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信息来源: | 阅读量:280次
2022年,全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遵循“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以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以做优做强“121”城市功能体系、推动“432”镇街组团发展为引领,加快创新公园城市示范区空港表达,克难奋进、创新攻坚,获市级以上试点和表彰表扬299项,全国百强区排名提升至第29位,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
一、综合
(一)全域双流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22年,全域双流(面积1067 km²,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11.10亿元,增长2.4%。其中,一产业增加值33.07亿元,增长2%;二产业增加值520.21亿元,增长4.6%;三产业增加值1357.82亿元,增长1.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27.2∶7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7.85亿元,增长0.4%。常住人口275.36万人,城镇化率80.4%。
2022年,全区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064.38亿元,下降0.6%。其中,一产业增加值3.97亿元,下降3.4%;二产业增加值372.27亿元,增长7.9%;三产业增加值688.14亿元,下降4.6%,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5.7%。
(二)新双流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22年,新双流(面积466km²,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1.04亿元,增长0.6%。其中,一产业增加值14.36亿元,增长3.0%;二产业增加值400.32亿元,增长3.8%;三产业增加值716.36亿元,下降1.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35.4∶63.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3.4亿元,零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294.29亿元,增长3.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7亿元,增长4.9%,地方税收收入68.11亿元,下降2.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113元,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49元,增长5.5%。常住人口150.11万人,城镇化率79.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624元。
2022年,全区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674.8亿元,增长0.2%。其中,一产业增加值1.71亿元,下降11.9%;二产业增加值297.11亿元,增长7.6%;三产业增加值375.98亿元,下降4.8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9.7%。
二、农业
2022年,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24.21亿元,增长2.8%。粮食产量3.9万吨,与去年持平;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5.7万亩,同比增长0.8%;生猪出栏1.7万头,增长5.8%;家禽出栏120.95万只,增长1.9%。
2022年,全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建高标准农田1.12万亩,完成农事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建设;双流空港创意现代都市农业园区获评市级四星;建成彭镇永和村、黄龙溪镇古佛社区幸福美丽新村2个,惠及3000余人;农村集体资产数字化改革已通过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试点任务申报答辩。
三、工业、建筑业和房地产
(一)工业
2022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51.61亿元,增长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65亿元,利税总额15.6亿元,利润总额-6.6亿元;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795亿元,下降0.2%。2022年,全区绿色能源规上企业实现产值222.6亿元,生物医药健康规上企业实现产值61亿元,航空制造与维修规上企业实现产值53.4亿元。2022年,全区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9家。
(二)建筑业
2022年,全区拥有建筑施工企业87家,其中总承包企业58家;全年全区建筑业总产值增长39.4%。
(三)房地产业
2022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8.6%。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8.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2.2%。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3.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6.3%。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其中,一产业投资增长9.3%,二产业投资增长11.6%,三产业投资增长11.7%。民间投资增长4.5%,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5.1%。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2022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3.4亿元,零增长。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2.12亿元,增长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28亿元,下降4.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395.2亿元,增长1.5%;餐饮收入48.2亿元,下降10.8%。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16.35万人次,增长10%;旅游总收入170.59亿元,增长10.3%。 六、对外开放
2022年,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44.11亿元;全区外商直接投资12567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168.8亿元,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18个,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落地16个。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
2022年,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3亿元,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50.26亿元,下降7.9%。全区公路通行里程673.7公里(不含高速),农村道路桥梁总计239座(含乡道、村道,不含县级以上公路桥梁)。全区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总计6公里。飞机起降架次159812架,航空货邮吞吐量52.99万吨,航空旅客吞吐量1781.74万人次。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2年,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7亿元,增长4.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5%;地方税收收入68.11亿元,下降2.6%。实现全口径财政总收入294.29亿元,增长3.5%,其中全口径税收收入128.98亿元,下降17.5%;全口径财政总支出317.4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1.21亿元,增长17.5 %。
2022年,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683.3亿元,增长8.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512.79亿元,增长1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155.02亿元,增长17.9%。
2022年,全区人寿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7.75亿元;财产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8.64亿元,其中政策性农业保险1059.19万元,涉农贷款投放201.23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22年,全区认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454家。截止2022年底,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1614.85亿元,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55亿元。全区建有各级创新平台231个,其中国家级35个、省级105个、市级61个。全区新获专利授权5599件,其中发明专利1294件;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596件。
2022年,全区普通高考(包括职教)参考人数5939人;全区拥有普通中学5所、职业高中8所,在校学生2.8万人;小学23所、初中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0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所、特教校1所,在校学生11.23万人;幼儿园159所,在园幼儿5.6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2年末,全区有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159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94万册、纸质中文报纸120种,电子图书65万册、电子期刊6500种;全区有大型公共体育场馆6个,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站)12个,网吧141家,歌舞娱乐场所71家。2022年,40场“走基层”文化惠民演出、108场“百姓大舞台”、5238场公益电影、162场线上线下图书馆公益活动、55场线上线下全民阅读活动、180场次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和86场次青少年竞赛与培训,让30余万人次群众受益。
2022年,全区拥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691家,其中医院7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12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家,其他卫生机构4家。拥有床位数6582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0897人,其中执(助理)医师5093人。
全区孕产妇死亡率为0,孕产妇死亡漏报率为0;婴儿死亡率1.0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86‰。
十一、城市建设和安全生产
2022年末,全区城市道路长679.2公里,建成区面积123平方公里,道路面积1564.63万平方米,其中人行道面积125.2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6083公顷,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0.6%,公园13个,公园面积1135万平方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7天,扣除夏季异常高温影响后,双流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7天,优良比例78.6%。
2022年末,全区天然气供气管道长4008公里,天然气销售总量4.4亿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气量1.61亿立方米;生产水的自来水厂2个,供水管道(DN75以上)长2517.44公里,综合生产能力60万立方米/日,城市自来水供水总量26495.17万立方米(含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部分区域)。
全年交通事故54件,下降12.9%。火灾事故532件,增长10.8%。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2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113元,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49元,增长5.5%。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39台、洗衣机106台、电冰箱109台、摩托车7辆、移动电话287部、空调227台、家用汽车82辆。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39台、洗衣机103台、电冰箱109台、固定电话2部、移动电话294部、空调157台、家用汽车69辆,摩托车25辆。
2022年,全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64.39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7.3万人,参保覆盖率达92%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6.16万人,参保登记率达9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7%。
2022年,全区累计救助农村低保2.21万人次,发放低保金1659.05万元;累计救助城市低保0.79万人次,发放低保金716.96万元,救助率达100%。医疗住院累计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199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91.6万元,其中城市医疗累计救助173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11.3万元;农村医疗累计救助1026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80.3万元,救助率达100%。
2022年,全区共有15421名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补贴金额1792.38万元;全区共有2160名9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补贴金额610.92万元;全区共有54名10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补贴金额40.68万元。
2022年,全区资助4674人次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残疾学生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保险、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对408名0-15岁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对156名重型精神病患者实施阳光救助,对182名精神病患者实施免费服药救助服务,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新进展。
十三、人口
2022年末,全区户籍人口72.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7.98万人,乡村人口14.82万人。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10982人,死亡人口570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1 ‰,全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100 %。常住人口150.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万人,增长0.7%。其中,城镇人口119.1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9.4%,比上年末提高1.58个百分点。
注:
1.本公报数据为2022年快年报数据;综合部分包括全域双流(面积1067 km²
)和新双流(面积466 km²,辖5个街道、4个镇,涉及105个社区、13个村)两个口径数据,其余部分均为新双流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幅按可比价格计算。
3.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4.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 【中国中小城市指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