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4日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 信息来源: | 阅读量:328次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的起始之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按照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和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攻坚克难、砥砺奋进,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开局良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21.6亿元、增长2.3%,其中市级1689.4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364.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4.7亿元,市级分别为198.4亿元、124.1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3万元、4.7万元,倍差缩小至1.56。综合实力保持全国百强县第六、全省县市第一,第八次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跻身全国Ⅱ型大城市行列。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取得六方面较好成效:
(一)经济发展稳住基本盘
助企纾困精准有力。全力推进经济稳进提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宁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时出台我市稳链纾困35条、稳经济促发展10条等系列政策,兑付惠企政策资金10.7亿元、降本减负78.4亿元。投入贷款贴息财政资金5000万元,惠及企业1983家。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2.8%,新增首贷户6332户,新增制造业贷款234.7亿元、增长30.2%。开展市政府领导挂联协调服务,召开系列政企座谈会,精准出台稳进提质“产业18条”“人才强企6条”政策包,实施“企业暖心、我们同行”助企活动,解决问题5000余个,营商环境评价列宁波首位。完成个转企478家、企进规(限)294家,新增上市过会企业1家、宁波股交中心挂牌61家。项目投资提速增效。“投资攻坚年”活动成效明显,建立“1335”推进体系、出台政府性投资项目加快前期操作规程,获批用地指标3638亩、政府专项债40.4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5.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3%,其中建安工程、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21.6%、34.5%、70.8%,两获省政府投资“赛马”激励、为宁波唯一,居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2。内外市场深度拓展。开展“三抢一稳”行动,出台外贸进出口保稳提质九条意见,组织参加宁波包机出国抢订单2批次,80家企业入选沃尔玛、开市客等欧美商超直采供应链企业库。获评省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产业基地(家电)。实施电商提质创新发展三年行动,网络零售额增长13.6%,共计发放消费券1.14亿元、拉动消费56亿元,限上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10%、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4%。
(二)产业提质打出组合拳
产业治理开拓新局面。推进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出台工业用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意见,启动老旧工业区块改造提升项目24个,“低散乱”块状产业治理深入推进,整治提升“三类”企业2476家、盘活低效工业用地3228亩,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增加值分别增长11.5%、23.6%,新材料产业、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排名宁波第1、2、2位。实施省新智造区域试点,列入宁波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4个。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浙江制造”标准5项、“品字标”企业11家。获评省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优秀,滨海经济开发区获评省制造业四星级园区。科技赋能跃上新台阶。智能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小家电智造小镇创成省级特色小镇,环杭州湾智能产业园获评省五星级小微企业园。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90家,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32家,均居宁波第2。创成国家首批、宁波首个国家创新型县(市)。三产发展呈现新亮点。举办促消费系列节庆活动,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6.3%。浒山糖坊里街区网红“出圈”,爱琴海购物公园成为宁波首批示范智慧商圈。创成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逍林入围省级现代商贸特色镇。强农兴农展现新面貌。整治优化粮功区5.6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88万亩。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创成省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共享冰爽爽”入选省数字政府应用优秀案例,在全国现场会作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典型发言。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省十佳现代农业园区,长河、桥头农合联创成省级示范。
(三)城市提能跑出加速度
城市格局优化完善。列入“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全球功能性节点,确立宁波大都市主中心之一的规划定位。调整完善城市规划委员会,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配合做好翠屏山中央公园、余慈地区统筹相关规划研究。完成崇寿镇成建制托管。老329国道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破题,消化批而未供土地4236亩、供而未用土地2212亩。交通建设加速提效。通苏嘉甬铁路、宁波市域铁路慈溪线开建,杭甬高速复线慈溪段、中横线快速路一期、浒运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建设。新增公共停车位2737个,开通定制学生公交专线6条。邮政管理局成立,完成县道及以上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创成“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城乡风貌加快更新。启动旧城改造五年计划,率先调整出台农房拆迁安置货币补偿和房票奖励政策,实施房屋征迁项目32个,完成征迁11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29.1万平方米。建成未来社区2个、未来乡村5个、乡村振兴典范村12个,获评省美丽乡村工作优胜县、首届浙江数字乡村金翼奖,连续四年获省乡村振兴战略考核优秀。城乡风貌提升、美丽城镇建设工作获省考核优秀。古韵秘色瓷文旅线、鸣鹤古镇分获“最美精品线”和“最靓特色街区”。获评省无违建创先争优示范县(市、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区潮塘江排涝工程完工,新城河全线贯通,中部三塘横江、周家路江等项目开工。创成省级美丽河湖2条,龙山建成省级水美乡镇。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竣工,新建污水管网22公里,宁波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88.9%,创成省级清新空气示范区,获评美丽浙江建设、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优秀。新建口袋公园7个、绿道30.5公里,市林场创成省现代国有林场。
(四)民生福祉实现大增进
公共服务更加优质。10方面24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81.6%。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平稳推进“双减”工作,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9076个,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3.3%。为全市初中教室安装空调1006间。行知职高“中高职一体化”模式获省级试点。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温医大研究生院(宁波)基地建成投用。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社会保障更加健全。推进市镇村三级助联体建设,共发放低保、助残、特困、物价补贴、临时救助等帮扶资金2.47亿元。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户籍人口参保率分别达98.9%、99.5%。新增婴幼儿托位1468个、其中普惠托位1166个。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0672套。开展技能培训3.8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17%、保持宁波最低。获省共富考核优秀。文明品牌更加响亮。钱海军当选“时代楷模”、系宁波首位。青联工作成为全国样板,获评省青年发展综合指数优秀等次。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90个,慈溪书城荣获全国最美书店,“累了么”骑手驿站入选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获评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县(市、区)。上林湖后司岙秘色瓷窑址入选全国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
(五)安全基础得到再夯实
疫情防控众志成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筑起外防输入坚固屏障,顶住周边疫情多轮冲击,开发“货行码”精密智控应用,实现了防得住、放得开;高效有序落实防疫优化政策,按照“乙类乙管”要求,及时调整防治措施,安排财政资金5700万元,统筹提升医疗救治能力、药品保障供应,新购呼吸机60台,新增重症床位68张,转段渡峰平稳有序。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实施“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成立市社会治理中心,“141”社会治理体系优化迭代。重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政受案、刑事发案数分别下降12.1%、10.4%,电诈受案数、损失金额分别下降20.5%、27.8%。圆满完成平安护航“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重点信访积案动态清零,省平安指数居宁波第2。有效应对“轩岚诺”“梅花”台风和持续高温干旱影响。安全监管全面加强。重塑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体系,建成投用市应急指挥中心,扎实开展“大整治、大执法、大培训”行动,安全生产事故数、亡人数分别下降40%、44%。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2.0平台上线投用,接入场所4.3万家、设备超21万个,新建微型消防站2260个,火警量下降25.8%。交通“治堵治乱治患”行动深入开展,投入1.2亿元,渠化改造路口路段26个,治理临水隐患路段64.3公里,完成非灯控平交路口标准化治理77个,交通事故数、亡人数分别下降14.3%、18.8%,在全省治堵会议上作典型发言、系县市区唯一。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设,创成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入选省“社区药事服务站”建设试点。
(六)自身建设展现新形象
效能建设进一步提速。坚持“新官理旧账”,开展“挑担啃骨抓落实”专项行动,皇冠公寓、华泰区块、电咖项目进入司法程序,横河大山村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安置等4个历史遗留问题完成销号。深化政务服务2.0建设,省内首创“虚拟政务社区”,“一网通办”信用评价获省级改革试点。11个镇(街道)建成示范型便民服务中心。法治建设进一步提质。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代表建议344件、委员提案302件。认真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和部门述法,行政诉讼败诉率保持低位。建立府检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商事纠纷非诉化解,成立宁波首家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市司法局获评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廉政建设进一步提标。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严格落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严肃抓好省委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政府系统牵头问题全部销号。
过去一年,国防动员、双拥优抚、民族宗教、外事、对台、侨务、档案、地方志、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青妇、科协、文联、红十字、慈善、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实现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极不平凡,成绩取得殊为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全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团结奋进、笃行不怠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体市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领导,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慈部队、武警部队、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医务工作者,向关心支持慈溪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去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不及预期,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创新和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还不够有力,产业提质和动能转换还需加速;城市能级品质有待提升,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还有明显短板;医疗、托育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基层治理还有薄弱环节;有的部门责任担当、创新意识、攻坚能力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功利主义不同程度存在。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主要目标任务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按照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宏伟蓝图,围绕省市决策部署,对照市委目标要求,全面启动实施八大提升工程,作为本届政府贯彻“奋力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县市域实践排头兵”决定精神的重大抓手,未来还将持续完善,坚持一以贯之抓到底,确保落实落细落到位。
——实施有效投资大提升工程。围绕农林水利、交通能源、城市更新、公共服务、先进制造等方面,每年滚动推进100个左右重大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以上,切实加快项目前期,保持储备项目投资总额3000亿元以上,四年力争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以上,投资质量明显提升,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实施智造强市大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创新智造强市,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产业格局重构,紧扣未来科技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整治产业四个关键领域,优化资源配置,革新产业体系。聚焦产业空间重塑,高标准打造滨海经济开发区“万亩千亿”产业园和智能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园“两大平台”,规划建设未来产业园,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村镇工业集聚区“两项整治”。聚焦产业质效重振,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强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企业“四上”。到2026年,力争完成工业投资8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均达到25%,累计改造提升低效工业用地1万亩、整治提升“三类”企业3500家以上。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超40万元,新增上市或过会企业10家、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累计超200家。
——实施改革创新大提升工程。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充分激发基层首创动力,围绕共同富裕、国资国企、投融资、数字化等领域,积极打造具有慈溪辨识度的改革成果,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积极招引名院名所,提升现有科创平台功效,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加大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到2026年,高新技术企业达1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35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4%,力夺省科技创新鼎。
——实施交通强市大提升工程。全力推进交通提级、全面建设交通强市,朝着长三角金南翼枢纽节点城市加速迈进。全力拓宽对外开放大通道,加快通苏嘉甬铁路和高铁慈溪站建设,加快杭甬高速复线慈溪段建成通车,积极推动沪甬二通道、杭甬城际、杭州湾货运铁路专线、杭州湾港区等重大项目前期;全力打造轨道上的慈溪,加快推进宁波市域铁路慈溪线、余慈二期,谋深谋实余慈内部轨道网N1-N6线,加快构建与宁波主城区45分钟、余慈30分钟轨道交通圈;全力构建快速骨干路网,加快中横线快速路一期、二期、G228(庵东至梨洲段)等快速路建设,推动东海大道、宁波大道、翠屏山大道等快速路项目加快前期;全力提升内部交通畅达度,推动浒崇公路综合改造、城市北环线、永安路等市政骨干道路项目,提标改造城区主干路瓶颈路段,持续推进交通“三治”。到2026年,市内“123”交通圈基本构建,交通强市的“四梁八柱”基本搭建,完成综合交通投资900亿元,城市快速路达70公里,公路总里程新增120公里以上,公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提升8公里以上,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提升至22%以上。
——实施城镇品质大提升工程。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城镇空间规划体系,高水平完成城市总体设计,高标准编制实施重点片区详细城市设计,推动潮塘江沿岸从工业锈带向城市主轴、滨水绿廊、生活秀带蝶变,高品质打造城市东西向发展新轴带,高维度构建“两江两河”中心城区新框架,城市品质和首位度实现跃升。加大旧城(城中村)改造力度,全力推进太屺、西潮塘、老经济开发区、科教园区等重点板块。打造公园城市,加快建设翠屏山中央公园慈溪片区文旅项目,提标改造峙山公园等4大城市山体公园和森林公园。到2026年,实施旧改720万平方米,其中拆除600万平方米、梳理式改造120万平方米;创建省级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各15个;打造城市风貌样板区、县域风貌样板区各4个,新改扩建公园(绿道)项目27个,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力争完成市政公用、住房保障等政府主导投资150亿元以上,保持房地产开发投资稳健持续。
——实施招商引资大提升工程。改革创新招商工作体制机制,设立市投资促进委员会,构建全员大招商体系,创新采用“基金+基地+招商”产业招引培育新模式,推进招商工作专业化市场化,促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深度融合,全力招引强链延链补链和战略性引领性项目,实现100亿元重大制造业项目零突破,四年累计完成市外内资500亿元以上、实到外资7亿美元以上,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强化产业项目支撑。
——实施生态环境大提升工程。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实施生态修复行动,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统筹开展蓝天碧水净土清废行动,确保大气环境质量稳定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并稳步提升,全力推进兴水治水迈上新台阶,全面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创成省级无废城市。稳妥实施双碳行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到2026年,完成生态环保投资50亿元以上,基本消除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大气环境优良率力争达到90%以上,市控及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水功能区达标率均达到100%,危险废物基本实现零填埋,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实施公共服务大提升工程。打造品质教育新样板,扎实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特色化高质量发展,提升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打响“健康慈溪”新品牌,系统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整体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合作共建浙大邵逸夫医院直属院区,适时启动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提升工程,推动公立医院高品质发展。加大文体服务供给,打造公共活动空间,完善文化设施布局。加快推进共富型大社保体系建设,大力构建“一老一小”服务保障网,形成“城市10分钟、农村20分钟”养老服务圈,新增养老床位1000张以上,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55个。完成全市域供水一体化改革,扩面实施分质供水,完成境外引水合同续签,积极争取纳入宁波中心城区联动联调供水工程。四年力争完成相关投资100亿元以上。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决策、省市部署和市委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到“五个始终坚持”,把握“六个更好统筹”,突出“七个聚力”,推进“八大提升工程”,加快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改革创新、攻坚突破,推动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迈上新台阶,奋力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县市域实践排头兵。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市级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9%(市级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市级6%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完成上级下达的约束性指标任务。
按照“看十年、锚五年、谋三年、干一年”的思路,实现上述目标:要始终坚持忠诚为政,牢记殷切嘱托,在打造“重要窗口”中走前列、当标兵,在践行“八八战略”中创样板、树标杆,在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中挑大梁、勇争先,以“两个先行”引领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优化制度供给,不断提升改革的集成性、增强改革的实效性、强化改革的协同性,争取更多上级改革试点,打造慈溪特色改革成果,以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抓牢科技创新牛鼻子,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始终坚持“一号工程”,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各类市场主体,无论规模大小、内资外资、国企民营,均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以最高效率、最佳服务打造法治化、市场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地瓜经济“一号开放工程”,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促进,推动慈溪企业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始终坚持“双轮驱动”,实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双轮驱动”战略,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以更高层次产业、更高能级城市,加快推动慈溪从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蝶变跃升。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今年重点抓好七个方面:
(一)聚力优服务、促发展,全力确保经济稳进提质
强政策提信心。全面落实省市“8+4”政策体系,制定实施我市承接配套政策,推动政策直达快享,全年力争兑现惠企政策资金超10亿元、为企业降本减负35亿元以上,持续增强市场主体发展预期和信心。深入推进金融助企政策落地,加大延期还本付息、无还本续贷支持力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14%,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16%以上。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探索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坚决杜绝将经济纠纷当作刑事犯罪处理,让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精准实施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推行企业项目全过程服务,施行极速审批模式和高频事项集成改革。健全常态化政企恳谈机制,深化市政府领导挂联服务,走进企业问需求,服务企业解难题。深入推进慈商慈企回归,实施新生代企业家培育工程,大力弘扬新时代慈商精神,大力昂扬新征程慈商斗志。
攻项目扩投资。深入开展“投资攻坚年”活动,优化完善“一盘棋”项目推进机制,强化市级统筹抓保障、镇街放手抓攻坚的工作合力。实施200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其中新开工70个、续建130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制造业投资增长1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强化要素保障,全力争取地方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支持,力争建设用地指标3000亩以上。健全全员大招商体制机制,设立专业招商机构,组建产业投资基金,力争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
拓市场促消费。着力促进外贸回升,推进宁波自贸片区慈溪联动区建设,推行“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千方百计稳住欧美日等传统优势市场,抢抓RCEP机遇,大力开拓东南亚市场,加快远东供货中心落地运营,力争外贸出口全国占比稳中有升。统筹推进内贸拓市倍增计划和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支持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完善营销网络、布局国内市场,提升内贸占比。深化电商提质创新发展三年行动,做大做强慈溪产业带直播基地,网络零售额增长10%。开展节庆促消费活动,发挥消费券撬动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二)聚力强科创、促转型,加快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坚持创新制胜。加快建设“上林科创走廊”,激发宁大科技学院、慈溪产研院等创新平台功效,筹建智能家电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业机器人等技术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5%,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突破3.1%。大力培育“科技独角兽”企业,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0家。推行人才新政3.0版,启动国家级、省级引才工程专家三年倍增行动,新入选上级重大专项30个以上。持续推进青年发展先锋市建设,谋划打造环创青年创新街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产教深度融合,健全“中职+高职”“中职+本科”双轨学历提升机制,新增高技能人才6000人。
做强先进制造业。谋划布局未来科技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协同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落后低效产能整治提升,争创“浙江制造天工鼎”。编制工业集聚区专项规划,推进工业园区整合提质,打造专精特新产业园。持续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和老旧工业区块改造提升,升级“工业地图”2.0,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全年整治提升高耗低效企业300家、“散乱污”企业1500家、盘活腾退低效工业用地2000亩以上。打造全球智能家电创新中心,发展大健康、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未来新兴产业,推进电子雾化科技、新能源储能、高端磁性材料等重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加快企业数字化改造“三个全覆盖”,力争省级“未来工厂”零突破,谋划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争创省新智造区域试点先进。支持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力争新增上市或过会企业2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宁波市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超20家、“浙江制造”标准5项、品字标企业7家、工业进规超100家。
做优现代服务业。建成投用新城河滨河商业街区,开建环创中心城市地标酒店,盘活创意水街,积极发展首店经济、网红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深入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国家“两业融合”试点,做强做优科技服务、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城市商圈错位发展,培育五星级农贸市场1家,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个,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做精现代农业。巩固“两非”整治成果,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万亩,稳定粮油种植面积37.3万亩、产量1.9亿斤以上,提高生猪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能力,保障“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探索农业“标准地”改革,以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为引领,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亿元以上农业产业集群5个。加快推进食品加工、农牧机械等重点项目,推动现代农业开发区提升发展。加快区域性农产品交易市场落地,新培育省级产业农合联1家以上。
(三)聚力抓机遇、促跃升,全面增强城市发展能级
加快交通提能提级。通苏嘉甬铁路慈溪段全线开工,完成高铁慈溪站规划设计、力争开工。全力助推杭甬高速复线慈溪段、新浦服务区及互通工程建设,推进宁波市域铁路慈溪线全线开工、余慈二期开工建设,启动部分站点TOD综合开发。建成浒运公路,加快中横线快速路一期进度,启动G228、中横线快速路二期、周龙线等项目建设,开展浒崇公路综合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杭州湾港区纳规。改造提升城区市政道路2条,打通瓶颈路和断头路2条以上,开展“民选民评”堵点整治5处,优化公交线路8条,新增公共停车位1000个以上,完成共享单车规范化建设。探索农村公路整体打包建设养护模式。
促进城市精致精美。完成市镇两级总体规划编制,推进详细规划编制和调整,高标准编制潮塘江两岸城市设计。做大做强城市开发建设平台,启动西潮塘片区综合开发,统筹推进新城河沿线提升和区块开发。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8万平方米,完成房屋征迁110万平方米。谋划改造峙山公园等城区山体公园,新建、改造口袋公园4个、绿道10公里以上。支持观海卫、周巷开展新一轮省小城市培育。扎实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纵深开展治危拆违行动,争创无违建县(市、区)。迭代升级“城市大脑”,加强城市智慧化、精细化管理。
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新实施市级宜居村20个、特色村5个、乡村振兴示范带1条以上,新增省级未来乡村3个以上。统筹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精特亮”创建,创成省级风貌样板区1个以上。拓展党建引领乡村片区组团发展模式,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拓宽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增收渠道,力争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全覆盖、100万元以上村达到60%,确保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0%以上。深化与布拖、常山等地对口帮扶,打造东西部协作、山海协作升级版。
(四)聚力优环境、促提升,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污染综合治理。攻坚环境空气质量提质突围,投运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强化涉气行业整治,推进465家企业实施废气收集治理,淘汰改造国Ⅲ及以下柴油车1000辆、国Ⅱ及以下叉车1300辆以上,PM2.5平均浓度稳定保持在每立方米29微克以下。攻坚水质改善,完成重点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新建污水管网20公里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60%、实施治理项目22个。攻坚“无废城市”建设,扩大工业固废收运覆盖面,推进轴承行业危废减量化试点,整治西三等3座垃圾填埋场,加快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企业培育,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执法方式。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实体化运作生态文明促进中心,扎实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修订完善新一轮饮用水源生态补偿实施意见,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开展骨干河网总规修编,加快梅湖水库扩容等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创建美丽河湖2条、新建美丽河湖片区1个,力夺“大禹鼎”。加快慈东引水工程建设,完成市域供水一体化改革,推进省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综合试验区建设。落实废弃矿山生态治理修复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林长制”,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编制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加快敦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实施绿色降碳改造重点项目20个,新增三星级以上绿色工厂55家,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45家以上。深化排污权交易机制,保障重点建设项目指标需求。推进清洁能源发展,新增光伏装机4万千瓦以上,全市公交车、出租车新能源(清洁能源)占比达70%、99%以上。
(五)聚力惠民生、促均衡,努力开创幸福美好生活
推动公共服务上水平。深化健康慈溪建设,加快浙大邵逸夫医院直属院区项目前期,力争年内开工,建成投用华仁老年康复医院和龙山医院业务用房,投运古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镇级卫生院改扩建工程2个,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8家以上。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实施市实验幼儿园、龙头山教育地块等9个教育项目,加快发展普惠性幼儿园,等级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引导民办义务教育规范健康发展,支持慈溪中学学术型高中建设。加强“一老一小”服务,积极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综合性托养照护机构,新增、改造养老床位832张,新增托位800个、其中普惠托位480个。
织密民生保障兜底网。完善就业创业支持政策体系,抓好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和“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2万人次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争创省双拥模范城。推进养老、医疗保险精准扩面,支持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发展,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统筹做好社会救助、慈善公益、妇儿权益保障和扶残助残等工作,强化困难群体和低收入家庭精准帮扶。开展共有产权住房试点,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万套。
提升文明文化软实力。深化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举办第四届慈溪市道德模范选树表彰活动。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新增15分钟品质文化圈44个、城市书房3个、文化驿站1个。支持文艺精品创作,推进文艺人才孵化行动,举办第七届越窑青瓷文化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筹建潮塘江古船博物馆。推进体育强市建设,谋划布局体育公园,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7平方米,启动全民健身中心建设,举办市第十六届运动会。
各位代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筛选出12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请大会票决选出10件。市政府将狠抓推进落实,接受群众监督,让民生实事的办理件件都有新提高,一件更比一件实,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年年都有新改善,一年更比一年好。
(六)聚力防风险、促平安,坚决筑牢和谐稳定屏障
筑牢风险化解防线。聚焦亚运护航和平安增星夺鼎,紧盯突出问题,严格落实重大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全面落实新冠感染“乙类乙管”,加强医疗救治和应急能力建设,确保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编制翠屏山北麓姚江流域防洪治涝专项规划,加强小流域山洪和城市内涝隐患点整治,新增海绵城市面积3.3平方公里,推进海塘安澜工程,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积极稳妥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加大非法金融整治力度,维护良好金融生态。加强预期引导和风险监测预警,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守牢公共安全底线。健全危化品、消防、交通运输、建设施工、群租房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和闭环管控体系,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力争安全生产事故数、亡人数较前三年平均值下降20%以上。推进重点场所“智慧消防”应用全覆盖,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火灾起数同比下降10%。纵深推进道路交通“三治”行动,持续开展禁酒驾专项行动,新增开展学校周边拥堵综合治理5所以上,新增路口渠化改造15个、临水隐患路段治理40公里以上、道路开口封闭30个以上。完善全链条风险闭环管理体系,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拉高社会治理标线。扎实推进社会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基层治理最小作战单元,构建精密智控的新型网格治理体系。全面推广“群治分”应用,深化“和谐促进会”建设,拓展新市民参与社会治理渠道。进一步完善欠薪治理体系,提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一体化”大调解机制,争创省信访工作示范市。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保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社科联、科协、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进一步做好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审计、档案、地方志等工作。
(七)聚力勇攻坚、促效能,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强化为政之道。深学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坚持“一个步调抓到底”,不折不扣执行好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修订市政府工作规则,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机制,深化政务公开,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
提升实干之效。升级扩面“挑担啃骨抓落实”专项行动,挑选“八大攻坚”“八大提升工程”中的难点重点工作,政府班子领衔推进、全力突破。强化“以实干求实效”导向,建立健全“清单化交办、项目化推进、节点化督查、销号式管理”重点工作闭环落实机制,确保工作定一项、抓一项、成一项。树立“以实绩论英雄”风向,主动对标先进,敢于比、善于争,全力拼、奋力进,推动重点工作在全省全市创一流、树标杆。
弘扬清正之风。始终牢记“三个务必”,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履行“一岗双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倡廉,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深化完善亲清政商关系,切实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有效盘活资源资产,有效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把有限财力更高效地用在助企业、惠民生、促发展上来。
各位代表,踔厉奋发启新程,笃行不怠向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慈溪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加快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为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县市域实践排头兵而努力奋斗!
- 【中国中小城市指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