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永红、陈春浩:深化改革加速构建新型生产关系
- 信息来源: | 阅读量:398次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阶段,必须牢牢抓住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形成新型生产关系,遵循新型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和完善体制机制,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着力破除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让劳动、知识、技术、资本、数据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区域间、企业间充分流动,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为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
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目标和重点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是体现新发展理念,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高质量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将创新作为主要动力,推动生产要素发展与创新组合,创造出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高生产的质效。这就意味着,要聚焦创新,将科技创新成果引入生产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速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开辟经济发展的新赛道,增加发展新动能,实现弯道超车。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基本要素及其组合将发生革命性变革,由此原有生产关系也将随之进行深刻改变。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主要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又起着巨大的反作用,只有当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产品分配方式、劳动者的地位以及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能够与生产力相适应时,生产力才能不断发展。国际上有许多国家半个多世纪仍然在中等收入陷阱中徘徊,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是激励制度碎片化,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有待完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占领科技制高点,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需要整合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的优势资源,需要汇聚大量创新型人才,更需要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持续投入以及成果转化的顺畅渠道,现有的科技制度、教育制度、人才制度相互联系不紧密、融合不充分,存在较为明显的碎片化特点,不能有效形成合力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是存在堵点卡点,统一大市场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高效率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在既定技术水平下,顺畅的国内大循环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有效降低成本,促进各类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获得事半功倍的高效益。然而,近年来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特别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美西方国家大搞“小院高墙”“脱钩断链”“去风险”,意图打压遏制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内一些地方隐性保护主义以及部分领域行业垄断、市场分割等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制造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的断点、堵点、卡点,在一定范围内抑制了市场活力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三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不高,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投入不足。金融体系和金融结构发展滞后于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方面,创投资金、风险投资严重不足,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难以将金融资源配置给具有科技创新需求和意愿的行业、企业,尤其是科技型民营和中小微企业,不利于开展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创新投入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短期效益轻长期效益等问题,导致创新投入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不匹配。
找准体制机制改革的着力点
从以往的历史经验看,中国创造的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是通过改革开放调整生产关系进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结果。我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和比较优势,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阶段,必须牢牢抓住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形成新型生产关系,遵循新型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和完善体制机制,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着力破除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让劳动、知识、技术、资本、数据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区域间、企业间充分流动,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是深化科技、教育、人才体制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自身发展与协同发展的关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组织结构等方面创新性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突出科创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给予科研主体更大自主权,健全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制度,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通道,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要推进高等院校综合改革,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调整优化完善高校学科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加快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推动传统学科和专业迭代升级。要深化人才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各类人才走出学校,走进企业工厂、科研院所,开展揭榜挂帅、实习实训、项目孵化等实操活动,通过场景式、项目式教学模式,使人才充分掌握产业前沿技术,培育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
二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的价值。健全分配制度,是激励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的重要保障。要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加大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经费,支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集中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通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途径,扩大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规模,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有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尤其是要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价值收益分配机制,进一步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与之相匹配的市场化薪酬体系,进而更好促进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是清除地方保护主义,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是推进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底气,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通过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及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进一步稳定发展预期、释放市场活力。要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的政策协调,切实解决制度性交易成本高、经营主体市场准入难、新要素资源流动性壁垒多等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问题,合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确保先进生产力要素跨产业、跨领域、跨区域顺畅流动,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完善立法和标准制定,为共享新型基础设施、信息、数据提供准绳和依据,促进地区之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等化,缓解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供求错配矛盾。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数据共享,便利企业跨区域经营,强化政府监管责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真正把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丰富资源要素和完备产业体系等独特优势发挥出来,为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的市场基础和营商环境保障。
- 【中国中小城市指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