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官渡:聚焦群众关注 增进民生福祉
- 信息来源:中小城市指数网 | 更新时间:2022-06-23 | 阅读量:238次
在云南省昆明市“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中,官渡区聚焦群众关注,在民生领域持续发力,不断改革创新,优先保障发展,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民生事业得到极大提升。
城改提升居民幸福感
最近,官渡区六甲街道陈家社区的居民,茶余饭后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开始动工的回迁安置房。按照规划,回迁安置房地块上将配建1所9班幼儿园和1所42班小学。看着繁忙的工地上一天天发生的变化,大家对未来的新生活充满期待。
和陈家社区居民一样幸福的还有关上街道二组的居民。几个月前他们搬进了环境优美、治安良好、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居,住进回迁房。从“村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城市居民,家里住不完的房子还可以对外出租,生活品质大大提升。
像双凤二组城中村改造项目这样的“民心工程”“幸福工程”,只是官渡区在城市更新改造当中的一个缩影。
官渡区的城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民意,制定科学合理的补偿安置方案,由群众自由选择补偿方式,及时向拆迁户发放临时安置补助费、搬迁补助费、停产停业补偿费、搬迁奖励费、特困补助费等费用,让拆迁户在过渡期内生活有着落、住房有保障。
医疗健康提升安全感
大讨论大竞赛活动开展以来,官渡区卫健系统对标排头兵要求,结合医疗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竞赛主题的医护岗位技能竞赛,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让群众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在关上街道巫家坝片区,矗立着新建的官渡区人民医院,目前装饰装修已接近尾声,进入医疗专项工程、医疗设备采购环节。医院建设后将达到国家和云南省要求晋级三级医院标准,并逐步成立区域性医学中心(机构)。
依托区医院这一区域性医疗中心,官渡区将进一步整合区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资源,统一发展,形成区域性医疗共同体模式,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服务职能,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更好地发展官渡医疗卫生事业提供良好平台。
随着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云南省妇幼保健院、区康复医院、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等项目加速落地,填补了昆明东部、南部片区医疗资源不足的短板,有助于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近年来,官渡区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累计投入医疗卫生支出经费14.24亿元,在全省各县区级政府中名列前茅。
通过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支持,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至80.28岁。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10万以下, 2017年、2019年和2020年均实现零死亡。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稳中有降,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微改造”改出“大民生”
近年来,官渡区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持续推进,一项项民心工程不断竣工。
1月12日,官渡区举行2022年城镇老旧小区提升改造项目开工仪式,拉开了今年老旧小区改造的序幕。今年官渡区将启动改造111个小区,计划投入资金约2.7亿元,11348户群众从中受益。
在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过程中,官渡区尊重群众意愿、听取居民意见、改群众之想改、解群众之所困,以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为改造方针,结合辖区老旧小区现状突出问题制定了保障类、完善类、提升类三大改造内容。通过改造,增加了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得到了广大居民的一致认可。
金马街道东华小区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提升改造之前,存在内部道路坑洼不平、停车位规划不合理、绿化植物无人管理、社区环境脏乱、盗窃现象频发等问题,给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经过改造,解决了这些问题,得到居民的普遍认可。
为顺利推进“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官渡区教育工作委员会、区教育体育局制定下发工作方案,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宣讲、演讲、课堂教学等六大竞赛内容,推动全区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如今,生活在官渡区的市民对教育最大的感受就是学校多了,名校多了,孩子就学的选择余地大了。这是官渡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品牌教育带来的硕果。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等文件精神,2022年官渡区在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工作中,对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樱花语学校、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星耀学校等8所公参民学校进行清产核资后,义务教育阶段转为公办学校,让更多居民享受到优质公办教育资源。
- 【中国中小城市指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