、南山、东海、高新区和度假区服务业规划布局,有针对性地强化政策扶持,全力推动服务业龙头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贡献提升。2014年,全市完成服务业增加值373亿元,比重达到37.2%,比2012年提高2.8个百分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顺应制造业服务化的新趋势,充分利用产业强、企业多、港口优的优势,加快骨干企业主辅分离步伐,突出发展面向制造业的现代物流、设计研发、文化创意、商务服务、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年内全市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将达到45%左右。三是拓展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先后实施了五洲国际商贸城、龙口汽车广场、利群新源购物广场等一批商贸流通项目,以及南山旅游景区、东海旅游度假区、龙口滨海旅游度假区、南山养生谷、齐鲁医院南山分院等一批休闲度假、养老养生项目,游艇、商务度假等高端旅游产品广受青睐,“农家乐”、“渔家乐”等特色旅游方兴未艾,成功举办了十四届南山国际长寿文化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层次不断提高、特色优势日益彰显。目前,全市各类市场达40多处,其中营业收入过亿元的4处;限额批零住餐企业102家,其中营业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场4处;省级旅游度假区1处,旅游景区(点)5处。201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5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69亿元,分别增长12.7%和15%。四是创新发展电子商务。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食品加工、商贸流通等六大领域企业积极“触网”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一批源自龙口的“淘宝村”、电商平台、电商龙头企业和电商基地。目前,全市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达到2100家。2014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70亿元;“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县”排名由96位上升到91位。

(四)打造现代农业“质效版”。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快农业从注重生产向生产经营并重转变,稳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一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兑现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鼓励土地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依靠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近三年,市财政支持“三农”资金累计达56.3亿元。2014年,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800多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917个,家庭农场55个。二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加大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业品牌建设力度,以优势农产品为抓手,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纵深推进粮油、水果、蔬菜、水产、畜牧等农业主导产业提质升级。截至2014年底,全市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达到1:3.2;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粮食总产10.3万吨,水果总产60万吨,蔬菜总产23.4万吨;规模化养殖场达到647个,肉蛋奶总产11.7万吨;农业领域共有4个产品被认定为驰名商标、9个产品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3个产品被认定为山东名牌,128个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壮大规模、提升层次,推动农产品销售方式向电子商务转变,带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向精细加工业转型。2014年,全市烟台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7家;食品加工及存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亿元,增长25.3%。

二、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努力开创城乡一体新局面

城乡一体化是区域发展水平的象征,也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核心,注重规划引导,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互动发展,努力让更多群众享受更高质量的城镇化生活。

(一)提升城市品质能级。以东城、西城、南山、东海“四大组团”为大框架,以高新区、诸由工业区、滨海度假区“三大板块”为纽带,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通过组团拉动、板块带动、项目驱动、强企推动,不断增强“四大组团”和“三大板块”对农村的辐射力、对农业的拉动力和对农民的承载力,拉起了“四城膨胀、三区拓展、城乡互补、加速融合”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目前,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20平方公里,承载了全市城乡70%以上的人口、80%的企业和90%的生产力;城镇化率达到65.3%,比2012年提高2.3个百分点。

(二)统筹基础设施建设。适应拓展完善城市框架、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持续提升“水电路气暖”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公路建设方面,大力推进城际快速通道、市区道路新建改建和县乡路改扩建工程,荣乌高速、滨海观光大道、港城大道西延和威龙大道等一批重大道路建设改造工程竣工通车,石黄公路启动改建,市区道路和县乡公路分期分批实施新建改造,龙青高速北段建设工程即将开工。2014年,全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超过7亿元;改建县乡公路33.5公里,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53公里,通车公路密度达到172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建设方面,大莱龙铁路和通港铁路建成通车,龙烟铁路龙口段加快建设,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已提上日程。在集中供暖供气方面,近三年全市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73万平方米、管道天然气用户3.5万户,总数分别达到1000万平方米和10.1万户。

(三)彰显镇村建设特色。在小城镇建设上,注重典型示范,引导诸由观镇、北马镇两个省级示范镇和全国重点镇用好用活上级扶持政策,加快驻地改造和项目建设速度,更好地吸纳集聚人口、优化公共服务、增强经济实力,为其他镇街树立样板。目前,北马、石良等重点镇驻地人口均已突破2.5万人。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本着“尊重民意、适度集中、综合配套”的原则,稳妥实施村庄合并、迁村并点,重点采取城市改造、驻地集聚、多村联建、园区带动、强村兼并、村企共建等六种模式,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服务设施配套,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使更多农村群众逐步实现了居住楼房化、配套齐全化、管理社区化、环境园林化、服务城市化。2010年以来,全市共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项目29个,涉及50个村庄、1.6万户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注重保留山水田园风光、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以实施环境利民、产业富民、服务惠民、文化育民、和谐安民“五大工程”为重点,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大改善、农村经济实现大发展。2014年,累计投入6亿元,高标准打造了市级示范带和镇级示范片,在200个村开展了以“六化”为重点的美丽乡村示范建设,推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公共服务持续优化、农民素质持续提高。

三、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努力释放区域发展新活力

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培育市场主体、激活金融紧密结合起来,以改革开放深度激发增长动力和发展活力。

(一)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创新,试点推行了市属国有企业派驻监事制度,供销系统改革取得新的进展,食品公司破产重组即将完成。持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公布了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去年市政府工作机构精简2个,行政审批项目精简49.3%,减少审批环节102个,大幅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着力提高工商注册便利化水平,有效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创新活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新版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和价格改革稳步实施,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完成整合。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入推进财税制度改革,“营改增”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市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全面公开,建立透明预算制度、落实结构性减税、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积极争取各类改革试点政策,被确定为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转型升级试点县,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二)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牢固树立“大开放”理念,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加快构建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开放新格局。一方面,积极利用外资内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产业“建链、补链、强链”,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合作主体,实行定点、定向、定人、定责招商,全力引进国内外大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主攻规模大、带动力强、技术水平和财税贡献高、资源消耗少、生产安全的好项目,全面提高招商实效。目前,全市共引进世界500强企业5家,国内500强企业15家。近三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3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229亿元。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推进外贸转型升级。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全球布局产业链,鼓励并购投资、资源开发、产品研发,建立全球营销网络。纵深推进市场国际化,加大企业参展参会奖补力度,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加快产业产品结构升级,支持企业以新技术、新产品深度拓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近三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97.6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50.4亿美元。

(三)大力培育发展市场主体。把培育市场主体作为抓发展、促转调的关键举措,坚持引入增量、做大总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以推动全民创业为主线,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资金向市场主体投放,空间为市场主体预留,人才向市场主体流动,技术向市场主体集聚,努力实现市场主体的大发展、大提升。一方面,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增量扩容。深入落实简政放权、降准降息、减税降费等政策,大力倡树“宽民、宽企、宽外、宽才”导向,持续深化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改革,不断降低准入门槛,放宽限制管制,规范中介服务,着力打造“政策最好、审批最少、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的营商环境,全面释放投资潜力、发展活力。另一方面,抓好现有市场主体提质升级。坚定不移支持企业发展,推动优势资源向骨干企业集聚,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重点扶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推动现有市场主体实现规模层次全面提升。2014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800户,总数达到4.5万户;其中新增个体工商户4479户,总数达到3.7万户;新增私营企业1128户,总数达到5780户;120多户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全市新增注册资本130亿元,总额达到439亿元。

(四)全面激发金融市场活力。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信贷投放、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典当、私募、公募、创投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扩大融资规模,加快发展步伐。一方面,大力推进企业上市。设立了企业上市和“新三板”挂牌奖励专项资金,鼓励更多企业改制、挂牌、上市和再融资,全力打造资本市场“龙口板块”。目前,全市上市企业达到8家,累计融资超过205亿元;年内,将再新增2家上市、2家再融资、4家“新三板”挂牌,融资30亿元;今后五年,力争每年2—3家企业上市或“新三板”挂牌。另一方面,加快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着力吸引外地金融机构来龙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发展新型民间融资机构,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拓展领域、增加投放,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目前,全市银行机构发展到18家,财务公司1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1家,小额贷款公司5家,担保公司3家。截至201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21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59亿元。近三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新增贷款184.3亿元。

四、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努力增创蓝色经济新优势

龙口依海而建,因港而兴。滨海临港是龙口发展蓝色经济得天独厚的最大优势。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规划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机遇,坚持陆海统筹、全域谋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加快以港兴市步伐,全力打造引领未来发展的“蓝色引擎”。

一是港口抓膨胀(一)港口抓膨胀。按照“建设大港口、带动大工业、培育大物流、发展大航运”的思路,以建设现代化亿吨港口为目标,通过资本运营、联合开发等途径,加大投入力度,扩建码头、增加泊位、拓展腹地,集中力量推进深水码头、航道改造、集装箱泊位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具有较强区域辐射能力和国际物流分拨能力的综合性港区。目前,现有万吨级以上泊位20个,其中5万吨级泊位5个,10万吨级泊位8个,港区库场面积180万平方米,石油化工仓储能力170万立方米,粮食罐存储能力16万吨,拥有国内外航线70多条,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有业务往来,中非杂货班轮、铝矾土、石油焦、朝鲜煤炭等4个货种的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正在加快规划建设中的屺坶岛港区,建设现代化深水大港的条件得天独厚,共规划22个生产泊位,其中15—20万吨级泊位9个,1个10万吨级专用泊位已于2013年投入使用。2014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8107万吨,集装箱55万标箱。

二是园区抓项目(二)园区抓项目。坚持把园区作为对外开放的主阵地和发展蓝色经济的主载体,引导各类园区牢固树立“项目立区”理念,瞄准海洋经济和蓝色产业,全力引进和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打造龙口蓝色崛起的动力源和推进器。近年来,相继实施了高端铝合金产业园、高端铝合金装备产业园、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龙泵高科、菲拉特精纺、瑞诺重工装载机、兴民高端碳纤维轮毂、日轻汽车零部件、维克斯滤清器、香驰大豆深加工、龙达木业、恒通综合物流园、京港油品储运、北大荒仓储物流等一批蓝色经济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项目,成功引进了日本伊藤忠、轻金属、ACT株式会社、芬兰奥斯龙、韩国星宇、美国铝业等一批合资或独资项目,“龙口现代海洋运输物流业特色产业园”入选山东省首批海洋特色产业园。

三是产业抓集群(三)产业抓集群。按照“培育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基地”的思路,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持续放大港口对临港产业的集聚带动作用,集中力量做优做强海工装备、临港加工、临港化工、电力能源四大临港工业集群,完善提升海上、陆路、保税、分销四大临港物流体系,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蓝色经济产业体系。2014年,港口及临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707亿元,三年内将突破1000亿元。

五、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努力拓展生态文明新境界

坚持把守护好龙口的蓝天白云青山碧水作为神圣使命,坚守生态保护红线,以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倒逼企业转型。

(一)深化产业转调。针对产业结构偏重、层次偏低、减排压力较大的实际情况,我们严把源头关,不断提高准入门槛,对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严格限制落地,坚决杜绝“两高一资”项目上马。充分发挥各级淘汰落后产能专项奖补资金引导作用,下决心、出重拳,深入实施了石材、造纸、铸造、化工等行业综合整治,依法取缔“土小”企业,相继淘汰了1万吨氯碱和3万锭棉纺等落后产能,关停了全部23条立窑水泥生产线,建起了国内最先进的回转窑水泥生产装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先后实施了油页岩综合利用、恒源生物废渣综合利用、电解铝余热利用、粉煤灰在水泥行业应用及回转窑余热发电、瓦斯沼气蒸气压差发电等20多个“五节一循环”项目,以绿色增量优化耗排存量,有效提高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

(二)优化能源结构。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节能减排倒逼效应,引导企业依靠技术进步改进生产工艺,拓展效益空间,增强竞争优势。重点实施了铝合金熔铸工艺优化、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小火电机组关停等节能减排工程,严格落实节能评估审查,突出用电大户分月调控,强化节能技改和清洁生产。近三年,全市累计节能技改投入40.5亿元,上级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任务均按期完成。同时,大力发展应用新能源,新上华电龙口风电场、兆瓦级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电站等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项目,加快了天然气在居民生活和工商企业生产中的推广与应用步伐。截至目前,全市天然气工业用户发展到85户、商业用户632户,促进了我市能源消费结构向减量化、清洁化转型。

(三)强化生态建设。按照“抓投入、还欠账、补短板”的要求,深入推进“四网共建”:在安全供水网建设上,加快实施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管网覆盖率达到了80%,基本实现了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扎实推进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累计投资1.44亿元,完成国家饮水安全项目13项,解决了28.5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设立了水源保护区,全面推行了“河长制”管理,加大河流、水源地及周边环境保护力度,强化日常巡查监管和水质监测,有效保证了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在污水处理网建设上,3座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稳定运行,累计日处理能力达到6.5万吨,泳汶河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推进,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达标排放率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范围稳步扩大。在垃圾处理网建设上,以“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理”为模式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置基本实现全覆盖,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凤凰山垃圾处理场稳定运行,日处理能力560吨,二期扩建工程基本完工。在生态绿网建设上,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抓手,突出沿路、沿河、沿山,重点开展道路绿化、水系绿化和裸露国土绿化,掀起了新一轮造林绿化热潮。近三年,全市新增造林面积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5.5%。

(四)加强环境治理。深入开展了“蓝天白云”行动,全面启动了燃煤锅炉综合治理、扬尘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治理及黄标车提前淘汰等专项整治行动,有效提升大气环境质量;2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成运行,实时在线监测并公开PM2.5等主要指标,倒逼大气污染治理。以创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为抓手,下大力、出实招,强化对不开发区域、4处省级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区域的建设性生态保护,设立了山东王屋湖国家湿地公园,黄水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被纳入国家“十二五”湿地保护规划;王屋水库、北邢家水库分别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称号。

(五)加大环保执法力度。认真贯彻实施新环保法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加强环境日常巡查、突击检查和联合执法,加大环境保护问责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惩处未批先建、污染大气、影响水源、非法采矿、破坏生态等环境违法行为。对涉嫌犯罪的,按照司法程序严肃处理,最大限度地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六、持续提升群众福祉,努力谱写幸福龙口新篇章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幸福龙口”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普惠性民生指标全省领先”为工作定位,准确把握促发展与惠民生的结合点,将更多的资源政策、资金项目、工作精力向民生倾斜,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各项民生事业走在了烟台乃至全省前列。近三年,市财政民生投入累计突破150亿元,其中2014年达到5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1%。重点把握“三条线”、完善“三大机制”:

(一)抓牢“主线”,完善民生事业发展机制。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均衡普惠原则,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发展。在群众增收方面,大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以稳定和扩大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以鼓励和支持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以扩大民众投资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以加强帮扶增加转移性收入,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十二五”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4%,实现了群众收入与经济发展速度同步增长、生活水平与发展质量同步提升。在教育事业方面,打破了城乡地域限制,实现了教育事业优化均衡发展;投资10亿元实施了新一中、明德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快推进了镇街中心幼儿园建设;投资3000多万元购置了102辆高性能安全校车;为全市义务教育段学生免费发放了学生装,在2所学校试点学生免费营养餐并逐步推广,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在城乡医疗方面,新人民医院年内将建成投用,齐鲁医院南山分院竣工运营,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244处,全面提升镇街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水平,全市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无缝隙覆盖;在全市村级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群众医疗负担明显降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60元。在文化事业方面,全国文化先进市顺利通过复查;以孝德文化为先导的“四德”工程纵深推进,“诚信、崇商、友善、进取”的龙口精神深入人心,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刁娜、山东省见义勇为模范赵海生、“最帅西服男”孙义良、“最美女护士”王菁等一批道德典型不断涌现,激发并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城乡文体设施逐步完善,“幸福龙口欢乐行”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民健身活动遍及城乡。设立了文化产业扶持基金,积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特色文化街区,《金秋喜临门》等一批影视书画作品先后问世,城市文化软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在公交事业方面,投资1510万元更新了高性能公交车38辆,进一步改善公交乘车条件;开辟了城乡客运线路46条,全市5.6万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全部免费乘车。

(二)兜牢“底线”,完善社会基本保障机制。织密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社保方面,各类社会保险进一步提标扩面,城乡低保等各项普惠性民生补助标准走在烟台市和全省前列,农村五保标准也大幅提高。养老方面,2008年,我市在烟台地区率先为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300—3600元不等的生活津贴,7年累计发放过亿元;按时足额发放保障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75元。困难群体救助方面,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困难群众救助、扶持就业创业、残疾人托养和康复训练,在烟台市率先实现了残疾人居家托养全覆盖。

(三)筑牢“防线”,完善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深化平安、法治、和谐城市建设,整合群防群治力量和公共技防资源,深入开展各类专项严打整治行动,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局面;推进“用网理政”工程,创建民生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在线民声”和“网上议事厅”等问政便民载体作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依法妥善处理好各类人民内部矛盾;针对我市安全生产面广、量大、源头多的特点,不断强化安全发展理念,狠抓各级责任落实、能力建设和隐患排查整改,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市场监管体制基本理顺,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有效保障了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