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 信息来源: | 阅读量:251次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回首过去一年,极不寻常、极其不易。面对跌宕反复的疫情袭扰和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认真遵循“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以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以做优做强“121”城市功能体系、推动“432”镇街组团发展为引领,加快创新公园城市示范区空港表达,克难奋进、创新攻坚,获市级以上试点和表彰表扬299项,全国百强区排名提升至第29位,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
这一年,我们坚决果敢战疫情,全力守护市民健康。三年抗疫,2022年最难。我们共筑“铜墙铁壁”,面对“4·01”“7·15”“8·25”等多轮疫情,1万余名医务人员艰辛不易、精准高效,1.2万余名社区工作者、2000余名公安干警、12.6万余名志愿者日夜兼程、冲锋在前,168万市民众志成城、同心战疫,携手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疫情防控遭遇战歼灭战。我们共守“空中门户”,坚决扛起守国门、护家门的政治担当民生担当,与省机场集团等单位联防联控,持续实施“五专三联动”闭环管理,服务入境航班4373架次、人员34万人次;协同做好“入川即检”,防控工作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成都工作组肯定。我们共推“压峰转段”,进入防控新阶段,认真落实“二十条”“新十条”,及时将防控重心调整为“保健康、防重症”,全面开放1284家发热门诊(诊室),紧急扩容医疗资源,保障市民就医用药,平稳度过救治高峰,最大程度保护了市民生命健康。这段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历程,成为全区人民难以忘怀的共同记忆!
这一年,我们助企纾困稳增长,经济发展稳步回升。受外部环境变化、多轮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压力之大、任务之艰,前所未有。我们承压奋进拼经济,努力在存量中找增量、在增量中寻变量,深入实施“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攻坚行动,强化现场督查、提级管理等举措,提信心、夯底盘,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1亿元、增长0.6%,固定资产投资600.5亿元、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7亿元、同口径增长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3.4亿元、与上年持平。我们精准施策惠企业,打好政策组合拳,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稳增长系列政策,及时出台双流“稳增长50条”“助企纾困15条”等措施,联动1744家门店发放3轮消费券、核销率超90%;推动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全年减税降费及退缓税费49.6亿元,助力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我们创新服务解难题,健全大小专班、定期调度、“一对一”服务机制,30位区领导常态化包联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支持187家工业企业采取“防疫泡泡”方式闭环生产,走进企业“送奖牌、送政策、送服务”;新增市场主体3.1万户,公共资源交易总量居全市第1,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居全省第1。
这一年,我们建圈强链抓项目,产业质效不断提升。圈链思维引项目,围绕7个产业生态圈、12条重点产业链,强化以链招商、精准招商,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66个、协议总投资572亿元,荣获全市“促进招商引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区,成为全省核技术应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基地。快建快投增后劲,坚持把项目作为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石,强化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194个项目如期开工、56个项目加快建设、93个项目建成投运,工业投资增长11.4%,投资210亿元的广东半导体项目迅速落地,进入全市促建推进红榜。建好园区主阵地,西开区争创国家级经开区纳入市委战略,建成屏芯智能制造基地标准厂房26万m2,盘活低效闲置用地1052亩,27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16.8亿元,获评省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园区。航空经济区携手民航、海关、边防、航司等单位,高水平服务“两场一体”,助力获批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都芯谷中国信通院成渝研究院等7个科创服务平台落地运营,芯谷加速器建成投运,获评成都软件20年影响力产业园区。天府国际生物城引进项目45个、协议总投资280亿元,医药品进口贸易额位居全省第1,综合竞争力提升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第3。
这一年,我们功能导向优城市,空港双流更加宜居。重点片区强势起航,围绕做强国际门户枢纽核心功能,规划建设4.98km2的国际空港经济区,成为全市首批24个重点片区之一;片区建设如火如荼、塔吊林立,26个项目竞相落地、总投资280亿元,大飞机示范产业园二期等4个项目建成投运,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空客全生命周期项目3个月签约、3个月动工,借势引进成发泰达飞机动力制造维修等配套项目12个、协议总投资超百亿元;推动顺丰航空注册全省首家全货运基地航司,宏远、中外运敦豪等高能级航空货运项目相继落户,双流机场货运“集疏运”能力快速提升,国际货邮吞吐量逆势增长53.7%。8.06km2的国际空港商务区加快成势,空港国际会议中心等4个项目提速建设,澳康达西南中心等2个项目主体完工,61家规上企业营收增长11%。10km2的怡心湖热度再提升,20个项目加快建设,完成投资88亿元。城市更新有序实施,全面开展“城市体检”,针对性完善基本功能,老双中医教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成为全国试点,环港路等12条市政道路建成投用,新(改)建地下管网42km;改造老旧院落30个,惠及市民2373户。城乡融合深入推进,坚决扛起耕地保护政治责任,恢复耕地8347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1万亩;完成“三区三线”划定,编制以片区为单元的乡村国土空间规划,6个农商文旅融合项目加快建设,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个。塑造“千年古广都·空港新双流”品牌,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这一年,我们聚焦用力抓创新,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完善创新机制,围绕做优协同创新转化特色功能,组建科技创新工作专班,紧密携手驻区高校院所,每月举办校院企技术创新对接交流会,“一院一所一策”推动科创资源加速转化。攻坚创新平台,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筹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中心线上发布,电子信息概念验证中心落地运行,创新载体达98万m2,银河·596科技园获评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55亿元。夯实人才支撑,推进项目人才双招双引,出台激励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12条措施”,多渠道引育产业急需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55名,32人入选国家省市人才计划。
这一年,我们民生优先强保障,社会事业持续进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项目115个,完成投资128亿元,民生支出增长18.7%。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建成学校8所,新增学位5310座,中小学优质学校和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75%、83%;“双减”工作入选全国优秀案例,获教育部肯定。医疗服务更加优质,省妇幼保健院生物城院区如期开诊,区妇幼保健院二期等5个医疗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床位670张。成功创建省市重点专科12个、省级区域医疗次中心1个,落户全省首个基层全科质控中心。人均预期寿命增至82.38岁,孕产妇死亡率保持为0,婴儿死亡率降至1.02‰、创历史新低。“一老一小”更加幸福,升级改造敬老院,建成养老服务综合体5个;出台“10条措施”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新增托育机构8家、托位510个,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婴幼儿照护优质服务区。社会治理更加精细,制定“微网实格”20条措施,打造鲢鱼社区等10个社区治理示范点。深化违法建设整治,创建市级违法建设治理示范社区2个、无违建小区22个。设立区智慧蓉城运行中心,“12345”网络理政获评全省优秀;“群众路线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办理市民诉求7232件。全力防范矛盾风险,248件“治重化积”交办件全部化解清零。坚决打击电信诈骗、养老诈骗、飞车抢夺等违法犯罪,抢劫警情下降79%,追逃工作居全市第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扎实开展燃气、自建房等领域专项整治,全区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5%、23%。生态惠民更加有力,林长制工作受到国家林草局肯定,红枫海等6个公园建成开放,新建天府绿道35km,打造金角银边等节点景观38个;空气优良天数267天,5个水质考核断面均达优良。文体活动更加丰富,承办中超足球联赛等省级以上赛事35场次,创新推出彭镇摄影周等特色IP,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300场,惠及市民130万人次。民生保障更加牢固,举办招聘活动168场、新增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建成安置房7906套,新建租赁房700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为特困人员发放救助金6737万元。
这一年,我们持之以恒优作风,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区委决策部署,定期向区人大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按时保质办结人大代表建议284件、政协委员提案387件,荣获十五届成都市政协提案先进承办单位。强化台账管理和跟踪督办,对问题“抠细”“揉碎”一抓到底。强化综合监督,整改审计问题210个。扎实开展“八五”普法,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597件次。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压减“三公”经费700万元。
同时,国防动员及后备力量、退役军人、机关事务、残疾人、双拥、统计、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等工作协同有力,档案、气象、外事、民宗、侨务、港澳台、红十字、地方志等工作成效明显。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我们经历的挑战前所未有,付出的努力尤为艰辛,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是全区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驻区单位,向驻双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对照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年度目标,地区生产总值等部分指标未达预期。这其中既有疫情反复、高温限电、外部环境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也暴露出我区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企稳回升工业底盘作用还不凸显,航空制造维修产业占比偏低,链主企业本地配套率不高,产业结构需持续优化,产业园区发展提质需久久为功;城市整体功能有待提升,推动城乡融合、产城融合、城园融合还需下足功夫;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不高,校院企地协同创新还需加大力度;结合人口加速聚集趋势,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布局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专业素质、工作作风与现代化建设要求还不完全适应。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强化自我革命,创新攻坚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建议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按照区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部署,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牵引,把牢“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总抓手,按照“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紧扣“三个做优做强”、产业建圈强链、“四大结构”优化调整等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高品质中国航空经济之都为目标,以做优做强“121”城市功能体系、推动“432”镇街组团发展为引领,以打造环港经济区为突破,以“三提两转一融合”为路径,认真落实“城市品质提升年”部署,增强全区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城市魅力、治理能力,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现代产业主引擎、立体开放主枢纽、协同创新主支撑、宜居宜业幸福地,为成都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探索双流实践。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农业、规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5%、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6.5%。上述预期目标,考虑了去年经济的低基数,兼顾了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的需要。实现这些目标,任务重、挑战多、要求高,必须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新双流的使命任务,按照区委“三提两转一融合”和“城市品质提升年”决策部署,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提振信心入手抓关键环节,重点做好7个方面工作。
(一)落实产业提质行动,提升经济发展品质。我们将坚持以产业建圈强链变革经济组织方式,坚定不移走工业当先、制造为重、二三产业联动之路,以工业为主引擎加快构建适航产业体系。提质建设制造强区。把抓工业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力促工业产值达194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比稳步提高。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稳量增产”,坚持链主牵引、龙头带动,支持纬创、仁宝拓市场强配套,京东方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广东半导体项目尽快形成产值,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跃升增值”,携手中国核动力研究院,依托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纽瑞特、云克等企业为主力军,加快完善同位素医药产业链,力促成都同创谷完成投资8亿元;用好生物制品一站式检验平台,加快打造生物医药供应链中心;支持存量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突破90亿元。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围绕通威、川开电气等企业深耕光伏储能绿色低碳产业,支持金发科技等企业引领新材料细分行业发展,巩固天味食品等企业在绿色食品行业的主导地位,特色优势产业产值突破580亿元。推动优质企业“梯次培育”,抓好4家“贡嘎培优”企业示范带动,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以上。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做强科技研发、品牌营销、总部经济等业态,力促芯谷金融中心等项目主体竣工,培育总部企业3家,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30%。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品牌店,力促汽车销售额超120亿元;支持企业线上线下联动发力,培育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业态,开展空港欢乐购等活动12场,力促消费复元活血、城市恢复烟火气。提质夯实项目支撑。树牢“大招商”理念,高质量推进产业建圈强链招商引智,强化订单招商、链条招商、载体招商,围绕链主企业配套需求,用好知名企业四川行等平台,举办电子信息苏州专场招商等活动,签约落地重大和高能级项目70个以上;强化项目“策划、招引、促建、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标准地”改革,提前开展规划、环评等准备工作,力促新签约项目落地率达80%。提质建设产业园区。西开区以争创国家级经开区为牵引,推动存量和增量企业协作配套、相互成就,优先支持存量企业增资扩产、壮大发展,新培育产值50亿元企业2家、30亿元企业5家,强化“亩均论英雄”考核对价,力促园区产值突破1000亿元;完善西开区创建规划,推动8.8km2转型升级核心区优形态、强业态,盘活低效闲置用地1000亩,让老园区焕发新活力。成都芯谷以打造“人城产”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方向,加快完善商务商业和生活配套,携手中国电子、中物院等央企强化精准招商,力促载体入驻率达70%;加大优势产业布局,争创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天府国际生物城以建设生命科学创新区为重点,高水平举办生物医学论坛等活动,争创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引进高能级项目30个以上,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生物产业园区。
(二)落实功能提级行动,提升宜居宜业品质。我们将坚持组团理念、片区思维、功能导向,加快城市品质攻坚,提升市民获得感和满意度。塑美空港品质宜居门户带。东升突出都市商圈特色,挖掘用好公园富集、枢纽承载等优势资源,加快实施环港路西片区生态带等工程,打造龙桥社区综合治理示范,完成川藏路等6条道路改造,启动王家院子等城中村有机更新,展示门户形象、都市生活。西航港突出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特色,选址新建区三医院,加快建设华西国际医院和川大附小(幼儿园),推进近都小区等3个片区管网更新和专业市场业态升级,改造提升川大路等8条道路,打通断头路10条,完成江安河公园品质提升,打造高知人群聚居地。九江突出未来公园社区特色,加快建设国际艺术岛、跨江安河连通桥等10个项目,力促蛟龙、九龙工业集中点疏解提级,规划立体工业厂房发展都市工业,打造城园相融的空港宜居单元。怡心突出空港活力新城特色,实施6个学校和10条道路新(改)建项目,推动红瓦工业园“腾笼换鸟”,依托诚园项目建设区级“微网实格治理培训学院”,加快推进万科梦想城等7个项目,力促日航酒店等4个项目建成投运,打造商务服务会客厅、空港科创公园城。做优牧马山城乡融合发展带。彭镇突出农旅主题,加快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按“国有公司+集体经济”模式建设临江之源项目,完成场镇雨污管网改造,实施沙子河河岸美化等8个项目,推动时光原野争创市级4星级农业园区,探索更新工业园片区,保护利用好老街资源,打造城乡融合典范。黄龙溪突出文旅主题,活化火龙灯舞等文化IP,提标改造大黄路等8条道路,推动古镇、欢乐田园、大佛寺等景点有机串联、互带流量,打造精品旅游动线,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黄水突出航空商旅主题,启动牧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7个项目,完成板桥美食商圈等11个消费场景提档升级,打造臻爱田园2.0版,推动广都博物馆开馆迎客,塑造航空主题旅游新IP和网红打卡地。做强适航新兴产业集聚区。黄甲突出产业人才宜居属性,紧扣西开区转型升级,服务电子信息、航空制造等产业建圈强链,加强辖区企业就近服务,提标升级空港新居民大学,完善双兴社区运动场、艺术厅等配套设施,实施广场公园改造、村晓文社新建等项目,打造空港产业高地、企业幸福家园。永安突出生物医药特色小镇属性,启动天府颐谷健康文旅项目,推动国际医疗中心产业孵化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等4个公服项目建成投运,塑造宜居怡养名片。加速推进片区开发。聚焦怡心湖等重点片区,围绕强功能、优服务,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按照“小片包装、整体打平”思路加强策划,做好资源赋能、要素保障、收益挖掘等关键环节,实施项目97个、完成投资118亿元,推动重点片区与镇街组团互促共进、相互支撑。全力提级基本功能。紧盯市民所需所盼,策划生成民生项目,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坚持就业优先,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稳定农民工就业,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质效,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以上;实施无欠薪工程,坚决维护劳动者权益。建设健康双流,启动区公卫应急处置中心等3个项目,建成省公卫临床中心等3所医院,新增床位2110张;推动3家区级医院建设高品质三甲医院;“一院一特色”实施区域医疗次中心建设,扩能提级村卫生站,加速补齐基层医疗资源短板;引育高层次卫生专业人才60名;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强化住房安居,围绕产业人口布局,新增租赁房1200套、人才公寓250套,建成安置小区11个;坚持“房住不炒”,重点围绕新市民、新青年等增加商品房供给,扎实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帮助市民实现安居梦。促进全龄友好,聚焦幼有所托、老有所养,建设“蓉易托”试点社区5个,新增婴幼儿托位400个,儿童友好社区覆盖率达50%;完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加快建设京东方康养项目,开展失能老人“健康敲门”行动,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62%,争创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推动便捷出行,全力推进19号线等3条地铁和双流西站等2个TOD项目建设,加快五环路、双华路等14条道路改扩建,提速续建双楠大道西延线等7条城市主干道,实施长江路等23条市政道路补短板项目,尽快改善道路平整度,提升市民出行舒适度。
(三)落实治理提效行动,提升和谐发展品质。我们将顺应市民需求变化,坚持预防为主、末端支撑、智慧赋能,以高效能治理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精细治理入网入格。全面推行党建引领社区“微网实格”治理,有机融入就业、养老、托育等服务功能,健全实有人口、房屋等数据库,分步推动感知源1168个小区全覆盖。建强网格力量,动态调优网格,实现综治维稳、应急管理、民生服务等网格“多网合一、一网统揽”,落实“网格呼叫、镇街处置、部门报到”机制,培育市级示范点10个。推动城市运行智能智慧。深化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推动区智慧蓉城运行中心实体化运行,深度融合值班值守、应急处突、市民热线等功能,丰富“三公一经”等领域应用场景,加强智能感知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应急联动协调能力。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市蓉易办等平台,积极推进“秒批秒办、全程网办”,确保涉企事项在线办理率达95%。深化数据资源“一网通享”,推广应用“报表通、蓉政通”,形成数据资源“一本账”。深化社会诉求“一键回应”,用心聆听“12345亲清在线”,优化诉求办理流程,普通问题快速办、重大问题提速办、特殊问题联动办、疑难问题会商办,及时回应市民和企业“急难愁盼”。推动城乡管理精细精美。打造干净有序城区,提升城市颜值,建设美丽街区3个;深化区区结合部、园林绿化等专项整治,实施空闲地块再利用攻坚,创建违法建设治理示范镇街3个,拆除违法建筑20万m2,完成“两拆一增”点位40个,力促嘉博文餐厨垃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成投用。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户厕无害化普及率达97%,力促农村区域黑臭水体动态清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推动空港双流安定安宁。坚持大安全观,加强风险源头排查管控,抓好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食品药品、危化品、自建房、消防、燃气等领域安全整治,力促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再下降10%。推动“雪亮工程”全覆盖,严打各类违法犯罪,提高街面见警率和巡防管事率。用心做好信访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落实开放枢纽转型行动,提升立体开放品质。我们将立足“两场一体”高质量发展,巩固双流门户枢纽地位,做强城市核心功能。举全区之力建设环港经济区。紧扣“两核一带”聚焦用力、快速起步,致力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中的“示范区”。国际空港经济区围绕大飞机示范等5大产业园布局,策划实施一批关联产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项目,推动空客全生命周期项目建成投产,顺丰西部航空货运枢纽等7个项目加快建设,天立航空培训、民航机载设备研发创新中心等项目迅速落地,确保片区面貌一新、气质一新,提速打造百亿级航空先进制造业驱动核。国际空港商务区围绕临空商务门户、空港消费中心定位,聚焦总部经济、特色会展、跨境贸易等高端业态,推动牵引性项目空港商务中心尽快开工,盛屯西区总部等5个项目加快建设,空港国际会议中心主体完工,澳康达西南中心、百联汽车西区总部一期建成投运;同步推进成双大道和双楠大道沿线蝶变更新,完善奥特莱斯周边生活街区服务配套,实现营业收入185亿元,提速打造航空现代服务业驱动核。环港景观带依托机场管控区2000亩生态用地,加快实施空港生态修复项目,一体推进整田、理水、植景、改院,提速打造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带。客货并举建设国际门户枢纽。携手省机场集团,联动实施双流机场提质改造工程,共促城市机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功能巩固跃升。推动客运精品化,优化布局“北上广深拉乌”等城市商务快线,力促双流机场商务快线占比提升至40%;加快打造一流公务机FBO基地,力促公务机起降架次居中西部第1。推动货运提能级,抢抓成都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战略机遇,启动机场国际货站、中航货站提能改造,力促顺丰全货运基地航司成功获批,新开通或加密国际货运航线3条;深化“航空+铁路”联动,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扩能升级空铁国际联运港,开行国际班列500列以上。激活口岸平台开放功能。力促7大进境监管场地全面恢复,中国(四川)东盟自由贸易中心尽快投用,不断优化通关流程,提效率、降成本,以口岸平台聚合优势助推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
(五)落实科创资源转化行动,提升协同创新品质。我们将树牢创新思维、激活创新资源,更好释放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叠加效用,切实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以高水平教育涵养创新源头。支持川大、成信大和西南民大“双一流”建设,四川文产院等高校跨越发展,推动成都电子信息学校等8所职校产教融合,培养更多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深化“双减”试点改革,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建强高素质教师队伍,逐步补齐美育、体育、心理健康等教师缺口,引育区级以上名优教师580名。支持双中、棠中、艺体中学、永安中学等梯次建设省市名校,力促石室中学等优质资源尽快落地。加大西航港、怡心、九江等区域教育布局,完成6所学校建设,新增学位1.2万座,公办义务教育学位占比达87%,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抓好特殊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建设全民学习型城区。以高效率转化厚植创新优势。打造校院企地创新共同体,推动中物院西部光源大科学装置落地,依托中国信通院检测平台等资源开拓创新转化承载空间,与成信大合作共建新型产业学院,新增国家省市创新平台5个以上;支持创新型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动态发布科技成果和企业需求“两张清单”,校院企联合攻关核心技术10项以上。打通概念认证、中试小试等关键环节,力促电子信息产业概念验证中心完成验证项目15个,西南交大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试研发平台落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中心建成投运,科技成果就地转化50项以上。强化金融科技服务,设立1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政府引导基金,完善项目筛选撮合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储备库,技术合同交易额达60亿元。以高质量企业做强创新主体。完善企业创新发展政策体系,支持天微电子等企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试用,鼓励嘉纳海威等企业创新产品服务,有效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达86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1600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增长15%。以高素质人才夯实创新根基。站位未来优化人才结构,升级人才新政3.0版,大力引进新兴产业、专业社工、乡村振兴等急需人才,实施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博士创新人才聚集工程,精准完善购房、医疗、教育等支持政策,规划建设空港人才产业园,引进高层次人才60名以上,加快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人才高地。
(六)落实城乡深度融合行动,提升协调发展品质。我们将坚持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创新空港公园城市乡村表达,促进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以规划建设促进形态融合。围绕“三区三线”优化全区用地结构,修编国土空间规划,高标准编制4.98km2空港经济区、2km2空港商务区核心区、5km2彭镇五环路以西片区城市设计和控规,完善成都芯谷、生物城2个镇级片区规划,完成景山等4个村级片区规划,推进区镇村三级高标准规划全覆盖,以规划引领城乡形态同步优化。优化城区形态,提升建筑风貌,完成老双中医教片区有机更新,有序修缮统规统建小区,改造老旧小区21个,启动3个城中村、2个统规自建小区拆旧建新;优化乡村形态,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完成农村公路“白+黑”改造45公里,建成黄甲220千伏等变电站,加快扩建农村饮水安全净水分厂,推进第二气源管道工程建设,实施农村通讯配网改造工程,逐步补齐乡村建设短板。以农商文旅促进业态融合。全面落实“田长制”,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及时整改耕地保护督察发现问题,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3.9万吨以上,守住粮食安全生命线。探索“农业+”,坚持稻田是湿地、菜地也是风景,提升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等业态,打响双流二荆条、黄甲麻羊等地标品牌,保护修复文石桥等5个林盘,打造黄水、彭镇2个万亩粮经复合产业园,争创省市乡村振兴示范村7个;提档升级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推动东升、九江集体资产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探索“文旅+”,携手专业公司策划包装农商文旅融合项目,推动“两核一带”与空港花田连片发展,力促瞿上田园等项目建成投运,打造省级文旅融合示范区,争创天府旅游名县。以环境美化促进生态融合。围绕促进生态价值加速转化,实施“老公园?新活力”三年行动,丰富“五湖四海”公园健康体育、亲子娱乐、时尚消费等场景,推动空港体育公园等景观治理、业态升级,打造城市品质节点、金角银边、口袋公园30个,新建天府绿道35公里。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集中攻坚重污染天气等问题,提高空气质量优良率;加速补齐排水管网短板,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厂网一体”,重点断面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以创新表达促进文态融合。坚持以体活城,精心筹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220场次,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惠及35万人次。坚持以文润城,充分挖掘本土非遗资源,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300场次;以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牵引,实施交通安全风险防控等六大攻坚行动和垃圾乱扔等十大不文明行为整治,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培育壮大专业志愿者队伍,让文明之风吹遍双流每个角落。
(七)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人民政府根植人民、服务人民,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重于泰山。我们将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持续建设为民政府,当好“三个务必”的答卷人。坚定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上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以“五个走在前列”的奋斗姿态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坚定把依法行政推向纵深。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深化综合执法和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拓展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场景应用,强化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行政机关出庭率保持在100%。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力争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办理满意率达100%。坚定把营商环境拼出优势。实施营商环境5.0版,依托“天府蓉易享”等平台,落实惠企政策集中查询、在线申报、高效兑现。持续优化项目审批容缺受理机制,强化重点企业“一对一”包联服务,动态收集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发挥国有企业先锋作用,激活用好国有资产资源资金,强化投资项目全流程跟踪核查,提高落实决策部署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区属国企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0%、15%。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和涉企收费专项整治,让受困企业和创业者尽快缓过劲来、发展起来。坚定把廉政勤政贯穿始终。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加强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监管。强化审计前哨后警作用,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和巡视监督。坚持依法统计,认真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加强机关运行保障,持续压减“三公”经费,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市场主体的“稳日子”和人民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脚踏实地、接续奋斗、勇于争先,创新公园城市示范区空港表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高品质中国航空经济之都,为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更多力量!
名 词 解 释
“121”城市功能体系:国际航空门户枢纽1个核心功能,协同创新转化和公园生态价值转化2个特色功能,高品质宜居空港城区1个基本功能。
“432”镇街组团发展:“4”即以东升、九江、西航港、怡心四个街道组成的空港品质宜居门户带,“3”即以彭镇、黄水、黄龙溪三个镇组成的牧马山城乡融合发展带,“2”即以黄甲、永安两个镇街组成的适航新兴产业集聚区。
五专三联动:双流国际机场“入川即检”工作专班实施专用远机位、专用摆渡车、专用通道、专用行李转盘、查验专区等“五专服务”,强化与民航、机场集团、海关及各航空公司联动检测、联动监督、联动保障。
三区三线: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生态惠民示范工程、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
微网实格:形成社区总网格、片区一般网格、楼栋微网格“三级划分”和专属网格“自主划分”,实现基层治理全覆盖精细化。
治重化积: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
三个做优做强: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和郊区新城的核心功能、特色功能和基本功能。
四大结构: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
三提两转一融合:产业提质、功能提级、治理提效,开放枢纽转型、科创资源转化,城乡深度融合。
三公一经: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经济运行。
两拆一增:拆除公共区域的违法建筑、拆除有碍空间开放的围墙、增加城市公共绿地。
两核一带:“两核”指国际空港经济区航空先进制造业驱动核和国际空港商务区航空现代服务业驱动核,“一带”指环港景观带。
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五个走在前列: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上走在前列;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上走在前列;在永葆初心、为民惠民上走在前列;在高效协同、整体联动上走在前列;在遵规守纪、严于律己上走在前列。
- 【中国中小城市指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