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首页 > 安宁市:
注:本页内容为中国中小城市网版权所有,任何网站或印刷品不得复制或镜像,盗用必究!
 
 

做强产业支撑 打造滇中新城

——安宁市实施产城联动发展战略纪实

   安宁市地处滇中高原中部,面积1301平方公里,距昆明28公里,是昆明市下辖的唯一县级市,也是云南通往滇西八州市和南亚、东南亚的必经之地,处于云南省“桥头堡”建设、滇中城市群构建和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三大战略的叠加区域。自西汉元封二年置连然县始,安宁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素有“连然金方、螳川宝地”的美誉。1995年安宁撤县设市,实现了农政管理体制向市政管理体制的历史跨越。目前,全市下辖9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4.4万人,建成区面积21.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8.4%。
     一、以“231”产业格局为主导,市域发展结硕果
     近年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和昆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安宁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始终坚持“工业强市、环境立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云南省“两强一堡”建设和现代新昆明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以“一园一港六基地”建设为主战场,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域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大力培育和发展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做优一产,形成了“工业主导、现代服务业多元、高效农业特色”的“231”经济发展格局。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提名城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是云南省县域经济十强县(市)和工业十强县(市)。“十一五”期间,安宁市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倍、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6倍,累进引进项目310个,实际到位内资237亿元、利用外资1.88亿元美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年均完成投资近50亿元。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7.7亿元,人均GDP 达48956万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8.85亿元、99.25亿元和59.67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5.3:59.2:35.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21.4亿元,三年时间实现翻番;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0户,完成增加值87.13亿元,其中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户,完成增加值78.32亿元,分别占全市83.91%和90.38%;全社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亿元,达118.52亿元;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61.89亿元,占GDP比重提高至36.9%。
     二、明确“1234”发展思路,产城一体谱新篇
     实践证明,城市规划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和项目带动,兴产才能兴城,没有产业的带动,城市建设就是无源之水。因此,安宁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引擎,把城市作为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突出以产兴城、以城兴业,通过产城一体化发展,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经济功能融为一体,实现“一主四片”城镇建设体系与“一园一港六基地”产业发展体系的高度融合,从规划上保障和推动“十大产业”分区定位,组团推进,聚集发展,着力构筑城市宜居、宜业、宜商的发展新格局。当前,安宁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以云南省委、省政府“桥头堡”建设、滇中经济圈、现代新昆明建设等战略规划为引领,主要思路为“1234”:“1”,就是以建设滇中经济圈产业中心城市为总目标;“2”,就是以“科学跨越争百强、和谐发展惠民生”为动力;“3”,就是突出“产城一体、组团发展、区域联动”三大理念;“4”,就是形成“四大格局”,即以“三区一带”为体系的市域发展格局、以“一主四片”为核心的城市空间格局、以“一园一港六基地”为主战场和以“231”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努力实现“城市、产业、经济”的聚合发展。其中“三区一带”、“一主四片”、“一园一港六基地”的格局如下:
     ——以“三区一带”为核心的市域发展格局
     “三区”即中东部的城市中心区,西部、西北部的工业园区,南部的水资源保护和高效农业区;“一带”即沿螳螂川休闲旅游带。
     “三区一带”既实现了全域范围内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与基本农田保护的有机统一,又在更大范围内推动了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林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五规合一”。
     ——以“一主四片”为体系的城市空间格局
     结合安宁低丘缓坡地形特点,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由“单核心圈层蔓延式”向“多中心轴组团式”转变,按照“东扩西进、南拓北展”的思路,城市规划体系为“一主四片”。
     “一主”即安宁主城区,总规划控制面积44.55平方公里,涵盖宁湖新城、老城区、昆钢片区、(和平)武家庄等4个核心区域。其中:宁湖新城:总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着力建设为集商业、商务、行政、科教、居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区。目前,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4.5亿元,引进金色时代广场等招商引资项目21个,到位资金29亿元。老城区:规划改造总面积1.6平方公里,总体按“一心、一带、两湖、三组团”布局,着力打造为安宁最具活力的中央商务区。目前,已开工的项目投资规模达25.7亿元,总建设面积达83万平方米,已完成建设面积约38万平方米,开工建设的市政道路总长达1.7公里。昆钢片区:占地约10.05平方公里,其中厂区占地约4.25平方公里,重点以现状的昆钢组团为主,整合现有用地,打造职住平衡、产居复合的综合性城区,未来成为安宁主城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全市“规划一张纸、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和管理一条龙”的良好局面。和平(武家庄)片区:规划面积17.9平方公里,是安宁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拓展区,是从昆明方向进入安宁的重要入口门户区域,以商业金融、文化体育为主导,集生态居住、旅游休闲、商业办公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北部新区。
     四片:即东部太平新城、北部温泉旅游小镇、南部职教片区、西部产城一体的工业园区。其中:太平新城:既是安宁融入现代新昆明建设的前沿和重要节点,也是城镇上山、农民进城,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利用的典型,将结合特有的山形地貌和区位优势打造宜居、宜业的园林山水生态新城,总规划控制面积110.0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44.16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上限控制为45万人。近三年,累计招商引资内资88.6亿元、外资10897万美元,先后引进了广州恒大、万辉等一批知名企业。温泉旅游小镇:是云南省60个重点旅游小镇和昆明市6大旅游景区之一,规划面积28.51平方公里,规划总目标为建设现代新昆明最具吸引力的休闲养生基地。安宁职教基地:是云南省、昆明市重要职业教育基地之一,总规划面积15.5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8—12万人。按照“依托城市、产业支撑、城校互动、建校即建城”的理念,目前已先后引进云南技师学院等6所院校,入驻师生超过3万人。产城一体的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为395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69平方公里,控制人口上限为15.2万人。按照“建园即建城”的理念,改变园城分离的模式,注重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提升、城市功能与园区功能的互促并进,园区建成之时,即是城市形成之日。
     ——以“一园一港六基地”为主战场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园”:就是着力把安宁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国家级工业园区。安宁工业园区规划面积395平方公里,可利用面积395平方公里,现已成为云南省首家国家新型工业化(磷化工)示范基地,也是云南唯一、全国罕见的集石油、钢铁、磷盐三大产业于一身的工业园区。目前,园区聚集了全市84%的工业产业,初步构建了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导,以钢铁和磷盐化工三大传统产业为支撑,以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跟进发展的“一主三特三新”现代工业体系。下步,将紧紧围绕云南省委、省政府“工业3年倍增”和“3个10千亿工程”的目标,重点抓好安宁工业园区“百亿元基础设施提升”、“百户规模以上企业成长”、“百亿元重大项目推动”、“千亿元产值培育”四大工程,坚决实现省、昆明市确定的三大目标,即:安宁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国家级工业园区、销售收入千亿元产业园区,支持和培育中石油、昆钢、云天化三大集团进入千亿企业(集团)。
     “一港”:就是建设包括大桃花铁路货运物流园、武家庄物流园、昆安经济走廊带在内的现代物流体系,努力把安宁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以生产物资流通为主的大型物流港。
     “六基地”:重点依托武钢集团昆钢草铺项目建成中国西部重要的钢铁基地;依托云天化集团建成中国西部重要的盐磷化工基地;依托中石油云南1000万吨炼化项目建成国家级大型石油炼化基地;打造云南省重要的现代职业教育基地;以太平新城、温泉旅游小镇为龙头建设新昆明最具吸引力的休闲养生基地;以南部水资源保护区、生态农业区为重点把安宁建成新昆明的高效农业基地。依托“一园一港六基地”建设,安宁将实现钢铁、磷化工和盐化工三大传统产业向十大重点产业(石油炼化、钢铁、磷化工、盐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高效农业、现代物流、旅游休闲和教育培训)发展转向,形成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多元支撑的良好格局,力争在云南省率先实现“4个翻番、2个倍增”目标。
     三、以“五个注重”为保障,城市化全面提速
     在加速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安宁市委、市政府坚持“五个注重”为基础,城市开发建设呈现“东扩西进、南拓北展”的良好态势,多极带动的中等城市框架进一步形成。
     ——注重规划引领,全域覆盖
     坚持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规划的专项资金,引入知名机构开展了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城市概念性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城镇建设规划、交通路网规划等规划“合一”。同时,配套城市总体规划,完成各类专项规划近20项,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为核心,专项规划全覆盖的市域综合规划体系初步建立。坚持“城乡一张图、全市一盘棋”,不断优化区域布局、突破城乡分离,全面实现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成为云南省唯一全域实现“一级政府、两级管理”城市管理体系的县(市)。行政村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撤村并点规划全面覆盖,65个行政村345个自然村规划调整为43个行政村196个自然村规划,缩减率分别达33.8%和43.2%。
     ——注重基础优先,逆势而上
     坚持“以长足的基础设施,支撑长远的经济社会发展”,面对近3年来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巨大的财政压力,反弹琵琶、逆势而上,负债经营、负重发展,以水电路气为重点,全域掀起大规划、大建设、大开发热潮。
     道路交通建设构筑起中等城市框架。2008年以来,先后完成安县公路、县草公路、太平新城主干道等重点骨干路网建设项目273项、552公里,总投资37亿元,目前在建道路交通项目26项,道路全长75.51公里,总投资32.9亿元。其中,宽度在15米以上的项目有45项,初步构筑起覆盖“一园一港六基地”的中等城市交通骨干路网。2012年,安宁市新建道路交通基础项目27项,道路全长82.358公里,总投资33.623亿元。“十二五”后三年,安宁市将认真落实“4321”道路交通建设工程,计划建成道路长度438.4公里,建设轨道快线、铁路专用线43.36公里,将形成“高速交汇互通、轨道全面通达、区域快速连接”的市域快速交通体系。
     水电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十一五”以来,先后新建小(一)型以上水库3座,改扩建小(二)型以上水库2项,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7座,全市新增库容1647万立方米;完成工业园区再生水厂一期建设,日供水量达12.5万方。“十二五”后三年,重点推进大营水库、箐门口水库、棕树园水库、吴家村水库以及一大批再生水设施建设,力争新增库容1253万立方以上,日新增再生水供水12.5万方以上,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对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的保障能力。2008年以来,累计完成电力设施投资1.72亿元,新建、改建变电站4座,新增容量121.3MVA。
     煤气管网宽领域覆盖。“十一五”以来,新建煤气管网约35公里,煤气主干管基本覆盖“一主四片”,煤气用户达到3万余户,较2005年增加85%。随着中缅油气管道的进入,市域供气能力将得到跨越式提升。
     实践证明:近年来安宁基础设施的逆势而进,水电路气提前配套,使安宁赢得了发展先机、赢得了大项目、大产业,也赢得了更快、更广的发展空间。
     ——注重城镇上山,农民进城
     坚定不移推进城镇上山。安宁土地总面积130186.53公顷,其中山地面积98000.19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5.28%,其中:太平新城山地面积占6.1%,工业园区(青龙、草铺、禄脿)山地面积占33%,温泉旅游小镇山地面积占9.3%,具有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产业上山、城镇上山”的良好基础和地理环境优势。为此,安宁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在坚守南部水资源保护区和高效农业区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一园一港六基地”产业上山、城镇上山,高效合理利用低丘缓坡土地资源。主要片区中:太平新城建成区面积中利用低丘缓坡土地资源近3.1平方公里,达32%;宁湖新城建成区面积中利用低丘缓坡土地资源近4平方公里,达80%;工业园区规划可利用土地中,低丘缓坡土地资源20.6平方公里,达30%;园区上山项目约占整个园区项目的65%以上,面积约7150亩。
     创新政策保障农民进城。把全域城镇化作为重要抓手,按照“12346”工作思路,坚持规划引领,城市带动、园区推动、项目拉动、产业联动,以高标准建设集中居住区为平台,以政策创新为保障,大力推进农民进城。2008年以来,全市规划建设集中居住区25个,总规划建设面积达365.05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集中居住区9个,在建集中居住区11个,总面积318.01万平方米。2008年至今,已顺利实现了5000多名农村人口向城镇或集中居住区集中居住。同时,在政策创新方面,我们坚持做到让利于民,确保进城农民“购房有能力、生活有提升、待遇有保障”,主要体现为“一确保、三补助、四减免、四双重待遇”:“一确保”,确保进城农民买得起房,我市对被征地农民在集中区购房,每人给予25平方米免费优惠,超过部分梯次增加费用,3口之家购置75平方米房屋不用出一分钱;“三补助”,对被征地农民在集中区购房给予三年每月190元生活补助、每户两次300元的搬迁补助和人均不超过1000元的就业培训补助;“四减免”,即减免五年物业管理费和水、电、煤气、通讯初装费;“四双重待遇”,对进城农民继续保留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寄宿制教育城乡双重待遇。
     近年来,通过政策创新引导,有力地加快了农民进城步伐,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武钢集团昆钢草铺项目等重大产业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得到快速、高效落实,部分区域甚至出现主动提出进城、主动要求进集中居住区的良好局面。
     ——注重环境品质,彰显特色
     一方面,安宁市委、政府坚持环境优先,积极做好“山、水、园、林”4篇文章,扎实抓好“森林城市创建”、“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市域生态系统三年达标工程”。“十一五”期间,绿化广场8个,新增绿地242万平方米,建成区、集镇、村庄绿地率分别达41.86%、33.8%和31.33%,绿化覆盖率分别达45.82%、38.43%和35.4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17.99平方米、17.61平方米和8.64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0.1%,重点水源地及城区“一川三湖”得到有效整治。通过环境建设,进一步巩固安宁国家园林城市的荣誉,同时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并通过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专家评审。
     另一方面,坚持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镇建设的重点,强化污水、垃圾等资源化利用。2011年全市城市、村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100%和85%;城镇污水处理率提高至92%;新建项目雨水收集设施配套率达100%,建成区污水再生利用率提高到28.82%。
     ——注重城市配套,强化功能
     市委、市政府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始终牢牢把握一个着力点——规划建设就是要增强城市功能配套,为市民服务,让市民生活得更加幸福。近年来,在水电路气覆盖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强化了6大功能配套:
     教育服务功能:“十一五”以来,安宁市累计投入教育基础投资13亿元,新建设学校11所、改扩建学校4所,新增面积35万平方米,全市校舍总面积达51.14万平方米,学校已成为安宁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同时,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完善帮困助学机制,安宁市教育教学质量连续9年位列昆明市县(市)前列,并创建成为云南省教育工作先进市。
     医疗服务功能:“十一五”以来,完成了市人民医院改扩建,市中医院、疾控中心、妇保中心新建项目和昆钢医院改扩建项目,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初级卫生保健覆盖率和村卫生室“两个规范”达标率均实现100%。累计完成投资8.78亿元。
     商贸服务功能:积极推动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先后建成了金方商业大厦二期、伊皇购物中心、金色时代商业广场等一批商贸项目,家乐福、肯德基、麦当劳、五星电器、国美电器、得胜家具等国内外知名连锁品牌强势进驻,逐步实现三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同享服务待遇。
     居住保障功能:坚持一手抓好高品质商住区开发,一手抓保障性住房建设,优化安排资金、优先保障用地、优质推进建设,“十一五”以来安宁先后建成廉租住房6762套、33.81万平方米,其中:政企共建廉租住房5264套、26.32万平方米;启动建设公租房2303套、13.818万平方米。累计解决了5762户群众住房问题。
     金融服务功能:建立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和培育金融体系建设,目前全市进驻各类银行12个,设立小额贷款公司7家、村镇银行1家。2011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99.25亿元和153.8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8.13%和22.35%。
     城乡公交服务功能:“十一五”期间,安宁率先实现“百分之百自然村通有线电视、洁净水,百分之百行政村公路硬化,百分之百自然村通村道路硬化”的基础上,同步实现了“百分之百公交村村通”。2011年,公交车总量350多辆,运营线路65条,总运行里程约1084公里,日运送乘客约8.05万人次,公交出行分担率达30%,全面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
     “十二五”期间,安宁市委、市政府将紧紧围绕建设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中心城市总目标,以“一园一港六基地”为主战场,加快经济发展和新型城市化进程,大力提升科学发展水平。到2015年,全市力争地区生产总值接近4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5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0亿元;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50亿元、力争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200亿元。到2020年,力争安宁城市总人口达42万人,建成区面积达5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80%,初步建成以十大产业为支撑、具有中等城市规模的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