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返回首页
注:本页内容为中国中小城市指数网版权所有,任何网站或印刷品不得复制或镜像,盗用必究!
 
 

宜都市:坚持以四个全面为总揽 加快建设既强又美宜都

   

湖北省宜都市

宜都市地处湖北省西南部,位于长江中游南岸,上锁巴楚山地,下引江汉平原,长江清江环抱,巴楚文化交融,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楚蜀咽喉”、“三峡门城”、“鄂西门户”美誉。现辖8镇1乡1街道、2个管委会,123个村、22个社区,总人口39.5万人,国土面积1357平方公里。

多年来,宜都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四个全面”为总揽,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和城乡统筹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一主三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县域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宜都市连续十二年位居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前三名,多次蝉联全省第一名。在第十四届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名第98位,成为湖北省第二个全国百强县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全国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市党委等100余项国家级荣誉,获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300多项省级荣誉。

一、宜都自信:山区小县变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宜都市作为湖北省38个山区县市之一,发展基础薄弱、地理位置并不优越,然而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几年来,却在全面小康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及社会事业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宜都正以全新的面貌、坚定的步伐,在保百强争进位、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一)经济增速明显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一是经济总量增速加快。自2001年以来,宜都市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远高于或好于全省平均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国民生产总值从2008年突破100亿元到2014年达到455亿元,增长4.6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5万美元,高居全省第一位。二是工业规模不断壮大。2014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932.6亿元,是2008年的6.5倍。全市规模企业达到248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78家。三是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排名中,由2001年的505位上升到2014年的98位,年均进位31位,成为湖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上升最快、进位最多县市。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深入推进。2014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9:62.6:28.4,二三产业比重比2001年提高7.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0%,比2001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一是产业聚集效应开始显现。形成了精细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型电子、食品加工、新能源六大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产值占工业总量的87.8%。其中,精细化工进入全国行业百强,食品加工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生物医药被认定为全省首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装备制造成为全省重点成长产业集群。二是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建成优质板块基地50万亩,人平高效经济林2亩,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5.7%。发展农业龙头企业76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467个。2014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58.2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3.8:1。三是服务业有所突破。2014年,全市市场个体工商户达到5.2万户、工商企业9063家,服务业从业人数达5.26万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29亿元,同比增加12.5%。全市共接待游客20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性收入17.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7%和31.9%。

(三)改革开放进程加快,发展后劲显著增强。一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2014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4300万美元,是2001年的7.5倍;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12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0个,包括东阳光、华新水泥、宜化集团、兴发化工、丰岛集团等知名企业和品牌,实现了引进20亿元以上大项目的突破。二是园区建设成效显著。2014年,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入11.4亿元,园区面积拓展到10平方公里,聚集规模企业230家。工业园区被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跻身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园区行列。三是投资保持强劲增长。投资总额、单个项目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实现了三个超历史。近五来,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20个,累计完成投资550亿元,大水泥、大火电、大交通梦想变成现实。四是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在经济、社会、民生、党建等方面大胆改革与创新,50多项全国、全省示范试点工作先后落户宜都,使宜都成为名符其实的县域发展实验田。

(四)经济质量大幅提升,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一是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14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41.5亿元,是2008年的2.8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003年4.9亿元上升到2014年36.6亿元,增长7.5倍。2014年,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9219元。10个乡镇财政收入全部超过亿元,其中陆城、枝城分别超过8亿元、5亿元。二是居民收入大幅增加。2014年,实现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035元,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213元,增长9.9%。2014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2亿元,人均达到2.2万元。城乡收入差距比由2001年的2.62:1缩小到1.74:1。三是节能减排成效显著。2014年,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20%,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开展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启动了热电联产等一批环保与减排“两型”项目。四是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截止2014年,全市“五项保险”人数达到26.9万人次,新农合参加人数28.7万人,参合率98.4%。城乡低保月标准分别提高到450元、270元,保障对象达到1.3万户2.83万人。五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适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均达到100%,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市。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0所,139个村卫生室达到甲级标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改造乡镇文化站10个,建成农家书屋127个,率先在全省实现全覆盖。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扎实推进。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

(五)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乡建设统筹推进。一是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成区扩大到24.6平方公里,五年增加15平方公里,中等城市骨架初具雏形。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36.9%提高到2014年的59.3%。二是中心城区改造加速。近五年来,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10个,完成投资17.8亿元。高标准完成长江大道、清江大道等升级改造,城市主干道基本实现黑化、亮化、绿化、美化。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6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5平方米。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五年完成交通投资200亿元,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200公里。实施农村电网改造,新建110千伏变电站3座,新增变电容量66.5兆伏安,改造中低压线路330公里。延伸天然气管网500公里,新增用户4.8万户。四是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大力实施农村“五改五通”工程,饮水安全覆盖率、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公路及客车通达率、行政村电话通达率、宽带覆盖率均达到100%。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初步实现“文体设施、教育资源、卫生网络、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对农村基本人群的全覆盖。

二、宜都探索:“五同步”打造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版

近几年来,宜都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一主三化”方针,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从最优势的领域着力,解放思想、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完善体制,探索了一条符合宜都实际、具有宜都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经济总量增长与产业转型升级同步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宜都的产业结构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五小工业”的跨越;九十年代到2009年,完成了从“五小工业”向“重化工业”的跨越;从2010年开始,宜都站在全国和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制高点,大刀阔斧地将“重化工业”调整为“新型产业”,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1、以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宜都市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连续五届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被评为全省科技创新示范县市。

一是着力优化创新政策。出台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项目审批、土地征用、环境容量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由市财政一次性给予30万元奖励;每年召开科技奖励大会,对重大科技成果的奖励金额在100万元以上,营造尊重科学、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2014年,全市企业共享受研发税费减免3000多万元,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4500多万元。

二是着力加快平台建设。投资1.1亿元,建设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孵化基地,组织59家企业与国内62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创建国家级星火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级星火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2个,建立技术创新机构56个、科研新成果中试基地5个,形成了红霉素原料药、紫外线吸收剂、化成箔、PTC电子原件、太阳能电池等高新技术产品群。

三是着力培育高新企业。高起点编制高新技术产业规划,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工程,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0.9%。实施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工程,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全省创新型企业4家。东阳光公司落户宜都后,先后兴建了红霉素原料药、冬虫夏草等科技项目,2014年,实现工业产值142亿元,利税6.4亿元,外贸出口1.6亿美元。

四是着力激活创新要素。市财政每年安排人才专项资金100万元,对市管拔尖人才、高学历人才给予岗位津贴。目前,全市拥有专业技术人才7980名,其中市管拔尖人才108名,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65人。2014年,全市规模企业技术研发经费达到6.2亿元,科技型企业科研投入经费占销售额的6.2%。东阳光公司坚持饱和式投入,每年用以项目研发、科技攻关及科技奖励的资金都在8000万元以上。

2、以园区开发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宜都市着力打造沿江工业走廊和工业园区平台,加快发展优势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配套和聚集发展。近三年,共引进项目投资850亿元,每公顷工业用地投资强度达1500万元;聚集各类企业800余家,年工业产值占到全市总额的85%以上。目前,已初步形成六大产业集群:

一是生物医药产业跻身全国一流。支持东阳光生物制药、长江药业、华阳化工等龙头企业开展大投入,引进世界顶尖技术成果,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2014年,生物医药产值达到100亿元,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大环内酯原料药生产基地、全国规模最大的防治流感药物——磷酸奥司他韦(可威)的国家战略储备及军需特供药品生产基地。

二是精细化工产业进入行业前列。积极兴建循环利用项目,加快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以宜化楚星、鄂中化工、兴发化工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2014年实现产值300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5%。建成了全国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紫外线吸收剂生产基地。

三是光伏产业正在酝酿行业巨头。以东阳光、九州方园为龙头,正加快建设晶体硅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其中九州方圆已经建成全省首条光伏垂直一体化生产线。2014年实现新能源产业产值80亿元,力争打造全国较为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生产基地。

四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异军突起。以中船重工、长江机械、仝鑫锻造为龙头,现有规模企业79家,主要产品精密钢管、液压钻机、运输机械、汽车连杆等全国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4年,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成为全省重点产业集群。

五是电子材料产业领跑全国。以东阳光化成箔、京都新型电子为代表,2011年全市电子及电子材料产业实现产值80亿元。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铝电解电容器用中高压化成箔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陶瓷PTC敏感原件生产基地。

六是食品加工产业特色显著。以土老憨、宜红茶叶、天峡鲟业、丰岛集团为代表,现有规模企业17家。2014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12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柑桔生产加工基地、世界最大的人工鲟鱼繁养加工基地。

3、以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节能减排

宜都市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进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制定覆盖环境保护、资源消耗、能源综合利用、产品科技含量、企业经营效益等内容的项目建设五大评价体系,全市经济社会逐步迈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一是延伸产业链条。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升级,实现了单位资源综合效益的大幅提高,从而实现循环经济发展“减量化”目标。正是随着上述产业链的延伸拉长,逐步实现了宜都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了单位资源的综合效益。如煤化工围绕25万吨合成铵产业链延伸,以生产精细化工及高档磷复肥产品为主,综合效益提高近10倍;而铝产业链从普铝到化成箔升值10倍以上,每吨铝锭至化成箔可增值至25万元以上。

二是构建企业内部循环体系。完善企业内部循环体系是实现减量化、资源化的最重要措施,宜化楚星片区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围绕合成氨的利用,开发了甲醇、甲醛、季醇产品;围绕企业内部的热能综合平衡,投资建设余热锅炉及发电机组,余热锅炉所产生蒸汽先用于发电,再用于生产环节及产品干燥所需热能,其中余热发电装机达到1.5万KW,年可发电8000万Kwh以上;围绕磷复肥生产所产生的盐酸及香溪化工公司的电石产能,建成年产12万吨PVC产品生产能力。

三是构建区域循环体系。围绕优势企业和优势项目,通过关联企业的集中布局,使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实现了物质闭路循环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目前,工业园区内所有化工建材企业均形成了清晰的物料链:煤化工的废渣、磷化工的磷渣和铁渣、电厂的粉煤灰用作水泥生产企业的水泥掺合料,通过球磨变成水泥;硫铁矿产生的硫酸渣变成钢厂的原料;煤化工产生的煤渣变成砖瓦厂的内燃剂;化工企业产生的磷石膏变成建材企业的水泥缓凝剂。大江化工、鄂中化工等企业将氯化氢气体转化为工业用盐酸,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以上,不仅减少了污染,每年还增加收入2000万元以上。

四是促进“三废”利用。充分开发利用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附产品及废弃物,变废物为资源,既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又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我市企业近几年做了极大努力,转化了大量的废弃物,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化工企业的余热综合利用,既解决了企业生产所需的热能,同时楚星、鄂中还利用富裕热能发电,装机达到2.1万千瓦,年可发电1亿度以上,可节约电费4000万元。

五是强化政策引导。对循环经济项目给予政策扶持,每年为落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依法减免税收2000多万元。与开发银行湖北分行深层次合作,利用融资担保平台对循环经济项目给予重点贷款扶持。对循环经济项目基础设施,市政府实行配套建设,土地出让金的一部分返还企业用于环保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落后产能坚决给予淘汰,先后关停并转“五小”企业近100家。

4、以精品名牌战略提升发展质量

宜都市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深入推进质量兴市步伐,着力发展品牌经济,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全市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了明显提升。

一是围绕“高新、尖端”,壮大“宜都创造”。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不断加大产品创新、技改扩能力度,积极引导企业由做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扩展、规模化生产向集约化生产转变,提高“宜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工业产品有五个之最。建有世界最大的红霉素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紫外线吸收剂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化成箔生产基地。

二是围绕“精深、特色”,打造“宜都原产”。依托优质柑桔、粮油、茶叶、生猪养殖加工、高效农产品五大现代农业示范区,财政引导投入10多亿元,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规模化养殖,健全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工体系。农产品也拥有五个之最。建有世界最大的人工养殖鲟鱼鱼子酱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鲟鱼生产繁育基地、全国柑桔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三是围绕“著名、驰名”,叫响“宜都品牌”。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出台扶持奖励政策,引导企业争创精品名牌。土老憨、天峡鲟业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宜都蜜柑、天然富锌茶、宜都宜红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楚星牌磷酸一铵成为国家名牌产品,华宜牌套筒、楚星牌磷铵等荣获湖北省著名商标,惠宜牌卫生陶瓷等25个产品成为省级名牌产品。

(二)工业化成长与反哺农业同步

宜都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财政实力得到显著增强,在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的同时,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反哺农业,做到工业化与反哺农业的同步。

1、完善“三农”投入的增长机制。近五年来,财政直接用于农业投入从2007年的7685万元增加到2014年6亿元,支农总投入达到20亿元;健全涉农惠农补贴机制,本级财政惠农扶农资金达到2亿元;健全基层组织的运转机制,安排村级补助共1800万元,远远高于全省平均补助标准,确保了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村干部报酬、五保供养和“以钱养事”经费;2014年,财政为农民提供贷款担保3.74亿元,支付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补助资金470万元;聚合社会投入的多元机制,运用以奖代补、民办公助、贴息担保、农业投入导向机制,引导各种投资主体对农业基础性投入累计达到19.6亿元。

2、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积极采取综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广辟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的非农业收入比重;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城镇特色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全市7万多外出农民工年实现劳务收入30亿元以上。

3、科学统筹资源要素配置。采取组织引导、配置市场等手段,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城市资源“下乡”、农村资源“进城”。一是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制定财政支持农业产业资金整合实施办法,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金”作用,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投入城乡建设。近年来,引导金融机构投向“三农”资金24.8亿元,财政支农放大效应为1:2.7。宜都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市。二是优化人才智力资源。先后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和培训教点25个,开办计算机、机电等专业30余个,年培训规模达1.5万人次。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建立科技承包责任田制度,实行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目前,全市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三是繁荣城乡商贸流通。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先后建设农家店157个,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大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6000多个,建成鄂西农产品交易中心、100万头生猪交易市场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

(三)工业化发展过程与城市化建设同步

宜都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实现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1、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按照“层次清晰、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发展联动、设施共享”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突出“城区求精、集镇求强、乡村求美”工作重点,修订了城市总体规划,对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在遵循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制定了全市新农村建设规划,指导10个乡镇(处)、123个村编制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主体功能分区,在全省县市中率先组织编制《宜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纲要》和《宜都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总体方案》,委托中国建筑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宜都市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确立了“体制统一、规划统筹、资源共享、利益共得”的思路。2014年,按照景观、生态、宜居的定位,编制完成《宜都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宜都被纳入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

2、统筹城乡工程建设。一是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工程。以重点集镇、中心村、居民点建设为抓手,累计投入30亿元,完成城区、集镇主干道延伸对接、道路黑化、大街小巷整治等一批重点工程。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户户通晴雨路、村村通客车。二是实施城乡环境整治工程。累计投入5亿元,建设3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全市日供水能力达11.9万吨,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7.8%。累计投入6亿元,完成“一池三改”2.2万户,实施“庭院净化工程”4万户,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观。三是实施城乡公共服务共享工程。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累计投入9亿元,完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教师绩效管理机制,城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按照“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财政投入3亿元,建立完善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三大体系。建立城乡公共文化体系。累计投入6.5亿元,建设剧场、全民健身中心、博物馆等一批文化体育硬件设施,农村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中心户阵地建设不断巩固,文化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四是实施城乡社会管理工程。坚持综合治理、夯实基础,建立健全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领导干部大接访、群体性事件妥善处置、属地管理与部门联动、矛盾纠纷排查及信息报告、信访终结听证等制度,信访维稳工作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对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的群众,给予适当的救助。

3、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建立城乡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若干意见》,将全市城乡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分为七大类,每大类根据项目实施主体不同分为公益性事业项目、村级自治组织实施项目和市场化方式运作项目等三种类型,主要是解决做事的钱从哪里来、事情怎么做、事情由谁来管的问题。目前,全市公共服务和公管理基本达到“四有”、“三化”目标,即:有一套适应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要求、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标准体系,有一个保障有力、投入多元、使用高效的经费保障机制,有一个群众主体、决策民主、监督有力的民主管理机制,有一支协同配合、管理有序、服务有力的城乡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队伍;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管理民主化、组织保障制度化。

(四)经济现代化与改善民生同步

宜都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1、协调经济发展和就业事业,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始终把就业作为事关民生的大事紧抓不放,创造性地落实上级关于扩大就业的工作部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控制在4%以内。一是坚持以发展促就业。通过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以大项目好项目为依托,扩大就业总量,形成了以改革开放促发展、以加速发展促就业的良好局面。二是坚持以政策促就业。结合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宜都市援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方案》、《宜都市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三是坚持以创业带就业。大力推进创业带就业,实施回归创业工程,出台支持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建立中小型和微型创业项目库,建成陆城中小企业创业园。

2、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事业,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宜都市社会保障从零起步,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建立了由五大保险(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医疗)组成的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在完善五大社会保险的同时,宜都市围绕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3年,出台《宜都市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被征地农民医疗补贴试行办法》。2004年,在湖北省率先启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医疗补助等一系列制度。2005年,出台《宜都市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在全省率先打破医疗保险的城乡界限。2009年,在湖北省率先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让8万多农民感受到发展的成果。2011年,市政府出台《宜都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建立了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

3、协调经济发展和文化事业,用新的理念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宜都市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出发,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为重点,着力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馆等场馆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体需求。2006年,宜都市被纳入全国农民体育健身试点县市。2007年以来,宜都市文化民生投入年均递增32%,累计投入2亿元,所有的村建起标准化的文化室、图书室和广播室。此外,宜都市还经常开展“城里文化下乡去、农村文化进城来”互动活动。

4、协调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面向时代要求谋划教育发展。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强化“三个统筹”发展。一是统筹调整城乡学校布局,保障群众子女“上好学”。加大了对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力度,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二是统筹配置城乡教育经费,保证群众子女“上好学”。近三年财政预算教育投入达8亿元,年均增长30%。三是统筹困难群体教育问题,保证群众子女“能上学”。出台《宜都市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管理办法》,资助对象从义务教育扩大到高等教育,贫困学生资助做到了全覆盖。

5、协调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改革分配制度。宜都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收入,积极调节收入分配,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一是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引导企业职工工资合理增长,促进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较快增加。认真贯彻党中央全面取消农业税、种粮直补、良种补贴等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收入。二是重点改善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生活。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开展城乡医疗、教育等社会救助。目前,“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85%以上,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三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始终坚持加快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城乡居民增加消费的后顾之忧。

(五)改善硬环境与打造软环境同步

宜都市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在狠抓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软环境,不断朝着全国最佳环境建设综合目标迈进。

1、推进服务创新,优化行政环境。按照“审批项目最少、审批流程最短、收费标准最低、审批效率最高”的目标,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于2004年率先组建市行政服务中心。结合推行电子政务,先后开展审批流程优化、网上审批,推动部门职能型审批体制向公共服务型审批体制转型。全市行政审批事项从2003年的889项减少到目前的137项,重点审批事项的办理时限缩短2/3,29个收费事项项实行“零收费”,41个职能部门推行网上远程审批,大大提高了行政效能。同时,在全市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价、决策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等制度,制定出台群众广泛参与的监督评价、部门工作绩效目标管理、公务员绩效考核、特色工作考评等四个体系,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

2、推进政策创新,优化政策环境。制定《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宜都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宜都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在土地使用、证照办理、税费收缴、资金扶持以及子女就学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出台《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规划建设陆城中小企业创业园,建立回乡创业扶持奖励基金,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出台《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用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环保设施投入。建立“四大家”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实行企业直通车服务,做到服务企业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3、推进信用创新,优化诚信环境。政府及职能部门带头诚实守信,政策一经出台,就严格执行,措施一旦制定,就坚决落实,树立言必信、行必果、重合同、守信誉、有诺必践的诚信政府形象。完善企业信用评价奖惩制度,每年对全市企业、个体工商户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信用等级,建立信用档案。对信用好的企业,在信贷、年检等方面予以倾斜;对失信违约,甚至偷税逃税、恶意逃废债务等行为,依法严厉查处,使失信违约者付出代价。加强诚信宣传教育,树立诚信意识,培养诚信行为,努力在全市上下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靠诚信立市,凭诚信强市。

4、推进管理创新,优化法制环境。将公检法和职能部门的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规范各部门津、补贴发放,将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统一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部门乱收费、乱检查、乱摊派行为的发生。制定《宜都市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宜都市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出台项目督查“八必须”、项目协调“八不准”、部门管理“八严禁”规定。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安全保障体系,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让投资者放心经营。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长效机制。建立信息预警、现场处置、组织指挥、应急救援等联动工作体系,全面提高处置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和重大灾害事故的能力。

5、推进金融创新,优化融资环境。组建市国通投资集团,按照资金运作规律和规范化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融资服务平台。与开行湖北省分行签订金融合作协议,首期授信我市10亿元,投向涉及招商引资项目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增强地方金融机构活力,支持市信用联社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率先在宜昌市成立民生村镇银行,引进湖北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宜设立分支机构,努力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市国通公司成功发行企业债券11亿元。市财政出资2000万,引导建立总额度1亿元的科技创新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本地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2014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76.2亿元、128.6亿元,储蓄存款115亿元,存贷比72.9%。

三、宜都经验:牢牢把握绿色市场民生三维纲要

宜都市近年来经济提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实现由农业小市到工业强市、从山区穷县到全国百强的跨越,这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秉承“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的结果,是坚定不移实施“一主三化”战略、牢牢把握新常态、始终竞进作为的结果。

(一)必须坚持发展第一,始终突出经济建设中心意识。宜都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始终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优化发展环境不放松,一切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真正做到一切力量向发展集中,一切资源向发展倾斜,在加快发展上不自满、不折腾、不懈怠,全市上下形成了发展为先、共创伟业的浓厚氛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宜都上下不退缩、不回避,而是积极在危机中捕捉机遇,一手抓高新产业发展,一手抓重点项目建设,创造了经济增速不降反增、项目建设不慢反快的奇迹。宜都的实践充分证明,经济下行并不可怕,只要突出中心,树立信心,科学分析,积极应对,就一定能够化危为机,实现弯道超越。

(二)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宜都特色发展之路。改革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实现率先发展、跨越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就必须与时俱进,坚持解放思想,更新发展理念。我们围绕产业转型、项目建设、城乡统筹等重点工作,大胆探索、锐意创新,成功闯出了一条具有宜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以工促农推进城乡统筹、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富民强市和“高举跨越大旗、冲刺全国百强”、“百强再进位、全面达小康”等发展理念的提出,符合宜都发展实际,得到了全市人民的充分认同,构建起全新的宜都发展模式。

(三)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不断提高全面协调发展水平。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必须更加自觉地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的重大关系,充分挖掘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好地提升发展质量。我们始终坚持保持均量优势与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速度与加快转型升级并举,统筹把握和协调处理经济与社会、强市与富民、城市与农村、业态与生态、整体与特色等各方面关系,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生动局面。宜都的实践证明,只要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互动发展,融合发展,同步发展,就能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推动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四)必须坚持民生为本,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坚持民生优先发展,使全市人民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打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全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持续得到提高,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实现了同步提升。宜都的实践证明,越是着力改善和巩固民生,经济发展就会越好;越给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就越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五)必须坚持竞进作为,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干事创业的基本前提。宜都市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始终保持一种只争朝夕的朝气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营造最强的发展气场;在危机到来时,又有一种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锐气,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构筑精神区位高地。这种精神状态是宜都县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宜都实践证明,只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始终保持敢于超越的意识,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赶超发达县市,实现百强再进位、全面达小康、建成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宏伟目标。

四、宜都展望:建成生态美都智造新都幸福康都

“十三五”时期,是宜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时期,也是宜都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黄金五年”。我们将以“四个全面”为统领,立足湖北、放眼全国、咬住目标、盯住先进,高举跨越大旗,努力实现百强再进位、全面达小康、融入中三角,争当中部十强、湖北首强,打造三峡城市群重要增长极,争做中部开放创新先行区、城乡统筹示范区、生态文明引领区。到2020年,确保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22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80亿元。

(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结构更优、业态良好的实力宜都。一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工业以园区建设为重点,全力打造宜昌省域副中心江南工业走廊,力争五年内形成30平方公里的园区承载能力,入园规模企业500家。农业以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优质柑桔、高效茶叶、规模养殖等现代农业示范区。第三产业以沿江、沿路为重点,打造宜昌东商贸物流集聚区。二是提升产业结构水平。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第三产业提速发展、现代农业提质发展,到2020年,建成装备制造、精细化工两个500亿元产业集群,生物医药、食品加工两个300亿元产业集群,新型电子、新能源两个200亿元产业集群。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以上。三是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大力实施优强企业培育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精品名牌创建工程,到2020年,培育4家产值过100亿元企业、5家产值过50亿元企业、20家产值过10亿元企业、300家产值过1亿元企业。新三板上市企业30家以上,主板、创业板上市企业10家以上,境外(含香港)上市企业5家以上。

(二)推进民生型城镇化,着力打造城乡一体、宜居宜业的生态宜都。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按照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要求,突出城市特色,高水平编制城乡总体规划。积极对接宜昌“1+5”城市圈建设,加快形成以宜华一级路为轴的沿江现代产业带和城镇密集分布带。全面启动清江新城开发,沿清江、渔洋河拓展城市骨架,力争五年内再造一座具有山水园林、滨江特色的两江明珠。二是提升内涵品位。坚持形态构建与功能强化并重,着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增强城乡综合服务功能,形成以陆城为核心,以中心镇、中心村和集中居住点为基本连接点,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70%,城市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5万人。三是美化城乡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到2020年,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

(三)完善现代创新格局,着力打造科技驱动、改革推动的活力宜都。一是强化科技驱动。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为关键,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步伐。到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高新技术产值、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二是培育人才优势。创新人才服务和人才保障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三是健全体制机制。围绕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着力破解转型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营造更加科学、更加开放、更富活力的体制机制。四是狠抓招商引资。牢固树立“产业第一”的理念,打造重商、亲商、悦商的投资环境。力争到2020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00亿元以上,直接利用外资2亿美元以上。

(四)加强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和谐包容、文脉彰显的人文宜都。坚持把思想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守信、敬业、融合、厉行”的宜都精神,凝聚跨越发展的精神力量。广泛开展全国环保模范城、全国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四城联创”活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推进一批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镇村文化设施提档升级,让广大群众融入“15分钟文化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设施建设和经营大众娱乐项目,使文化成为第三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五)重视群众生活,着力打造祥和安定、殷实富足的幸福宜都。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群众的诉求解决好,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促进充分就业、推动全民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健全完善保障机制为目标,努力构筑人员范围全覆盖、保障水平多层次、制度办法可衔接、管理服务现代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为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发展卫生事业,积极深化平安创建,努力在全市实现“少有所学、老有所养、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