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2日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 信息来源: | 阅读量:304次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进促稳,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预计(下同)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70亿元,同比(下同)增长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8亿元,增长7.9%。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和“中国工业百强区”,入围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1]。
一是疫情防控扎实有效。快速高效处置疫情。强化部门协同、区块联动,抢抓“时间窗口”“点对点”精准处置区内局部疫情,努力以最小范围、最短时间、最低成本实现最大防控效果。先后组织医务人员129人次驰援国内风险地区,上万名医务人员、机关干部、公安干警辅警、镇村干部下沉一线,全区群众众志成城、同心抗击疫情,以暖心服务彰显城市温度。多措并举提升能力。深入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省应急处置能力清单要求,建成健康驿站3处、储备隔离房间6642间,方舱医院、洗消中心建成投用。单日核酸检测能力达9万管。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98.6%,60岁以上人口接种率超96%。优化落实防控措施。严格执行上级疫情防控方针政策,精准施策促进防控政策平滑转换。注重常态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管理。积极应对疫情新形势、新变化,持续优化分级诊疗救治体系,设置发热门诊7处,加强医药物资储备供应,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就医用药需求。
二是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力稳住经济大盘。用好国家、省市政策工具箱,制定出台“48+7条”惠企政策[2],推动政策红利“应享尽享”,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超50亿元。完善经济运行调度机制,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落实“一带去、三带回”举措,破解产业链、供应链难题,规上企业在全市率先复工复产。规上工业增加值、应税销售分别增长8.5%、3.5%。工业用电量增长5.3%。加强政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制造业贷款增幅35.2%,全市第一。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实施产业倍增行动计划,加快企业“升规升高”“数实融合”。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6.1%。新增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295个、省星级上云企业35家,恒科新材料获评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通达矽钢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乐尔环境、华存电子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海星电子获省长质量奖提名奖。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示范企业1家,甬金金属通过“江苏精品”认证。建筑业产值2380亿元,8家建筑企业入围省百强。宏德股份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帕科医疗新三板挂牌,资本市场通州板块再添新军。积极推动消费升级。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直播经济,组织“南通州·欢乐购”等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推动社会消费平稳复苏。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12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25家。完善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新增亿元楼宇1个。
三是项目建设加快突破。项目引推质效提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优化重组招商队伍,百亿级高德电子、康辉新材料、50亿级康源电子等重大项目签约落户。新注册重大项目52个,总投资超450亿元。推行项目建设“定期观摩、专班推进”机制,新开工重大项目19个,四方冷链装备等17个省市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恒力三期竣工投产。改革创新持续深化。优化营商环境66条举措,打响“万事好通·周到有解”服务品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企业注册半日办结率超95%。创新实施预先审、承诺制项目审批模式,“拿地即开工”试点破题,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研究制定支持科技创新系列措施,优化“双创”环境,引培高层次人才94名。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40项,新认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1家。成功举办第十八届高洽会,承办省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发挥知识产权“驱动力”,新增有效发明专利520件,增长9.5%,获评中国专利优秀奖1件,知识产权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主导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11项,江海电容器获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载体功能有效增强。高新区创新资源加速集聚,汽车零部件产业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电子元器件产业入选省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名单。通科科技企业孵化器跻身“国家队”。系统谋划“二级载体平台”[3],推动镇级工业集聚区提档升级,优化整合,加速构建“1+3+N”产业承载体系。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完善产业项目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加快腾笼换鸟,盘活存量闲置用地542亩。
四是城乡统筹纵深推进。交通枢纽提速提档。加速融入南通“好通”发展格局,有力保障北沿江高铁、绕城高速等重大交通工程。西站大道高架、江海大道东延全面贯通,金沙湾大桥建成通车,轨交1号线开通运营。通吕运河、新江海河航道整治加快推进,着力构建内畅外联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城市功能日臻完善。高质量开展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编制和“三区三线”[4]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拓展至165平方公里。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实施区级城建重点项目40个。实施景怡花苑、市民广场等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安置及保障房项目30个,为8个小区加装电梯25台。“瓶改管”“瓶改电”1.9万户。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750个。获评省首批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县(市、区)。深化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加强背街后巷整治,城市管理日趋精细。乡村振兴步伐加快。新(改)建高标准农田3.4万亩,特色农机化水平达72%。深入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16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证书。省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园获批建设。加快“三美一高”[5]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建成农村生态河道26条76公里,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4万户。深入实施区域治水工程,区域治水覆盖率超50%。新建“四好”农村路15公里、改造农桥11座。第二批24个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加快建设,徐园村创成省特色田园乡村。因村制宜壮大村集体经济,9宗集体建设用地上市成交,“整村授信”服务实现全覆盖,村均集体收入达120万元。
五是民生福祉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更加完善。财政民生支出占比78.1%,“10+2”民生惠民实事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精准对接“用工”“就业”需求,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创业4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完善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机制。加快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城乡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实现异地医保就医刷卡结算。发放城乡低保等救助补助资金2.1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3%。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完善。生态环境更加优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做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高效推进第二轮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及反馈事项整改。推进区域协同治气,狠抓环境质量“提质增优”六大攻坚行动[6],完善秸秆“两禁一用”长效机制,PM2.5年均浓度保持全省前列。紧盯重点断面溯源排查整治,市考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和优III率实现双“100%”。坚决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快沿江生态长廊建设,重现长江“水清鱼跃,沙鸟翱翔”生态场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公共服务更加均衡。牡丹江路幼儿园、古沙小学建成投用,五接学校、金北学校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实现全覆盖,教育人才资源配置更加均衡。深入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服务认证国家试点。健康通州建设扎实推进,新增省健康镇1个、健康村(社区)8个。南通医学中心一期主体竣工。打造“精微照护”品牌,建成全市首家“一站式”照护中心[7]。“15分钟医保服务圈”实现区域全覆盖。加快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红星养老院建成投用,新增省示范性普惠托育机构3家。为6万名老人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张公祠布展完成,张謇祖居修缮加快推进。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系列庆祝、宣讲活动,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激发团结奋进动力。“童声里的中国”唱响全国,获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勉励。
六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严守公共安全底线。落实安全生产“四化”举措[8],推动隐患闭环整改、动态清零,各级巡查督导交办问题全部整改销号,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亡人数持续下降。深入开展公共安全重大隐患“三清”专项整治行动[9],群租房“123”慧安居工程[10]全市推广,交通亡人事故下降34.5%。强化应急储备,完善极端天气应急预案,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完善。高分通过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动态跟踪评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优化国有资本投资管理机制,严控债务增量,化解债务存量,债务规模、债务率、综合成本持续“三下降”。保持打击非法金融风险高压态势,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估保持全省前列。加快社会治理创新。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等安保任务。实施“精网微格”工程,夯实专职网格员队伍,优化设置“微网格”8518个,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带着感情和责任把群众合理诉求解决好,重复访治理和省攻坚件报结率100%。配合落实人大在全省率先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下沉网格监督机制,支持“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获评全省首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深化平安通州建设,实施“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重拳整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开沙村获国家民主法治示范村。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高标准优化文明创建,涵养文明新风,22人次获评国家、省市先进典型,好人好事成为城市靓丽风景线。
各位代表!打铁必须自身硬。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接受、全力配合做好省委巡视“政治体检”,扎实做好各类巡视巡察问题整改。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更大力度“精文减会”,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抓好落实。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优化行政决策流程,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高标准完成“厚植为民情怀、提高执法水平”主题教育。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328件、政协委员提案287件。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三公”经费压降3.1%。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完善抓早抓小预防机制,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大力支持群团组织发挥作用,获评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对口协作、档案、气象、地方志等工作加快发展,慈善、扶残助残、红十字、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业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冲击影响,我们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势,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这离不开区委的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离不开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支持、鼎力相助。特别是在抗击新冠疫情面前,全区干部群众主动请战、同心抗疫,构筑起坚固防线,在各自岗位上把平凡做成了不起!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驻通部队、武警官兵、消防救援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通州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政府工作还有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稳健运行的基础尚不牢固,龙头型项目不多,资源利用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够均衡,共同富裕还需加快步伐;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风险隐患仍未见底清零,社会治理领域还有一些短板,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思路
各位代表,党的二十大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将坚决贯彻“五个牢牢把握”和“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的重要指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弘扬新时代通州干部精神特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通州新实践,奋力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让中国式现代化在通州大地充分展现可观可感、生动精彩的现实图景。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保持“激情奋斗”的精神状态。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多。我们必须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做好打硬仗、啃硬骨头的充分准备,更大力度迎战风雨、提速竞跑,以主动作为的奋斗姿态,再创一个激情涌动、奋勇拼搏的燃情岁月。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锻造“创新争先”的过硬本领。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省市区委明确了具体要求和实施路径。我们必须扛起时代使命,练就过硬本领,提振“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挺起“起而行之”的硬核肩膀,打造更多的特色、亮点和示范,推动各项工作领先领跑、出新出彩。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弘扬“务实担当”的实干作风。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北沿江高铁等加快推进,交通格局的大变迁正带来经济地理版图的深刻变化,助推通州从物理整合催生化学融合,迸发出巨大的发展新动能。机遇稍纵即逝。我们必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襟怀和“建功必定有我”的担当,把细致极致作为标准,把夺标夺冠作为追求,脚踏实地、精准发力,把握当下每一天,成就跨越新一年,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破浪前行、再攀高峰。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敢作敢为、善作善成,努力在产业转型、科技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在城乡品质、民生幸福、作风效能上实现新提升,加快打造新高地、建设硬核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通州新实践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9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市下达任务。
三、2023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为实现上述目标,按照中央、省市和区委部署要求,我们将着力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扩量提质,着力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坚持把“优质态”“强产业”“增效益”作为关键抓手,强健实体经济筋骨,全力争当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
推动市场主体做大做强。鼓励企业深耕主业、聚焦实业,推动龙头做大做强、中等做精做尖、小微做优做活,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0家、应税销售超百亿企业实现再突破。优化上市举措,新增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2家。强化数字技术集成应用,新增省智能车间(工厂)3家。创成省市质量奖、江苏精品各1个。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型。完善企业家座谈会制度,纵深推进“出青胜蓝”创二代培育工程,打造一支有能力、有情怀、有素养的新时代通州企业家队伍。
推动主导产业补链强链。深入实施产业倍增计划,推动“3+2”重点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大力引培“一主一新一智”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打造产业地标,产值占比提升3个百分点。抢抓“新技术、新业态”发展机遇,推动家纺产业链“前延后伸”,打造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纺织产业高地。现代建筑加快向精益建造、数字建造转型,施工产值突破2500亿元。积极布局新兴产业新领域、新赛道,聚焦人工智能,精准导入领军团队和成长性企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推动创新要素集聚集成。坚持“育新苗”“移大树”并重,加大科创项目招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5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实施产学研合作140项。推进高新区创新资源汇聚、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生态优化,加快建设国家级创新型特色园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新增贯标备案企业3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6件。聚焦产业精准引才育才,引培高层次创新人才100名、应用型人才1000名以上,让更多“千里马”在通州奋斗出彩。
二、突出项目攻坚,着力积蓄强劲发展动能。
坚持项目引领,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资,高效配置资源,提升载体能级,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
精准发力抓实项目招引。优化招商机制,强化“一把手”带头作用,夯实园区主体地位和产业部门招商责任,完善“点线面”招商体系。深化“产业链”招商,系统编制“产业链图谱”,推动优势产业强链、新兴产业建链。更大力度“走出去、请进来”,设立境外招商联络处,更高频次对接欧美、日韩,更深层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全年新注册重大产业项目50个以上,百亿级项目再突破。完善招商引资信息共享机制,拓展以商引商、资本招商等路径,不断提升专业招商水平。
紧张快干加速项目转化。坚持精力向项目集中、重心向项目倾斜,全力冲刺全市项目建设考核第一方阵。提速项目建设,大力推行预审联审、前置服务,全年新开工重大项目30个,康辉新材料等20个项目列入省市重大项目计划。鼓励现有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新实施制造业技改项目100个。推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季度拉练、督查通报推进机制,加快转化达产,迅速形成新的增长点。
多措并举提升载体能级。加快完善“1+3+N”产业承载体系。高新区突出“高”“新”定位,高效集聚创新资源,深度融入沿江科创带建设,实现国家、省综合排名持续争先进位。系统推进二级载体平台,坚持基础设施和项目引推同步发力,形成配套完善、错位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区。注重向存量要空间、向集约要效益,推动镇级工业集聚区优化整合,提升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坚持“亩均论英雄”,深化土地利用绩效评价,鼓励低效工业用地升级改造,盘活存量低效用地超500亩。
三、突出区域协调,着力增创开放融合优势。
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机遇,加快互联互通、开放合作,更大力度接轨上海、融入苏南,努力让“上海北”成为“北上海”。
在融合联通上加快步伐。全力抓好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落地实施,加快打造规划衔接、产业协同、设施互通、民生共享的同城化样板。优化交通“大通道”“微循环”,协同推进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南通东站等重大工程,做好江海快线、如通苏湖城际铁路[11]等前期研究。保障绕城高速、沪陕高速扩建、226省道通州段开工建设,织密交通路网。实施通扬运河改线提升工程,建成通州大桥、正场大桥,打造“公铁空水”综合立体交通枢纽。
在开放合作上拓展空间。坚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协同发力,全力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长三角一体化重要支点。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大力引进外资项目,推动外资企业利润转投、增资扩产,实际利用外资制造业占比超50%。加快外贸“优进优出”,推动市场采购贸易与跨境电商融合发展,支持设立海外仓,推动更多产品走出国门,进出口总额增长3.1%。鼓励现代家纺、建筑等龙头企业抱团出海,拓展多元国际市场,新增境外投资1500万美元,外经营业额8000万美元。
在营商环境上创树品牌。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更大力度推行“拿地即开工”,扩大“万事好通·周到有解”品牌影响力。加快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以数据共享优化办事流程,推动更多事项“一窗通办、一次办好”。多路径畅通企业诉求表达机制,强化惠企政策集成供给,确保市场主体“应享快享”“应享尽享”。常态化组织政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浇灌,新增有效信贷150亿元以上。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考评活动,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四、突出精建细管,着力彰显现代城市品质。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宜游水平,打造近悦远来的魅力城市。
精心规划优化城市布局。深入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善控制性详规,精心塑造城市空间。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强化规划刚性约束,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营造城绿相依、古今对话的城市发展格局。主动对接南通新机场,超前谋划临空经济区,加速“港产城一体化”,高标准规划面向未来的国际航空都市区。加快平潮科技创新区开发建设,以产业带动人口导入,集聚人气商气,打造“三生融合”[12]西部门户。
精致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以工匠之心雕琢城市细节,科学有序实施城建工程。改造佳苑西区等老旧小区,加快金乐中路等工程建设。提标改造城市地下管网,启动平海线区域供水管网工程。坚持“见缝插绿”,实施通吕运河两岸及金乐中心竖河环境提升工程,新增公共绿地65公顷、城市绿廊4.5公里,让市民出门见景、移步入园,转角遇见美、触手可及“小确幸”[13]。加强预期引导,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精细管理提升城市气质。聚焦群众所需所盼,持续推进文明创建民心工程。加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深入开展交通秩序、立面空间等专项整治,将精细管理落实到每个时段、每个细节。持续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引导业委会规范运作,建成省示范物业管理项目及宜居示范居住区各1个。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新增“三定一督”[14]小区超50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750个,试点推行机关事业单位、住宅小区错时开放停车,缓解停车难题。
五、突出强农惠农,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共同富裕步伐。
促进农业更加高质高效。高标准推进省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严守耕地红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成省高标准农田整体推进示范区、省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引培农业重大项目20个、市级以上家庭农场10家,争创全国“两品一标一基地”[15]。拓展“整村授信”规模,引导金融“活水”“贷”动乡村振兴。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园区化转型,发展直播带货新模式,加快农业“接二连三”,提升通州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享誉度。
促进乡村更加宜居宜业。顺应村庄演变趋势,完善镇村布局规划,合理安排建设任务,让公共投入更精准、更可感。新建“四好”农村路31公里,改造农桥17座,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建设生态河道70公里,改造户厕8000座。统筹推进示范村(先进村)创建,融入现代元素、留住美丽乡愁,创成省特色田园乡村2个,加快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现代田园风貌。
促进农民更加富裕富足。落实产业强村、村企联建等强村措施,增强村集体自我发展能力。深化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加快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盘活农村“沉睡资源”。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气象预警能力,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保障农民合理收益。加大新型职业农民、能工巧匠培育力度,鼓励乡贤回乡创业,多路径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推进乡村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足。
六、突出生态优先,着力守护美丽通州底色。
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让通州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抓好第二轮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反馈意见整改。严格落实大气管控联防联控机制,深入开展工业、交通、扬尘源污染等专项整治,实现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深化河长制,推进河岸共治,加快推进“333”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设施运营质效,确保市考以上断面达标率100%。强化土壤分类管控和污染源头治理,开展无废城市创建,提高土壤安全利用水平。
全力加快绿色转型步伐。深化“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开展节能降碳、用能设备能效提升行动,大力创建绿色工厂,完成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加快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国家试点。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大保护,深入打好“十年禁渔”持久战。强化全民生态意识,推进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绿色消费,让绿色低碳生活成为社会新风尚。
全力优化环境监管机制。加强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联动衔接,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持续巩固环境整治成果,严防“散乱污”企业回潮。完善过程监管和双向反馈机制,畅通环境问题发现渠道,强化环境信访案件办理,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加快完善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执法监管体系,提升环境监管信息化水平,促进环境保护“常”防“长”治。
七、突出共建共享,着力增强民生幸福质感。
坚持人民至上,注重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加快完善多层次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让社会保障更充分有力。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稳就业工作,新增就业创业1.5万人以上。推进社保扩面提标,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98%。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擦亮“通通优军”品牌。加快推进“医保便民药店”建设。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和残疾人保障水平,推动社会救助向相对贫困家庭延伸,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力度。
让社会事业更优质均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建成金北学校、五接学校,加快金沙湾学校等新建工程。扎实开展“古沙师韵1311”名师(校长)培养工程[16]。一体抓好“双减”和课后服务,让更多孩子接受更好教育。做优区域医共体,加快区第二人民医院扩建、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工程建设。启动省级健康县区创建,新增国家卫生镇2个、省健康镇1个。更加关注“一老一小”,推动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加快示范性幼儿园创建,让老有颐养、幼有优育落到实处。
让社会文明更启智润心。狠抓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注重市民文明习惯养成,确保高分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审。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金沙湾文体中心建设,用好文化礼堂、百姓舞台。加强历史遗存修缮保护,提升张謇历史文化品牌影响力。完善城乡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拓展“书香通州”品牌内涵。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浸润人心。
各位代表,民生连着民心。我们将持续抓好民生实事项目落实。今年经过前期公开征集和反复研究论证,梳理形成12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请本次大会票决。项目确定后,我们将实行专班推进、强化过程管理,确保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兑现承诺、取信于民。
八、突出风险防控,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问题导向,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加快提升公共卫生水平。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风险。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平稳有序推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坚持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全力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推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完善安全监管常态长效机制,加强公共安全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推进“四化”举措提质扩面,高标准创成省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从严抓好食品药品监管,确保高分通过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评。
全力筑牢社会稳定基石。推进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强网格员队伍。推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创建,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制度化“下访”“接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全力保障“人大代表日”活动,用好“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成果,加强快速反应能力建设,依法严厉打击犯罪活动,建成更高水平平安通州。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我们将坚持“一流标准”,保持“一等状态”,加压奋进、创新实干,以“团结、务实、高效、担当、廉洁”的有为政府,加快把美好前景变成现实图景。
永葆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引领发展。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实干践行使命,以担当诠释忠诚。高效落实上级和区委决策部署,胸怀“国之大者”,知责于心、担责于行,努力以辛勤指数换取高质量发展指数和群众满意指数。
厚植施政为民的初心情怀。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宗旨,确保新增财力优先保障改善民生。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完善行政决策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执行力。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主动向人大报告、政协通报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建议案、委员提案。
锤炼担当落实的过硬作风。大力弘扬“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工作作风,勇当先锋、敢打头阵,持续激发创新争先的创业热情。强化精准思维,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坚持对标对表,矢志争先进位,更大力度锻长板、补短板、创特色,推动工作提质增效,再上台阶。
树牢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转作风、提效能。从严从实抓好预算执行,深入开展债务瘦身行动,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做到减支不减事、增效办成事。强化规则、程序、标准意识,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以零容忍态度严防小微权力“任性”作为,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担当、实干成就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更好“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通州新实践而团结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词语释义
1.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评选,旨在通过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动消费品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入选城市一般是消费品工业基础较好、实施“三品”战略实力较强的城市。
2.“48+7条”惠企政策:《关于帮助市场主体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稳增长48条)和《关于帮助因疫情影响暂停营业的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若干政策》(纾困解难7条)。
3.“二级载体平台”:在石港镇、平潮镇和金沙街道3个片区规划建设产业发展集聚区,加快形成与南通高新区功能配套、产业互补的重要载体。
4.“三区三线”:指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
5.“三美一高”: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管护水平高。
6.环境质量“提质增优”六大攻坚行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国考断面“增III消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规范运行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年度达标提升、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生态环境执法保障等六大专项行动。
7.“一站式”照护中心:为参保人员提供照护保险申请、受理、评定等服务,实现“一站式”办理,“一次性”办结。
8.安全生产“四化”举措:制度化管理、实时化监控、自动化阻隔、现代化救援。
9.公共安全重大隐患“三清”专项整治行动:开展道路交通、群租房和出租厂房、基层消防三大领域专项整治,确保底数清、隐患清、任务清。
10.群租房“123”慧安居工程:“1”是研发群租房安全管控实战应用平台;“2”是制定职能部门职责任务清单、群租房屋安全体检清单;“3”是开展人房底数动态排摸、不合格房屋动态整治、安全隐患动态清零三大行动。
11.如通苏湖城际铁路:长三角都市圈城际铁路,起自如东,经通州、常熟、浙江湖州等地,全长290公里,时速160公里。
12.“三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13.“小确幸”:心中隐约期待的小事刚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种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与满足。
14.“三定一督”:垃圾分类投放定时、定点、定人督导。
15.“两品一标一基地”: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
16.“古沙师韵1311”名师(校长)培养工程:《通州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古沙师韵1311”名师(校长)培养工程行动计划》(通委教〔2022〕11号),明确用8年时间遴选和培养1000名区级学科类骨干教师、300名区级及以上卓越教师(校长)、10名教育家型教师和10名领航校长。
- 【中国中小城市指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