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首页 > 迁安市:
注:本页内容为中国中小城市指数网版权所有,任何网站或印刷品不得复制或镜像,盗用必究!
 
 

南明区: 一个目标 四个关键 扎实推进 协调发展

   

 

——贵阳市南明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纪实

 

南明区是贵州省会贵阳市的中心城区之一,是贵州省委、省军区的所在地。南明区地处西部地区通向“两广”和东部沿海及出海口的枢纽地带。辖区内4E级现代化机场——贵阳龙洞堡机场开通了连接海内外的60多条航线,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500万人次;湘黔、川黔、黔桂、贵昆铁路干线和正在规划建设的贵广快速铁路在这里交汇,贵阳客站、贵阳南站、贵阳东站三个铁路大站齐聚区境;贵阳环城高速、贵黄、贵遵、贵新、贵毕、厦蓉高速等高等级公路以及正在兴建的贵广高速、使对外出口畅通无阻,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相互连通的立体式交通网络。

全区总面积209.34平方公里,总人口84.76万,辖4个乡、29个村;19个社区服务中心,144个居委会。全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260米,年平均日照1354小时,为世界上紫外线辐射最低的城市之一;年平均气温18℃左右,其中夏季平均气温2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富含负氧离子,空气清新,一年中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达到95%,是一个宜聚、宜业、宜居的城区。

近年来,南明区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以“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为目标,必须守住两条底线:守住发展的底线,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守住生态的底线,不能增加落后产能、破坏生态环境。着力解决“治水、护林、净气、保土”四大关键问题,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利用首善之区的独特行政优势和各种先进生产要素的聚集优势,从高处着眼,提出了“以临空经济区为主战场,以“疏老城、建新城”为主抓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快速推进临空经济区见成效,全面启动老城区稀化、美化、畅通工程,确保百姓平安、幸福,争当南明市发展“排头兵””的发展战略,高起点地构筑区域经济发展的框架结构。把新区开发、临空经济、旧城改造作为拉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三驾马车”。

2013年,全区全年生产总值完成440.07亿元,增长17.80%,增速高于全省5.1个百分点。在全省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获得了全省第一的好成绩。而除工业指标外,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税收收入、旅游总收入、农民人均年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项重要经济指标均位列全省1——2位,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区。

一、审时度势,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条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贵州省推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生态文明是指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为理念,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社会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区域分异与整体优化相结合、市场激励与法治保障相结合的原则,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污染物产生量减少、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合理、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系统安全。

(二)贵阳市制定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

《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将建设生态观念浓厚、绿色经济崛起、城乡环境宜人、生态文化普及、生态制度完善、市民和谐幸福、政府廉洁高效的生态文明城市作为发展目标。

在建设的过程中,将生态文明理念、原则、目标、方法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遵循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城乡统筹、合理开发、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法治保障的原则。五届生态文明国际贵阳会议在贵阳成功举行。有效总结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

(三)贵阳市南明区建设生态文明理念

实施国家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态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旅游业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南明区在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中,重点突出:1. 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2. 水污染防治以及水环境质量改善、水源地保护;3. 大气污染防治以及空气质量改善;4. 土壤污染防治以及耕地、林地、绿地和湿地的保护、建设和利用;5. 噪声污染防治以及声环境质量改善;6.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综合利用与处置;7.水利、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以及防灾减灾体系建设;8.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以及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9. 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碳排放强度下降指标;10.公众反映强烈的其他生态环境问题。

二、围绕三大主题,组建生态文明建设军团

自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来,南明区以巩固“创文”“创卫”成果,强力推进“创模”工作三大主题为抓手,制定了《南明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实施方案》、《责任分解表》以及《南明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年度推进计划》等方案,通过《贵州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贵阳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等具体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方案的实施,严把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审批关,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污染治理和生态文明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全方位组建生态文明建设军团。

(一)加强领导,宏观布局建设规划

南明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组长、相关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全区4个乡、19个社区服务中心乡长、主任及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南明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南明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实施方案》、《责任分解表》以及《南明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年度推进计划》等方案,对辖区内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项目,建立完善项目库,明确实施计划,分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区委、区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各部门年终目标考核,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和任务的组织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和管理落实。

在任务考核与监督方面,南明区定了《2013年南明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自查表》,对全区各乡、社区服务中心及相关职能部门2013年度创模、环境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将考核情况及时上报,兑现奖惩。

南明区委和区政府制定下发《贵阳市南明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方案》,并与区属59家单位签订了《创模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单位工作的目标和责任。为督促各主管单位顺利完成涉及的创模指标任务,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召开创模攻坚工作会议,要求各家单位端正思想,严格按照市政府创模工作节点要求,对已经完成的项目要不断复核,对未完成的项目要求认真反思、逐项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层层分解,具体任务落实到人

“治水、护林、净气、保土”是生态文明的四战役,围绕这四大关键问题,南明区按照《贵阳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等具体方案的规划,分层逐步理定任务目标,确定责任单位,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顺利完成。

在治水工作方面,南明区每月对辖区纳入监测网络的3条河流(小车河、南门河和麻堤河)水质进行监测,并按时将监测报告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贵阳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全面开展汪家大井综合整治工作。

在净气工作方面,南明区印发了《南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阳市南明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实施工作方案〉的通知》(南府发〔2013〕22号),明确了改善空气质量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及责任单位,并要求各单位稳步推进该项工作。

2013年,南明区政府拟定了《南明区2013年度污染物减排工作计划》,由区政府与区各减排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要求各目标单位要加快推进污染减排工作项目,确保完成污染减排任务。

(三)宣传入户,打牢生态建设根基

为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稳步进行,南明区以大力宣传《条例》为载体,从基层入手,全力推进《条例》的贯彻、实施。

全区各级国家机关在依法推进实施《条例》中更好地肩负使命、履行职责,做好各项工作,确保这一涉及全局的重要地方性法规有力、有序、有效贯彻实施,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决定》将学习宣传、贯彻实施《条例》和《贵阳市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2012——2020年)》列入今后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发展的全过程,同时把检查《条例》以及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紧密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工作,纳入年度监督计划,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相关的执法检查活动,以确保《条例》的有力施行。

结合南明区实际情况,南明区拟定了《南明区贯彻落实〈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实施方案》,组织全区各乡、社区服务中心及相关部门对《条例》进行宣传,着力营造全民参与、家喻户晓的氛围。南明区协助市生态委举行了“贵阳市绿丝带生态文明志愿者宣讲”活动,宣讲活动在南明区新华社区服务中心举行,南明辖区内100余名生态文明志愿者参加了此次生态文明宣讲活动,为纵深推进南明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培养基层生态文明建设力量,提高绿色志愿者行动力,南明区积极组织志愿者参加“珍爱自然.保护生态——绿色低碳,善行100”公益徒步活动,全区搞好“六·五”世界环境日大型宣传活动,使“六·五”世界环境日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环保、支持环保、积极参与环保的重要节日,为建设生态文明和探索环保新道路营造强大宣传声势和良好舆论氛围。

三、关注民生,推进社区机关绿化

按照《关于着力解决民生“十困”的实施方案》的要求,2013年,南明区大力实施十大增绿工程,优化公共绿地空间,编制完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城市公园规划,优化林地、绿地空间布局。

在绿色社区创建工作方面,南明区对2013年“新型社区·温馨家园”社区公益事业项目(第二、三批)进行市级考评验收及“三创一强一提升”复核工作。确保了2013年创五家的绿色社区(新华、西湖、河滨、中南、沙南)达市级标准。同时,确定了2014年南明区绿色社区创建单位为市府、太慈、油榨、兴关、龙洞、湘雅、中曹、大南、沙冲、水口寺、花果园11个社区服务中心。

为加快进行绿色社区建设,2013年,南明区便下发了《关于开展2014创建生态文明“绿色社区”活动的通知》,要求各个社区制定具体创建方案,并根据创建标准分析社区现状,找出亮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指导社区进行生态文明志愿者的申报工作,上半年共召开培训会2次,生态文明大讲堂1次,通过开展培训活动和工作群交流等多种方式指导社区按照去年的成功经验,有序推进“绿色社区”创建工作。

2013年,南明区拟定了《南明区“生态文明机关”创建实施方案》,开展生态文明机关创建工作,成立南明区创建生态文明机关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2013年南明区创建生态文明机关试点的五家单位:市生态委、区生态文明建设局、区妇联、兴业银行和宏立城集团,并要求所有试点单位根据南明区“生态文明机关”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四、护林添绿,多举开拓南明之森

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气候变化,森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加强生态建设能使贵州的山川变得秀美;另一方面,加大造林绿化力度,能为人们建设更加宜居的城市。2013年,南明区全区森林覆盖率为40.74%,比2012年度森林覆盖率40.24%增加0.5%;多举齐下、齐头并进的林业绿化工作,为进行南明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结实的基础。

(一)广开集资路径,提升增绿硬实力。

2013年,南明区新增绿地面积10万平方米。通过房开商新建配套绿地,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自行修建绿地、市、区政府投入、居民自己集资修建等方式,南明区已实际完成新增绿地面积103760万平方米。

(二)政府以身作则,共植绿色家园。

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陈敏尔、时任贵阳市委书记李军、时任贵阳市市长李再勇及省市级机关在南明区小碧乡腰子坡参加了“2013年省市级联合义务植树活动”共植树香樟、银杏共计500余株,同时,省市领导对南明区环城绿化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南明区政府部门组织全区50余个职能部门机关干部、区人武部官兵、边防总队官兵、区22个乡、社区服务中心以及辖区部分公共户单位数千名干部群众,在小碧乡黄泥铺村麻芽坡开展了“全民义务植树共建美丽家园”活动,共种植了香樟、银杏、樱花2000余株,进一步提高了市民保护环境、植绿护绿的生态意识,在小碧乡黄泥铺村麻芽坡完成建立义务植树基地50亩。

(三)紧抓基地建设,落实苗储备登记。

2013年,南明区实际完成苗木花卉基地建设1237.3亩,同时,认真开展种苗储备登记工作,进一步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户的档案管理工作。

(四)兑现补助及时,辅助天然林保护。

2013年,南明区全面落实辖区内9.9万余亩天然林保护工作,完成南明区6115.8亩石漠化综合治理营造林工作;完成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工作,并按相关规定及时兑现生态公益林管护补助支出,从根本上巩固天然林保护成果。

五、坚持节能减排,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按照做大做强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着力优化经济结构,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南明区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所占比重,鼓励支持企业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同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完成污染减排任务。

(一)加强节能监督,建立能源档案。

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产品能效等制度、标准和规范,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的审批,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对区域内被列入国家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4家企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档案,档案内容包括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基本情况、能源计量管理情况检查评分表、能源计量管理技术人员一览表等相关资料,区政府每年定期对万家企业进行节能目标责任考核。

建筑节能方面,严格按照法规及技术标准,在建筑工程中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土和实心页岩烧结普通砖,同时不得使用未取得建筑节能技术(产品)认定证书的材料。

公共机构领域节能方面,严格执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强化用水用电设备的管理维护,提倡集体公务活动集中用车,积极推广无纸化办公。

农业和农村领域节能方面,积极开发农村沼气能源,淘汰老旧农用机具,推广农用节能机械,发展生态农业。

从节能政策上,积极执行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阶梯电价政策,落实节能税收支持政策。从节能宣传,组织开展“地球一小时”、2013年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在全区掀起一股“人人参与节能”的风潮,积极倡导绿色、节约、低碳的生产、消费、生活方式,抵制使用塑料购物袋及一次性用品,以提高全民节能意识。

据统计2013年,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预计较上年度下降3.5%,三年累计下降11.59。其中,全年公共机构综合能耗总量662.12吨标煤,人均综合能耗0.43吨标煤,较上年度下降11%;人均水耗18.7吨/人,较上年度下降26%。而截至2013年底,全区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备案的项目有14个,其中道路交通项目7个,社会发展类项目5个,技术改造类项目1个。14个项目年综合能耗653.77吨标煤。

2014年上半年,在继续完善相关节能工作机制的同时,将节能目标分解到各乡、重点用能企业及相关部门,强化责任考核,推动目标落实。在半年的时间里,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关停。在5月全面开展第23个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为进一步增强市民节水意识,推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台账管理主要污染,促进污染减排。

辖区内新、扩、改建项目主要污染物新增量、环统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量进行台账登记管理,将排污许可证许可量、排污申报量挂钩进行管理,切实将总量控制工作落实在日常环境管理工作中。

辖区内共有3家国控源单位,分别是小河污水处理厂(一期)、小河污水处理厂(二期)、二桥污水处理厂。对这3家企业,分别按照创模规范要求完成“一源一档”建档和更新工作,并按照国家环保部的要求,积极开展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2013年以来,对三家污水处理厂均按每周两次进行现场监察,确保2013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较2012年削减7.12%以内,氨氮排放总量维持2012年水平。2014年1月,3家污水处理厂均通过了国家环保部总量司的检查考核。

政府职能采取随机对工业固体废物利用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和监督,对每季度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进行核查的方法,及时掌握全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进展情况。对没有综合利用的固体废弃物企业,督促其合理堆放,从而有效推进全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作和处置利用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工作,确保了全区2013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而到2014年上半年,全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更是达到9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90%以上。

发展生态的农业的过程中,督促40%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完成“雨污分流+干清粪+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整改任务,带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治理双重目标。

六、综合整治水资源,开展地表水环境监测

通过南明河段巡查、一级水源地保护性搬迁、地表水水质进行监测等工程,全面展开辖区内水资源的综合治理。

(一)高度重视辖区内的南明河段巡查工作。

对辖区内的南明河段施行每月定段、定人、定时进行日常巡查。2014年上半年出动人员80余人次,开展徒步巡河24次,使得巡查工作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并在日常巡查检查过程中严查沿岸企业环境违法行为。

(二)全面开展一级水源保护区综合治理工作。

按照《贵阳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关停位于汪家大井一级保护区内的8家工业企业,同时在二级保护区内不存在工业排口及排放污染物的项目,一、二级保护区内不存在规模化养殖项目,一级保护区不存在开发旅游的项目,并在河边设立警戒标识,禁止开展游泳、垂钓或者其他污染水体活动。此外,结合群众的投诉,开展了对区域内鱼梁河沿线污染源进行排查,对发现的截污沟破损导致污水外溢点及污水直排口进行定位。一旦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必严格查处,并要求整改落实。

实施一级水源地保护性搬迁工程。2013年以来,已从保护区内共搬迁283户,其中包含:关闭企业8家,拆除危旧房7户,资金投入达1.0475亿元。并针对2014年需完成3个落水洞,50米范围的搬迁任务。

(三)扎实开展辖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

按照《关于加强贵阳市地表水监测工作的函》(筑生态文明委函〔2012〕7号)文件要求,每逢单月对辖区纳入监测网络的3条河流(小车河、南门河和麻堤河)地表水水质进行监测,并按时将监测结果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4年以来,共开展地表水水质监测3次。

此外,根据《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关于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对辖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永乐乡石塘村大湾塘饮用水源地每月开展水质监测。2014年以来,共开展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5次。

七、整治扬尘废气,加强空气质量监测

面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和持久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治污的理念,认真开展工地、道路扬尘整治工程;减少机动车尾气与工业废气的排放。

(一)八项措施开展工地扬尘管理。

加强对主干道上监测点周边建筑工地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要求各工地在建筑施工时,针对扬尘管理做到以下几点:1. 各在建工程必须制定施工场地控制扬尘的专项措施。2. 施工现场严禁高空抛洒垃圾、渣土。3. 清理出的建筑垃圾必须采用密闭容器清运。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出入口、办公区、生活区、作业区主干道必须采用砼硬化;车辆出入口必须要设置车辆冲洗设施。5.建筑工程施工区域内未硬化的裸露地面需采取临时绿化,网、膜覆盖等扬尘控制措施。6. 水泥、砂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装卸,需采取遮盖、封闭、洒水等扬尘控制措施。7. 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要采取覆盖、固化等扬尘控制措施。8. 在对脚手架、楼层等进行建筑垃圾清理时要采取洒水降尘等扬尘控制措施;工地现场和工地进出口要定时洒水,设置专人保洁。

(二)联合督查加强道路扬尘整治。

制定《南明区开展联合督查环境污染行为工作方案》,并组成由区长、副区长、区政府办、区生态局、区住建局、区城管局、区国土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督查组。将督查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重点加强辖区内三个空气监测点周边的环境卫生监管工作。在监测点位周边垃圾及时清运的同时,共组织洒水车喷淋降尘1000余台次,机扫车170余台次,高压冲洗车130台次,对辖区内遵义路、花溪大道、中华南路、瑞金南路等主干道进行冲洗、洒水降尘。

(三)发放黄绿标监督机动车尾气。

实加强南明市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区生态文明建设局黄绿标发放各项管理制度及时进行完善,并派驻了一名监察人员专职负责各发放站点的督促指导和统计工作,确保黄绿标发放工作能够合理有序的进行。2013年,南明区共发放黄标3278份,绿标38117份。

(四)全力开展饮食油烟、工业废气治理工程。

确保油烟净化设施正常运行,加大对辖区内的餐饮业、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对无油烟净化器的餐饮单位要求加装油烟净化器,对已安装油烟净化器的餐饮单位,要求定期清洗,保证正常运行,稳定达标。对未达标的企业负责人、经营户进行约谈,责令其限期进行整改。

按照要求报送加油站基本情况调查表、工业废气治理企业基本情况摸底调查表及燃煤锅炉统计表,并进行燃煤锅炉的核对建档工作。2013年以来,辖区内的工业企业停用燃煤锅炉6台,其中4台已拆除。同时,完成了贵阳电厂的拆除工作,以确保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较2012年削减比例8.79%,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较2012年削减比例74.36%。

八、开展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除了“治水、护林、净气、保土”这四大生态文明战役,南明区环境保护方面还通过前期排查、同时验收、规范化管理等手段,在积极加强对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同时,将危险废物纳入日常监管环节,制定专项方案,全面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一)保护自然环境,“三同时”验收区域生态环境。

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含湿地公园)(以下简称“三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保障“三区”生态环境持续良好发展,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制定《南明区“三区”环境保护专项检查方案》,采取常规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河滨公园、森林公园内餐饮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凡对发现的问题均及时下达整改,要求餐饮企业严格要按环评要求完善油水分离设施,安装油烟净化处理设施,保证油烟达标排放。

政府职能部门先后对辖区范围内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一期和湿地公园二期(南郊公园)等地的建设项目情况、污染治理设施落实情况、“三同时”验收以及区域内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未履行相关环保手续的单位,下文督促其按照建设项目管理权限规定尽快完善手续。

(二)加大危险废物的管理工作。

南明区将危险废物纳入日常监管环节,制定了危险废物专项检查方案。全区83家二类以上汽车修理行业、区属管理6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8家涉危工业企业已全部建立“一源一档”,已全部与相关资质单位签订危险废物处置合同(协议),危险废物贮存库已基本达到法规要求,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基本达到要求,转移联单制度的实施得到保障。

为进一步加大危险管理工作力度,施行宣传教育和现场督促整改并进的人性化执法手段。针对汽修行业环境保护意识不够到位、污染防治设施、措施不到位等问题,2014年先后组织召开了3期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培训会。为达到随时指导解答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遇到的问题,使企业间相互介绍管理经验、资源共享的目的,建立了“区环境监察危废治理”的QQ群,截止目前共收录群成员189位,涵盖了辖区工业企业、医疗机构、汽修行业。另外,为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根据全区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状况确定了37家为督察对象,实施了危险废物专项督察,按每月一次的监察频次,实施督察190余次。

(三)全面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环保总局令第9号)、《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643号)、《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畜禽养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以奖促治”的基本原则,南明区制定了《南明区畜禽养殖禁(限)养区划分实施方案》,全面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促进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并积极开展农村生态湿地治理工作,认真搞好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任务。

九、健全监管制度,巩固生态文明成果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一环,建立健全各项监管制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监管工作有序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到人。

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监管工作有序开展,南明区制定了《生态安全监管工作方案》,成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并将责任落实到全区各相关部门、严格奖惩制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在环保标准化建设工作方面,南明区环境监察大队2013年12月已通过省厅关于环境监察能力建设的验收。同时,区环境监测站将继续使用现有实验室及行政办公用房,采购设备陆续到位,其余各项均按验收标准进行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准备。2014年5月15日还通过市生态委关于环境信息能力建设的验收,达三级丙等标准。此外,南明区环境宣教能力建设已完成,省厅已于2014年3月24日下文通过验收。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值班制度,保证通讯畅通。2013年度先后展了“环境应急演练”“汛前防汛环境安全检查”、“环境风险源排查整治” 、“安全生产百日攻坚”等系列环境安全大检查行动。向企业下发《关于开展百日环境安全大检查的通知》(筑南环监字〔2013〕17号)。要求企业切实负起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的主体责任,明确责任人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并建立企业安全管理台账,监察人员跟进监督检查的方式共检查风险源单位50余次。及时责令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的企业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特别要求企业对有害物品、危险化学物品仓库、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堆放地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下发了《关于开展汛期防汛环境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南明区危险化学品企业环境风险防控情况汇总表》、《南明区生态文明建设局关于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企业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因跑、冒、滴、漏造成污染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及时现场处理。今年以来共出动监察人员200余人次,全区未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故。

(二)加强森林安全检查,杜绝毁林事件发生。

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建立了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责任制,并将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将每一个山头、每一片林地的保护责任落实到乡、村及护林员,确保发生毁林、烧山等破坏森林资源情况时,第一时间有人发现、制止和上报。

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及时与全区森防责任乡、社区服务中心及有林单位共签订目标责任书23份,签订率达100%。重点做好巡山设卡工作,严控野外用火,从2014年春节以来,全区51个森防卡点(含区属各有林单位),严格按照市森防办要求进行设卡,尤其是坟区周围的卡点,严格对进出人员及车辆进行检查和登记,禁止携带香蜡纸烛进入。全区47名护林员做好各自责任山的巡查工作,加强野外用火的管控。

(三)严格遵循“三个凡是”,做到“四个不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