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部制舟山先行
- 信息来源:中小城市指数网 | 更新时间:2017-04-28 | 阅读量:4132次
- 从政府的监管责任来看,就落在我们市场监督管理局,你再推也没有地方去推,只能自己去想办法。”11月下旬,在浙江舟山,一位市场监督管理局官员告诉财新记者。
为打造国家舟山群岛新区,舟山市进行了政府机构的“大部制”改革,打造“大市场”“大海洋”“大农口”“大文化”等,其中,“大市场”颇具代表意义。舟山市将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三局合一,又加入原卫生部门餐饮、保健品、化妆品监管职责。2013年11月,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牌成立,至今已运行一年。
更彻底的“大市场”
前述官员表示,以食品安全监管为例,原来是分段监管,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后,实现了一段管理,除了地头(农产品)、船头(渔产品),进入消费环节后,一直到进入餐饮部门,都由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家来管。“这样就把外部协调变为内部协同了”。
十八大之后,国家层面进行了又一轮大部制改革。不过,这被学者们认为只能算“微调”,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操作性上也存在一定问题。
比如,新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浙江省编委办主任鞠建林看来,地方实际很难按部委模式操作,存在“人不够”问题。相对应的,浙江省原来食药有5000人,工商有1.5万人,但把工商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划转,划不过来多少人。
考虑到和中央政府对接,浙江省级部门仍然按照中央方案在做机构调整。县市则展开更大步的探索。“这件事,首先要地方自己想通。” 鞠建林认为。
前述舟山市官员告诉财新记者,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经进行了内部整合,实现了“一套资料,一个窗口,一次审批,一次发证”,执法人员还统一了服装。“四套程序、六套文书”已整合成“一套程序、一套文书、一个主体、一个标准”。
目前,三个局原先的职能已经被打破,实现了54%交叉,“比如原来工商的,被任命到管质监去了。”通过“三队并一队”,基层综合执法能力也得到加强。但内部仍需要继续磨合。
不过,“天花板”、上下不联动问题也困扰着地方机构整合。舟山市反映,在市场监管方面,省级三局仍然独立运作,尤其是在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转移后,省工商、质监部门会更加集中精力抓好现有职能的拓展和深化。
“上级重在抓深化,基层重在抓整合,两种不同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步调,会引发一系列复杂多变的问题和困难。”有基层干部还表示,“有的部门就不愿意把钱分下来了”。
“大海洋”探索
“大海洋”是舟山自己的探索。2013年8月起,舟山市组建成立海洋行政执法局,与市海洋与渔业局合署办公,由市海洋行政执法局统一行使海洋行政执法权。在市海洋与渔业局管理的海监、渔政执法职能基础上,将市政府下属的国土、港航、水利水务、文广新闻等部门的涉海行政执法职能进行整合,进行联合执法。
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官员唐伟平告诉财新记者,原来是“五龙闹海”,海洋与渔业局、海事局、海警局等在海上有执法权,文化局也有海底文物保护职能,“但文化局没有船,怎么保护啊。他们虽然有这个职责,但实际上是缺位的。国土也是一样。”
他说,海上执法,行政成本太高,一条海监船需要5000多万元,一个小时的航行成本就在好几万元。所以,“大海洋”首先解决了部门职责缺位问题;其次,执法成本也大大降低,好处很多。
唐伟平认为,“大海洋”还解决了部门相互扯皮的问题。比如挖沙,海洋局有海域使用问题,国土局有矿产资源开采问题,往往还牵涉到航道安全,协调起来难度大。
不过,他告诉财新记者,现在“大海洋”还处于准备阶段,下一步要把相关职能划转到海洋行政执法局。由于涉及一些部门垂直管理问题,海洋管理的机构整合更为困难。比如,海事局是交通部直属的垂直部门,又是最主要的海事执法力量之一,整合进来很困难。
位于浙西钱塘江源头的衢州市开化县,围绕打造国家公园,也进行了大部制改革,运作“大发改、大经贸、大文旅、大卫生、大市场、大执法、大督考”体系,全县各类机构总数从63个减少到37个。比如,统计局、物价局并入了发改局,文化局和旅游局也进行了合并。但开化县的改革也存在和舟山类似的问题
- 【中国中小城市指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