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4日在辽宁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 信息来源: | 阅读量:624次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绘就新区发展新蓝图至关重要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梅河新区建设座谈会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承压奋进,为开启新区高质量发展3.0版建设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年来,我们致力稳中求进,综合实力保持稳步提升。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亿元、增长6%,农业总产值55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亿元。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由86位晋升到82位,投资潜力、绿色发展、新型城镇化质量三个“全国百强县市”均实现晋位升级,荣获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蝉联全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县市,连续3年荣获全国高质量发展十佳县市,连续10年获得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第一位。高新区在全省68个省级开发区综合实力考评中连续2年名列第一。
一年来,我们致力集中攻坚,项目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年谋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93个,总投资28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9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投资32亿元的皓月肉牛产业园屠宰加工板块即将交付使用,投资30亿元的传化物流“公路港”投入运营,投资15亿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园一期进入收尾阶段,投资6亿元的新梅城精酿建成投产。投资5.88亿元的泸源酒业白酒基地、投资4.5亿元的食品产业园二期等项目进展顺利。引进北京翰瑭文旅、上海一明投资、深圳琳克普新材料等行业领军企业,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地。2023年是新区成立以来产业项目占比最高、转化最快、质量效益最好的一年。
一年来,我们致力因企施策,产业发展实现强基提质。医药健康产业换档蓄力,发展基础更加夯实。引导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步长、四环增加品种28个,全市药品品种总数近500个。支持企业释放新产能,万通、恒金等中成药企业实现产值5.8亿元,平均增速达到10%以上。投资50亿元的惠升制药胰岛素全产业链项目进展顺利。吉药集团保壳成功,进入预重整阶段。食品加工产业不断集聚,发展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园区平台集聚优势凸显,健康食品产业园签约入驻企业达到15户,实现产值4.5亿元;果仁产业园签约企业达到9户,实现满园运行。重点企业运行态势良好,阜康酒精实现产值43亿元,增长14%,创历史新高;弘越果仁实现产值6.5亿元,增长190%;麦孚特医食品9个产品获批上市,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规上食品工业企业达到47户,预计实现产值74.8亿元,增长15.4%。商贸物流产业迭代升级,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引进北京新农利合集团,合作成立菜篮子公司,整体运营农批市场,将于近日举办节日惠民活动。投资1亿元的民族商业街项目稳步推进,投资1.8亿元的美好世界商业街开业运营。投资3亿元的新电商大厦实现封顶,电商产业园新入驻企业16家,网络交易额完成75亿元,增长10%。开展购房、购车等系列促销活动31场,投入资金3131万元,拉动消费4亿元,杠杆率达12.3倍,我市被商务部列为“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支持市”。山城镇现代物流产业园一期部分投入运营。积极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进出口额实现16亿元。现代服务业百花齐放,发展潜能逐步释放。交通银行省直分支机构入驻梅河,吉林银行、工商银行实行提级管理,业务领域全面拓展。举办首届东北·梅河口农资产品博览会、一汽红旗惠民购车节等大型活动,会展经济逐步升温。打造虹桥夜市和步行街夜市,建设新梅城精酿啤酒广场,爨街美食不夜城被授予首批“省级步行街”称号,“夜经济”蓬勃发展。旅游产业亮点纷呈,发展势头迅猛强劲。五奎山旅游度假区项目进展顺利,雪世界滑雪场开板运营,温泉河谷、商业街区即将投入使用。打造2.1公里“龙腾丝路·雪秀梅河”雪街,“雪”业态不断丰富。“梅河人家”、亚朵酒店等宾馆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床位总数达到1.35万张。开通梅河至沈阳旅游城际列车,与阿尔山等城市缔结“旅游友好城市”,“引客入梅”渠道进一步拓宽。常态化举办美食节、啤酒节、泼水节、冰雪节等活动,不夜城、海龙湖、知北村持续火爆。东北不夜城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知北村成功获评国家4A级景区,并入选第三批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梅河旅游热度持续升温。全年接待游客2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亿元。建筑及其配套产业日益完善,发展态势稳定向好。绿可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厂房实现封顶,即将竣工投产。恒基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园投产达效,实现产值1.1亿元,成为省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长的绿色新型节能建材企业。本土建筑企业主动拓展外埠市场,带回产值38亿元,预计全年实现建筑业产值100亿元。现代装备制造业加速布局,发展潜力持续积蓄。一汽富维安道拓持续扩大产能,实现产值1.5亿元。弘业钢管智能型长冲程采油系统完成中试。投资10亿元的烟台胜地汽车零部件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产业链条正在逐步形成。
一年来,我们致力因地制宜,乡村振兴成果不断巩固。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深入推进“十百千万”工程和镇村“双百”“双二百”工程,实施蔬菜兜底收购政策,蔬菜种植增加2.2万亩,露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2万亩。新建镇村集体牛舍95个,发放涉牛贷款2.45亿元,新增肉牛1.9万头,肉牛总量达到7.6万头,增长33.4%。红鳌鳌虾等优质淡水品种试养成功。农民人均收入预计超过2.1万元,居全省前列。美丽乡村建设日新月异。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投资8000万元,创建“千村美丽”村45个,“百村示范”村5个。推广积分超市238个,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主动性显著增强。全省东部片区美丽乡村建设现场观摩培训会在我市召开,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市,入选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市创建名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全年实现耕地净流入1.2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6.9万亩,黑土地保护建设项目3.3万亩。建立粮食全程机械化示范区83万亩,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94.5%。粮食总产量首次跨上20亿斤台阶,增长11.2%。
一年来,我们致力精雕细刻,城市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改造老旧小区11个、棚户区2880户,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400套。龙湖蓝山三期、兴佳·城市壹号院等一批高品质住宅小区建成交付。改建供热、燃气管网40公里。铁北儿童公园建成开放。兴隆大街、教育园区路网等12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改造省际、城际、城乡公交班线25条,公交综合场站二期投入使用。启动“长辽梅通”高铁、辽源·梅河机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迹地更新4152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8%,空气环境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4%。投资6118万元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省考断面首次全部达到III类水体。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创建,谋划布局静脉产业,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入运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率100%。全面推行社会面协同管控工作机制,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大幅度下降。
一年来,我们致力深耕细作,社会事业发展成果丰硕。区域医疗中心辐射力进一步扩大。深化与吉大一院交流合作,82位专家教授轮流坐诊,外埠住院患者达1.3万人次,增长122%。成功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投资6.23亿元启动吉大一院梅河医院肿瘤中心建设。开工建设总投资2.56亿元海翔健康体检中心医疗综合体,打造一站式社会化诊疗新高地。区域教育中心吸引力进一步提高。实施学前教育大园区管理改革,70个成员校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互通。与清华附小、东师附中、吉大附中开展校际合作,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高。高考再创佳绩,地区状元、清北过线、一本上线、普本上线4项指标创历史新高。康美职业技术学院首批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在校生首次突破3000人,达到满额运行。区域文体中心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新建公共文化新型阅读空间19个,重点场所实现“码上阅读”全覆盖。开工建设冰玉滑冰馆,升级北纬43°金冬滑冰场,万名中小学生参加冰雪运动。举办第六届啤酒节演唱会、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项目选拔赛、第五届中国大学生射箭(射艺)锦标赛等大型文体赛事活动27场。特别是,我们将吉林省第十九届运动会办成了一场规模盛大、精彩纷呈、简约大气的体育盛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年来,我们致力多措并举,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高。统筹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率先在全省设立工伤保险康复定点机构,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保障标准位居全省前列。市民食堂助餐服务辐射党群服务站13所,服务市民突破600万人次。大力推进“智慧食安”提升工程,建成“阳光厨房”200个。吉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梅河新区检查分局挂牌成立,“两品一械”监管能力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顺利通过“双拥模范城”国家考评。持续提升就业服务保障能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00万元,新增市场主体6885户,新增城镇就业36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2万人。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105公里,改造危桥4座。持续巩固农村供水保障城乡一体化工程成果,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
一年来,我们致力务实担当,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8件、政协委员提案86件,满意率均为100%。加大政务公开、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政府效能进一步提升。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完善“府院联动”机制,修订政府工作规则,法治政府建设纵深推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保障、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金融保险、外事、民族宗教、科技、气象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2023年是梅河新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励精图治,圆满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这一年,我们求真务实,全面夯实了新区发展基础;这一年,我们再树雄心,科学绘就了3.0版发展蓝图。2023年必将载入新区荣耀发展史册!
各位代表,回顾2023年,艰辛与振奋盈怀,欣慰与感慨铭心。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持之以恒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守初心、担使命、铸忠诚。得益于我们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四条工作主线”不动摇,扎实推进“三三四四五五”战略不懈怠,强产业、促发展、惠民生。得益于市委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市人大依法监督、履职尽责,市政协民主监督、建言献策,市政府主动担当、狠抓落实,四个班子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更得益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始终把解放思想、争先创优贯穿干事创业的全过程,大力弘扬“七种梅河口精神”,只争朝夕、克难奋进,创造了“梅河速度”“梅河传奇”!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新阶联,向驻梅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指战员,向为梅河口发展倾注心血的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梅河口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梅河新区高质量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刚性支出不断增加,税收收入增长较慢,引进的新企业形成稳定税源还需培育发展。二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链条松散,产业体系不够完善,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偏弱。三是经济运行质量不高,部分行业仍未走出低谷,民间投资意愿不强,社会消费动力不足。四是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干部视野不宽,工作方式简单,不同程度存在“等靠”思想,前瞻性抓经济、抓项目的意识和本领还不够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梅河新区高质量发展3.0版建设工程的开局之年。当前,新区正处于多重政策加持的窗口期,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期、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期,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要始终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大力弘扬“七种梅河口精神”,感恩奋进、勇立潮头,一步一个脚印把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绘就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2024年政府工作总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按照“五个战略定位”和“五座城”的发展要求,全面启动实施梅河新区高质量发展3.0版建设工程,以产业发展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勇担新使命,奋进新征程,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中奋力谱写梅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年,我们要按照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的部署要求,锚定“6868”发展目标,坚持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发展之路,着力在拓展形成全新的空间布局、建设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构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4+3”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高起点开局、高质量推进、高标准落实,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共享高品质生活。主要经济指标计划增长10%以上,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达到16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达到100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7:38:55,服务业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为全力推进3.0版建设工程,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增强发展后劲
推进落实全省招商项目落地攻坚行动,用项目建设拓宽产业深度广度,增强3.0版建设工程产业韧性。
突出招商引资质效。聚焦全省“464”产业发展格局和我市“4+3”产业体系建设,用足自身力量、用好各方资源、用活各类政策。全员上阵抓招商。坚持领导挂帅、全员参与,制定招商引资考核办法,组建对外经济合作机构,树立“以结果论英雄、以实绩论成败”的鲜明导向,营造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摸清家底抓招商。建立全域可用资产、人文资源、环境容量、能耗指标、在外人才等要素台账,编制“4+3”产业链图谱,依托资源禀赋,有针对性地补链强链。瞄准重点抓招商。抓住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与芜湖市建立友好城市等有利契机,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搭建招商平台,紧盯行业头部企业和知名央企,引进更多有实力、有口碑的企业来梅发展。今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
突出项目建设实效。坚持用好项目、大项目支撑新区高质量发展。抓在建项目竣工达效。发挥专班推进作用,建立周调度、月会商工作机制,及时解决瓶颈问题。加快推进投资15亿元的新农利合农批城一期、投资5.88亿元的泸源酒业白酒基地、投资5.4亿元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园、投资5亿元的大学生公寓和投资1亿元的隐居酒店等项目收尾建设,争取早日竣工投产。抓新建项目开工达产。用好帮办代办、并联审批、绿色通道等机制,强化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供给。推动投资63亿元的风光氢醇一体化、投资18亿元的琳克普光刻胶、投资3.8亿元的30万吨高品质蛋白饲料原料、投资2亿元的希尔顿花园酒店等项目尽快开工。抓谋划项目落地转化。充分用好一般债、专项债、特别国债等政策资金,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集中力量为投资10亿元的卤制品生产加工、投资4亿元的皓月城一期、投资3.5亿元的白金汉爵酒店等重点项目提供全流程、全链条、全周期一站式服务,确保项目早日签约落地。
(二)推动产业扩能增量,持续释放发展潜力
结合“4+3”产业基础,主动融入全省“四大集群”“六新产业”“四新设施”产业布局,加快形成3.0版建设工程新质生产力。
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切实稳住发展根基。巩固医药健康产业优势。推进惠升制药胰岛素全产业链项目竣工投产,新增产值2亿元。推动津升制药2个新品种上市销售,新增产值5000万元。支持四环制药、步长制药5个新品种落地投产,推动脑苷肌肽、曲克芦丁等重点品种解除监控,新增产值1亿元。支持天衡医药研究院创新研发缓释胶囊等新品种。支持建立海翔干细胞科研室,推进再生医疗领域研究。完成吉药集团重整,尽快释放产能。逐步完善生物医药、化学制药、医疗器械、医美康复等全产业链,打造中国北方食药健康城市。医药健康产业新增产值8亿元以上。壮大食品加工产业规模。推进食品产业加强关联上台阶,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做全品种、做优品质,实现食品产业由“多而散”向“大而强”转变。支持小散企业“块状”发展。发挥园区平台优势,培育发展更多成长性强、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的项目和企业。推动健康食品产业园二期投入使用,引进朴辛奇食品、沃池食品酱料、明悦酱菜等优质企业入驻,新增产值5000万元。推动果仁产业园入驻企业全面投产。鼓励龙头企业“链状”经营。推动皓月肉牛产业融合示范园深加工板块全面投产,建成中和镇、曙光镇2个养殖基地和肉牛交易市场、肉牛繁育基地。支持耘垦集团扩大养殖规模,谋划建设白羽肉鸡加工项目。鼓励精酿啤酒、泸州老窖白酒、菊乃香清酒等企业高效运行。支持麦孚特医食品发展,产品总数达到11个,产值达到1亿元。食品加工产业新增产值40亿元。推动商贸物流产业升级。扶持发展“线下”实体商业。推动新农利合农批城一期全面运营,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推动传化物流“公路港”项目投产达效,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推动山城镇现代物流产业园一期全面运营,新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盘活闲置商业门面,打造一批精、美、优的生活小店和网红店铺。开展住房、汽车领域促销活动,投放促销资金6000万元,预计拉动消费6亿元。支持培育“线上”电商产业。推动新电商大厦建成运营,组建新电商协会,打造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支持新电商与大平台合作,完善“线上”经营“线下”管理机制,年内网络交易额突破80亿元。
培树培育新兴支柱产业,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做大全域全季旅游品牌。一是提高旅游城市影响力。高标准、常态化推出泼水节、啤酒节、丰收节等特色节庆活动。联合沈阳、长春、长白山等周边成熟旅游产品,实现资源互补,打造“东北旅游集结地”。开通并逐步增加上海定向游客包机频次,实现游客互换,打造“关东文化体验地”。二是提高旅游产品吸引力。完善五奎山旅游度假区整体规划,加大景区开发力度,推动商业街区、上海人家温泉酒店投入运营。实施五奎山环山路周边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改善五奎山景区交通状况。依托星光花海,投资1亿元建设“知北·花间宿”露营集群式民宿,打造东北露营产业新地标。开工建设投资2亿元的世基中泰海洋世界项目,打造省内首个海洋主题公园。谋划建设投资40亿元的电商直播文旅产业园,打造海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提升冬季旅游产品竞争力,打造集“滑雪、娱雪、赏雪”为一体的五奎山、知北村、海龙湖冰雪经济圈。三是提高旅游服务亲和力。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提升“食宿行游购娱”全要素服务水平。加快“梅河人家”、翰林睿荷二期等20个星级宾馆、城市民宿建设,实现床位总数2万张。发挥城市建设精美优势,融入红色文化、关东民俗、特色小吃、“宝藏”店铺等元素,提升“梅河时光”城市韵味,讲好“梅河故事”,打造“城市漫游”新业态。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搭建一站式购物平台,让“梅河好礼”激发旅游新消费。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0亿元以上。做强建筑及其配套产业。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竣工投产,实现产值1亿元。深化与中如建工、长春建工、吉林建设集团合作,依托梅河建设、锦宸建筑、嘉泰建筑等企业增加域外产值比重,通过结算回归和产能回归,促进配套产业回归,建筑及其配套产业产值保持100亿元以上。做精装备制造产业。积极融入全省万亿级“大装备”产业,充分发挥红旗示范市品牌效应,围绕一汽集团配套上下游企业开展定向精准招商,引进线束、轮胎、刹车片等配套项目,做足汽车制造产业文章。支持富维安道拓项目扩大生产,实现年产值7亿元。谋划建设投资2亿元的快递分拣及保温箱生产项目。
赋智赋能未来趋势产业,梯次释放发展潜力。构建新能源产业体系。与上海一明投资合作,推进投资2.3亿元的华天成空气能设备生产项目建设。与华为集团合作,谋划建设全液冷汽车换电站、充电桩等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新智造产业。与江苏兴协和集团合作,谋划建设投资15亿元的新能源电池主动安全系统和新能源电池铝型结构材料项目。发展精细化工产业。规划建设投资5.2亿元精细化工产业园区,推动风光氢醇一体化、琳克普光刻胶等项目落户园区发展。支持创源化工技术改造,发展新型清洁燃料。谋划布局大数据产业。深化与通讯运营企业合作,建设区域算力池,实施“基座工程”,加快“数字梅河”建设。深入实施“智改数转”行动计划,推进5G全连接工厂建设,打造“5G+”智能化场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以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市为总抓手,聚焦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夯实3.0版建设工程“大农业”基础。
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建设项目3.1万亩、保护性耕作8万亩、秸秆综合利用4.6万亩,落实粮食播种面积164万亩。投资1.35亿元治理侵蚀沟300条。推广增产增效新技术,年内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粮食产量平常年景保持18亿斤水平。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十百千万”工程及镇村“双百”“双二百”工程。调整种植结构。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年攻坚行动,继续落实蔬菜保底收购政策,以国有公司和镇村集体规模化种植为示范引领,集中种植露地蔬菜10万亩,新增冷棚1000亩。调整养殖结构。制定实施《关于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皓月肉牛产业融合示范园为龙头,打造中和、曙光两个“万头肉牛”养殖大镇,全市肉牛存出栏量达到10万头。投资1.17亿元建设黑山头镇、吉乐乡红鳌鳌虾养殖基地,养殖规模达到600亩。打造优势产业示范区。发挥山城镇商贸物流集聚、旅游资源丰富和种植产业规模化等优势,打造三产融合发展引领区。发挥曙光镇邻城近郊和农业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数字农业建设示范区,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小杨乡磨盘湖、吉乐乡鸡冠山的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区。发挥杏岭镇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壮大集体经济,打造农业产业化先导区。发挥湾龙镇紧邻五奎山旅游度假区的地域优势,全力发展配套服务业,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区。
积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深化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市创建工作,投资15亿元实施辉发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开发(EOD)项目,投资4000万元实施一统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积极推进10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高标准开展“千村美丽”“百村示范”创建活动,打造“千村美丽”村46个、“百村示范”村6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和“村庄清洁行动”,创建整洁型村庄30个、宜居型村庄35个、生态型村庄10个。深化乡风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实现积分超市全覆盖。
(四)发挥“三个中心”作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聚焦建设高品质生活体系,全面提升医疗、教育、文体“三个中心”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提高3.0版建设工程幸福指数。
全方位守护人民健康。投资1.5亿元新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投资9300万元为中医院、市二院购置医疗及配套设备356台。投资5200万元实施市二院附属配套设施建设。深化与吉大一院合作成果,加快推进肿瘤中心项目建设,完善医疗设备和信息化设施配置,新增老年医学科、临床营养科。支持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建设互联网医院。
全阶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投资1亿元实施5所新建幼儿园附属配套工程,维修公办学校20所。通过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引进优秀教育人才100名。推广“名校+”办学模式,汲取先进理念,打造一流的基础教育高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和“4+3”产业需要的职业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时段优化文体资源供给。开展市民读书节、消夏水上音乐节等文化惠民活动。启动申报“考古中国”东花园古城址主动考古发掘项目,实施辉发河上游石棚墓文物保护工程。推进投资1.59亿元的冰玉滑冰馆建设,丰富冰雪体育业态。投资600万元完善公共场地健身设施配备,打造城区10分钟健身圈。举办“新梅城”中外搏击对抗赛、全国青少年网球积分赛、第二届全国气排球精英邀请赛等国省级赛事。
全层面提高民生保障能力。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发就业和实习岗位,打造“就业驿站”,实现就业服务“零距离”,年内举办专场招聘会60次。全面落实“吉人回乡”和“人才留吉”等各项政策举措,制定优惠购房和更加积极的鼓励生育政策,吸引更多域外人口来梅就业创业。保持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保障标准全省前列。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参保率达到92%以上。推进基层医保服务网络建设,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发展银发经济,推广食养、医养、康养模式,加快养老产业发展。跨区域整合公办养老机构,设立低保失能老人入驻养老机构补贴。
(五)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持续提高名城建设水平
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丰富3.0版建设工程城市内涵。
精心化布局城市。年内,投资20亿元,重点实施三个版块建设,拓展城市空间10平方公里以上。向东拓展,建设五奎山周边区域,发展文旅产业,实现“揽山入城”;向东南延伸,建设新农利合农批城以南区域,打造工业新城拓展区;向南发展,建设海龙湖以南区域,发展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从现在开始,着手进行规划设计、土地收储等前期准备工作,为项目落地创造条件,确保3.0版建设工程开好局、起好步。
精美化建设城市。提升城市居住品质,持续加强“同城一网”供热体系建设,投资2000万元完善供热基础配套设施。因地制宜做好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提高物业服务质量。投资1900万元启动南环东路、汪家沟泄洪排涝工程建设。加速推进投资15.1亿元的国道黑大公路(G202)梅河口绕越线工程。加快推进“长辽梅通”高铁、辽源·梅河机场工程建设。
精细化管理城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提升秸秆综合利用能力,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2.2%。地表水省考断面达标率100%。高标准迎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扎实推进交办案件办理和反馈问题整改。高水平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检。争创“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
精致化运行城市。落实安全生产“席位制”,开展重大风险管控和隐患整治。高水平建设“平安梅河口”,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犯罪行为。加强基层治理科技化水平,发挥综合治理优势,解决群众诉求,维护社会稳定。擦亮“全国双拥模范城”招牌,推动双拥工作走深走实。强化信访“首接”负责制,继续实行市级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提高信访工作水平。坚持助企惠民法律服务,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
(六)强化保障机制建设,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树牢发展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有效防范风险,全面激发3.0版建设工程发展活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数字梅河”建设,分阶段开发建设智慧城市。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用地和工程规划等20种电子证照实现跨地区、跨部门应用。申报材料压减50%以上,审批时限压减2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55%以上。开展市场主体“三办”服务,探索开展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工作。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实行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严格依法履行承诺,营造重诺守信的良好环境。城市信用状况监测综合指数排名继续保持全国前列,营商环境考评保持优秀等次。
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落实国家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新时代东北国有企业振兴专项行动,盘清国资家底,推动国企“瘦身健体”,加速市属国有企业二级、三级公司整合。探索国资智慧监管,推动产业归核、主业归位、资产归集、利润归库。支持国企与民企开展合作,推动水务、城源、开源等集团所属核心子公司实现盈利增长。优化国有企业组织结构,推动10户集团公司建立专业化、规范化考评办法。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包保服务企业机制,常态化开展驻企服务,完善全类型、全流程、全要素服务保障。落地国家和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扶持政策,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和群众创办各类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力争达到8万户。
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积极开展高风险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清收攻坚行动,稳妥处置金融机构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严格落实全省规范政府投资攻坚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攻坚要求,加强财政预算约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全面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争取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等政策支持,盘活存量资产,有序调整债务结构,为新区发展创造更大空间。强化监测分析和现场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大局稳定。
今年,要集中力量办好10件民生实事:
1.实施就业创业服务提升工程。支持金融机构推出5亿元创业贷款,政府提供贷款贴息2000万元,鼓励创业就业。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培育市场主体1万户。
2.实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资2亿元,建设通信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通信网络覆盖率,切实提升通信质量。梳理规范电力线、电视线、通信线,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3.实施基础教育资源扩能工程。投资1.5亿元,新建光明中学、光明小学,满足公办学校学位需求。
4.实施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投资1亿元,与华为公司合作,建设自助充电桩30组360个。加强出租车换电站管理,提供便捷服务,提高换电效率。
5.实施城市道路提升工程。投资7000万元,完成朝阳路、青海路、永安路等6条街路建设,让市民出行更顺畅。
6.实施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工程。投资4500万元,异地新建光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群众就诊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7.实施农村24小时供水保障工程。投资2000万元,建设并网联网工程100处、安装计量设施118处,农村24小时供水覆盖率达到70%。
8.实施公共交通便民工程。投入1300万元,提高公交车运营频次,新增公交线路4条,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
9.实施便民食堂提升工程。投资700万元,完善市民食堂运营模式,利用现有社区和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嵌入式市民食堂、老年人福利食堂,方便市民就餐。
10.实施城市森林建设工程。投资500万元,利用教育园区闲置地块,种植70亩人造林,打造“城市人工氧吧”,让“森林”走进城市。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我们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勤勉务实、砥砺奋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始终如一强化政治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全力推动梅河新区高质量发展3.0版建设工程。
(二)持之以恒强化法治意识。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做到科学决策、慎重用权。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各方面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加强府院联动,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让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三)一以贯之强化责任担当。筑牢勤政为民的责任意识,树立实干担当的鲜明导向,发扬“严新细实”的工作作风,主动作为、敢于负责。坚持“五化”闭环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共同营造敢试敢闯、善作善成的浓厚氛围。
(四)精益求精强化高效统筹。坚持谋划工作既超前又可持续,落实工作既看眼前又想长远。坚持做“说过的”话,一诺千金;说“做过的”事,脚踏实地,让务实高效成为政府工作的“习惯”。坚持“一盘棋”思想,既不能“躺平”,更不能“内卷”,让团结奋进成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
(五)锲而不舍强化廉政建设。坚决扛起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让政府过“紧日子”,让市民过“好日子”。
各位代表,新使命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今天的梅河,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让我们大力弘扬“七种梅河口精神”,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笃定目标,乘势而上,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全面开启新区3.0版建设工程,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中奋力谱写梅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3.0版建设工程:2023年12月27日中共梅河口市委九届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梅河口市委关于全面实施梅河新区高质量发展3.0版建设工程的决定》,确定了实施梅河新区高质量发展3.0版建设工程的发展目标,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6868”目标,即: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6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翻一番,达到80亿元以上;城区常住人口达到60万人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高质量发展体系基本形成;高标准生态环境显著跃升;全方位竞争力不断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更加健全。
2.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2023年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设立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范围包括吉林省四平、辽源、通化、梅河口。示范区建设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产业承接重点,按照“一区引领、三片支撑、多园联动”的空间布局,着力提升产业承接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开放合作,有力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在承接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将示范区建设成为东北地区特色制造基地、绿色低碳转型先行区、区域合作发展新高地和全国重要的农特产品加工基地,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更好支撑东北地区振兴发展。
3.“十百千万”工程:“十”即种10万亩露地蔬菜、养殖10万头牛;“百”即养殖100万只品牌鸡、100万头品牌猪;“千”即建设1000亩冷棚、1000亩暖棚;“万”即发展市场主体1万户,培育庭院经济示范户1万户。
4.镇村“双百”“双二百”工程:“双百”即村集体养殖100头牛,种植100亩蔬菜;“双二百”即镇集体养殖200头牛,种植200亩蔬菜。
5.积分超市:通过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将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多领域基层治理工作,细化分类、按标准给予村民赋分,引导激励农民群众通过日常实际行动,赚取相应的积分,达到相应分值后,可以到本村“道德银行爱心积分超市”兑换实物奖励,用小积分撬动乡村大治理。
6.迹地更新:指在已采伐(或火烧后)的林地上,通过人工造林或其他方式,培养新的森林资源。
7.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8.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包括交通死亡率、交通死伤率、交通事故各方利益调整程度以及道路交通事故影响人均财产损失。
9.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019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联合启动了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项目;2021年,在第一批8个试点省份基础上,将吉林省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范围。2022年10月我市启动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梅河医院国区中心项目申报工作。2023年7月8日,国家发改委、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名单通知,将吉大一院梅河医院纳入到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名单。
10.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是有别于传统的阅读场馆模式,协同景区、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不同合作主体,对公共空间资源设计再造,注入全新文化元素,聚焦阅读平台再造、服务理念升级和特色文化传播,为群众提供各种“阅读+”服务。
11.两品一械:指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
12.五个战略定位:一是把梅河口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二是把梅河口建设成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三是梅河口在全省发展格局当中成为一个重要增长极;四是把梅河口打造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市;五是把梅河口打造成为开发开放的重要窗口。
13.五座城:2023年5月17日,省委书记景俊海和省长胡玉亭带领相关省级领导和省直厅局来梅专题研究推进新区建设发展事宜,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梅河新区建设座谈会上,为梅河新区量身定制了打造“五座城”的发展定位,即打造示范全省的未来之城;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繁荣之城;打造生机勃发的活力之城;打造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打造团结奋斗的实干之城。
14.“464”产业布局:即以大农业、大装备、大旅游、大数据等“四大集群”培育为重点,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康养、新服务、新电商等“六新产业”发展为方向,以新基建、新环境、新生活、新消费等“四新设施”为建设保障,不断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15.基座工程:实施“数字梅河”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领先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打造5G、宽带、算力、政企四张精品网,筑牢数字底座“赋能”梅河经济社会发展。
16.智改数转:即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指以数字化技术创新为驱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各环节的智能化水平。
17.国家储备林:国家储备林是指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对优质木材的需要,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和培育的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多功能森林。2023年3月8日,为进一步规范国家储备林建设,推动国家储备林高质量发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制定并发布《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18.“三办”服务:即推行承办、代办、包办“三办”服务。
- 【中国中小城市指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