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2日在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 信息来源: | 阅读量:493次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邳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应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和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45位、全国工业百强县第29位,获评中国高质量发展十佳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一年来,我们毫不放松战疫情、保发展,疫情防控精准有力。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市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公安干警、交通管控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奋战一线、连续作战,与全市人民众志成城、齐心抗疫,共同构筑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坚实防线。以快制快扑灭零星散发疫情。围绕“防在前、早发现、快处置”,健全平急一体、高效转化指挥体系,完善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持续提升流调溯源、隔离管控、医疗救治、服务保障等能力,迅速彻底扑灭多轮输入疫情。统筹兼顾保障正常生产生活。聚焦农副产品、民生物资、产业链原材料等生产生活需求,主动作为、靠前服务,通过实行“白名单”管理,组织开展“直播助农、义卖助农”等活动,全力保障产运销各环节流通顺畅。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坚持第九版、落实二十条、执行新十条,推动政策平稳有序衔接。突出重点人群保护,排查老年人、婴幼儿等特殊人群8.5万人;设立发热门诊(诊室)48个,强化医疗物资储备供应,落实分级分类诊疗,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年来,我们高效统筹稳经济、提质效,经济运行稳健向好。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预计,下同),同比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5%。全面释放政策红利。狠抓“国务院稳经济33条”等助企纾困一揽子政策落实,推出援企稳岗、减税降费、融资支持等举措,成立六个服务专班,落实“一企一人”帮扶,着力解决资金、物流、用工等困难,累计办理留抵退税14.45亿元,发放“苏科贷”“稳岗贷”“小微贷”等纾困贷款超30亿元。全力做强项目支撑。始终保持项目招引强大攻势,聚焦六大主导产业,组建产业招商局,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成功签约矿冶集团、威兆半导体等亿元以上项目87个,长城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刷新徐州招商引资“1号工程”纪录。在一个个新项目落户邳州的同时,一大批支撑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加速建设,新春兴、元丰新材料等34个技改项目如期竣工,5个省重大项目全部投产,21个徐州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全速推进产业转型。脚踏实地发展实体经济,出台工业企业提质增效七条措施,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工业开票达到800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超100家。抢抓“智改数转”机遇,培育星级上云企业73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沂州科技获评国家级能效领跑者企业,江昕科技获批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鲁汶仪器磁存储刻蚀机荣获省首台(套)装备认定。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康力源完成创业板过会,南方永磁等3家企业筹备股改,多层次上市梯队加快构建。
一年来,我们矢志不移抓改革、促创新,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统筹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改革创新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良好局面。流程再造让政务服务更高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获批国家级改革试点3项、省级试点(示范)9项。大数据中心“一网统管”让数据多跑路,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下放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让群众少跑腿,项目集中会办、一线推进让企业投资实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交付”。盘活挖潜让要素保障更精准。规划建设八义集工业园区,推动开发区、高新区创建国家级园区,“两区”排名在全省同类园区中稳步进位。持续推进企业提质增效,清理“僵尸企业”81家,盘活土地4099亩,有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人才汇聚让创新动能更强劲。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14人、国家级外国专家项目10个,招引大学生、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5647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7家、徐州市级新型研发机构6家,培育潜在独角兽企业3家、瞪羚企业2家;新增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各1个,主导发布省级地方标准2项;获批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创新资源加速汇聚。
一年来,我们统筹融合打基础、提内涵,城乡面貌不断改善。探索数字赋能公共空间治理新路径,持续优化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布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生态宜居品质显著提升。城市建设蹄疾步稳。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城市建设“蓝图”更加清晰。创新开展土地征收“联评联审”,推动大小丁场、抬田地等地块和谐高效征收。全力保障城建重点工程建设,老火车站东迁并组,邳州新港雏形已现,建设路立交双向通车,城市内涝综合治理、城区河道水质提升、青年路小学等27项工程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投放共享电动单车4000辆,改造老旧小区4个,拆除围挡乱象4.8万m2、违建6587m2,城市空间更加清爽有序。乡村振兴阔步前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新增高标准农田15.2万亩,粮食生产“十九连丰”,成功注册“邳州炒货”集体商标、获评省级劳务品牌,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完成农房改善5568户、户厕改造2.25万户,新建农村公厕180座,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9个,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2个、示范村24个,官湖镇授贤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生态底色更加靓丽。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一体推进“水、气、土”系统治理,8个国省考断面稳定达标,张楼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徐州唯一;PM2.5浓度降至34.7μg/m3,在徐州地区率先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建成生态河道288公里,通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初评;“王杰精神”红色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入选省示范项目。
一年来,我们用力用情出实招、办实事,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扎实推进年度52项为民实事,民生支出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2%,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基本民生兜紧兜实。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43200元、25500元,同比增长5.3%和7.1%;城乡基本社会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99%以上,基础养老金“十二连涨”,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十八连增”;社会救助提标扩面,发放低保、特困、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各类救助资金4.2亿元,落实退役军人优抚补助1.13亿元,民生保障更有温度。公共服务优化均衡。新建幼儿园17所,新改扩建中小学30所,补充教师655人,增加学位4.4万个,官湖高中创成省四星级高中,公办高中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公立医院改革荣获省政府表彰,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中医院等20家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创成国家卫生镇9个、省级五星中医馆3家,官湖卫生院创成二级老年病医院,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高效。成功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博物馆创成4A级景区,柳琴戏《支招》荣获省“五星工程奖”,人民群众文体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大提升”专项行动,推动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创新实施“积分制”管理,提升“红色物业”服务水平,织密织牢社会治理网格。统筹抓好底线工作,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平安邳州、法治邳州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环境不断净化,信访问题攻坚化解成效明显,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蝉联省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文联、残联、关工委等群众团体开展工作,拥军优属、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和预备役、审计、人事、机关事务管理、供销、物价、外事侨务、宗教、档案、老干部、红十字、消防、史志、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供电、邮政、通讯、烟草、盐务、保险等部门为地方发展作出新贡献。
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政府自身建设也得到全面加强。一年来,我们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和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扎实开展“三问四有”主题实践,全面实施“挑大梁、担重任”流动红旗季季评,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定期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主动向市政协通报工作,208件人大代表建议、139件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100%,党员干部敢为善为的精神状态明显提升,政府系统务实落实的氛围更加浓厚。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是大事要事多、急事难事多的一年,也是负重前行、收获满满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徐州市委、市政府和邳州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关心支持邳州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重大项目储备不足,落地转化亟需加快,支撑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城市功能品质仍需完善提升,乡村全面振兴任务依然繁重;人民群众对收入水平、公共服务供给等还不够满意,基层社会治理还有待加强,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徐州市委、邳州市委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三高一强”,即“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打造现代化强市”,树牢标杆意识,争创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坚决扛起挑大梁、担重任的历史使命,奋力谱写现代化邳州建设新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速,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实现这些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全力筑牢现代化强市的实体根基
更大力度突破重大项目。把重大项目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和“压舱石”,保持定力,持续攻坚。在项目招引上“快突破”。深入研究链条,完善招商地图,围绕世界500强、央企国企和行业头部企业,紧盯招商引资“1号工程”,以12个产业招商局为主力军,板块联动,精准发力,统筹推进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确保全年招引5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4个,其中百亿级项目不少于2个。在要素保障上“严把关”。树牢“亩均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加强项目预审,严把投资强度、产值税收、安全环保等关口,统筹土地、金融、能耗等要素供给,优先保障大项目、好项目,全年盘活闲置低效用地4500亩以上,新增制造业贷款24亿元以上。在落地转化上“增实效”。建立“链长+分链长+工作专班”推进机制,全面推行扁平化管理和分布式开放化办公,深入落实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矿冶集团、威兆半导体等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投产、快转规。
更优成效培育产业集群。对标徐州“343”创新产业集群,放大六大主导产业集聚效应,全力推动集群式、规模化发展。突出链主带动。深入实施“链主”企业、“雁阵”集群培育计划,放大沂州科技、新春兴、长城汽车核心零部件等链主企业拉动效应,持续推进产业“强链、补链、连链、延链”,全力打通上下游、畅通产业链,加快形成百亿领航、十亿带动、亿元支撑的企业方阵,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强化“智改数转”。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重点推动鲁汶仪器、上达半导体等10家规上企业技改升级,大力培育头部企业和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新增省级智能工厂(车间)2家以上,星级上云企业50家以上,获批省级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以上。借力资本市场。深入实施企业上市“鹏程计划”,全过程培育、“一对一”服务,加快康力源、影速等企业上市步伐,年内完成3家企业股改,实现2家企业上市,着力形成“培育一批、股改一批、挂牌一批、上市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
更高能级建强园区载体。突出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不断优化一区多园布局,集聚高端要素,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开发区、高新区要强化比学赶超意识,勇于“向苏南看、和苏中比”,当好全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引擎,持续深化体制改革,提升园区配套功能,主攻重大项目,不断增加全市贡献份额,实现全省排名持续进位。八义集工业园区要抓住战略机遇,坚持高点定位,统筹推进生态修复、农房建设、拆迁安置和园区建设,同步推进项目招引,尽快成势成型,努力打造成为“邳州智造西门户、徐州东郊桥头堡”。其他板块要打破“园区、非园区”概念,立足产业基础,放大资源禀赋,狠抓功能完善,推动镇域产业互动、优势互补、园区共建,形成各具特色、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园区集群。
(二)坚定不移做优品质、提升能级,着力展示现代化强市的城市魅力
以扩容提质增强城市功能。坚持规划引领。抢抓新型城镇化历史机遇,以“三区三线”划定为基础,突出全域全要素管控,加快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镇开发边界详规和专项规划编制,严格实行项目跟着规划走,坚决维护规划刚性和权威。突出片区带动。整体推动“三区两带一环”布局,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加快推进高铁河湾片区、东湖创新生态区、新港门户功能区建设,统筹布局明德高中、瑞熙康养社区等功能项目,启动实施邳新路改线、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等工程,加快推进10公里绿道建设,精心打造与功能定位相匹配的高品质片区。拓展对外通道。持续提升高铁客运枢纽功能,加快推进邳州新港及其连接线建设,积极对接徐州国际陆港和连云港自贸片区,着力增强内外通联能力,构建多式联运枢纽体系。
以产城融合繁荣城市经济。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新兴商圈为载体,加快推进宝龙广场等项目建设,提升上亿国际商贸城服务能力,大力发展首店经济、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带动人气商气加速集聚,打造城市消费新地标。以城市更新为契机,统筹推动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优化提升商业形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打造集滨水景观、文娱休闲和高端商务于一体的六保水街,全面焕发老城活力,促进新老城区繁荣并进、融合发展。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保障居民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充分考虑群众“家门口”服务需求,完善城市便民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城市烟火气更旺、生活味更浓。
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管理。管住城市末梢。聚焦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居民小区等重点难点,深入开展占道经营、私搭乱建、乱停乱放等“微治理”,努力实现精细化、长效化管理。升级城市大脑。以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为平台,充分整合数字城管、“12345”等平台,建设“智慧城市”,强化“一网统管”。加速智慧停车改造,新建城市综合管理图码管控服务平台,推动城市管理更智能、更精准。彰显城市文明。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开展“最美邳州人”等典型评选,持续提升全民文明素养。提档“红色物业”,精准厘清物业管理权责边界,推动物业服务与城市管理同频共振。
(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推动创新,致力积蓄现代化强市的澎湃动能
充分释放改革动力。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聚焦“便民、利企、融合”,进一步强化信息共享,整合服务系统,深化“一件事一次办”“不见面审批”等改革,持续提高“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效能,最大限度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稳步推进平台公司转型改革。锚定实体化、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加快推进恒润、建秋高科等国有平台公司转型,从严规范运营管理,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全力推动做大做强。统筹推进其他领域改革。聚焦教育、医疗、社会治理等领域,抓好新时代教育评价、“三医联动”、农村产权制度等改革,努力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邳州改革品牌。
全面激发创新潜力。建强创新载体。依托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持续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加快布局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新增省级研发机构2家以上,徐州市级研发机构5家以上。壮大创新主体。坚持招培并举,大力实施高企“小升高”、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着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年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1000家以上。集聚创新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555”引才工程,全力招引高层次、紧缺型人才。深化产学研用相结合,积极承接创新成果转化,持续放大“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促进一个产业”的产才融合效应,全力争创省级创新型示范市。
深度提振开放活力。主动融入重大战略。坚持以开放抢机遇、促发展,深入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徐州中心城市等战略,主动承接辐射带动和产业转移,深化与扶风东西协作,全方位加强沟通对接,实现合作共赢。全力开拓外贸市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等线上线下平台,引导企业扩大贸易渠道、转变贸易方式,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全力拓市场、增订单,牢牢稳住外贸基本盘,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增长5%左右。提升外资利用质效。加大外资项目招引,持续优化外资结构,提升重大项目外资占比,全年引进外资项目不少于5个;强化存量挖潜,鼓励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做大规模。
(四)坚定不移聚焦三农、加快振兴,奋力打造现代化强市的乡村样板
特色化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充分挖掘农业资源禀赋,做强特色,延伸链条,打响品牌。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强化农业技术指导,新建提升高标准农田7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190万亩以上、总产超85万吨。抓实农业重大项目。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深耕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领域,加大农业项目引建力度,全力实施年度40个农业重大项目,促进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做强区域特色品牌。依托两个国家级农业园区、两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推动大蒜、银杏、花卉等产业区域化布局、特色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新增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10个,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用好垂直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持续打响“邳州白蒜”“邳州炒货”等区域公用品牌,真正让一批“邳”字头农产品畅销全国、享誉海外。
数字化推动农村宜居宜业。强化数字赋能,提高标杆、系统谋划,打造公共空间治理升级版。全面推行图码管控。继续加大力度、拓展广度,深入实施图码管控,动态摸清资产、厘清权属、综合利用,加快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空间治理格局。全面完善公共设施。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提升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新建提升户厕3.8万户、公厕100座,建设村内道路260公里。优化镇村空间布局,稳步推进344省道沿线、八义集工业园区和石膏矿采空区农房改善,年内完成改善3079户,有序引导农民向城区、镇区、社区集中。全面扮靓乡村风貌。坚持“塑形”与“铸魂”并重,以“四清一治一改”为重点,全域提升人居环境,涵养乡风文明,创成徐州市级以上特色田园乡村5个,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2个、示范村36个,不断擦亮美丽乡村名片。
多元化推动农民富裕富足。深入推进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积极拓宽增收渠道,夯实共同富裕基础。做大土地收益。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全年新增规模经营面积5万亩以上,带动更多农户融入产业链、分享增值收益。做强集体经济。坚持“宜工则工、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游则游”,充分盘活集体资源,开发多元产业,发挥最大效益,全面壮大集体经济。做优金融服务。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加大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扶持力度,持续为富民增收注入金融“活水”。
(五)坚定不移保护生态、绿色发展,聚力擦亮现代化强市的生态底色
一严到底狠抓污染防治。序时抓好中央、省和徐州市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努力让“天更蓝”。坚持从头抓紧,决胜每一天,压降每一微克,统筹推进工业废气、扬尘污染、餐饮油烟、微环境等专项治理,全力保良争优,确保年度PM2.5浓度、空气优良率徐州领先。努力让“水更清”。严格落实“河长制”“断面负责人制”,深入开展河道分类整治、面源污染治理,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优III比例达100%。突出实用实效,按照“四水并收”要求,加快实施污水处理系列工程,着力从源头上控源截污。努力让“地更绿”。坚持“减存量、控风险”,深入开展危废固废专项整治,强化全生命周期监管,确保环境安全。加快推进污染地块修复治理,严格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准入管理,坚决守住不发生土壤环境风险事件底线。
一着不让推进绿色转型。以创建省级“无废城市”为引领,全面推动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努力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绿色低碳循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把项目环保准入门槛,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施绿色化、智能化、循环化改造,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4家。持续深化综合利用。瞄准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加快建设可回收物和大件垃圾分拣中心、建筑垃圾消纳场,完善农业、生活等领域废物“收、储、用、管”体系,努力实现全环节、全过程综合利用。全面倡导绿色生活。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宣传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进学校,高标准打造一批“无废学校”“无废企业”,引导树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一体融合释放综合效益。坚持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持续壮大“美丽经济”。打造生态保护修复样板。突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深入实施国家“山水工程”项目,高标准推进运河流域邳州段绿色走廊建设,全力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加快推进房亭河、老西泇河治理等工程,创建美丽幸福河湖41条,建成农村生态河道170公里。打响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坚持文体农康旅商融合发展,整合红色经典、历史文化、地方传统等要素,提档艾山、时光隧道、蘑菇峰等景点设施,放大邳北银杏、邳南红枫等资源价值,以点连片成面,打造旅游精品线路,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六)坚定不移兜牢底线、普惠民生,倾力绘就现代化强市的幸福答卷
全面夯实基本民生保障。完善就业保障体系。紧盯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打造“家门口”就业平台,鼓励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大力推进援企稳岗、扩岗增容,千方百计提升就业率、降低失业率,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全年扶持城乡自主创业4300人以上,新增城镇就业4000人以上。推动社保扩面提质。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保政策,强化医保精细化管理,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加快构建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始终保持对特殊困难群众的关注关爱,统筹救助资源、畅通救助渠道、丰富救助形式,严格落实社会救助托底政策,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加大对低保、特困人员、困境儿童、严重精神障碍者、残疾人员等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准兜实。
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加大投入,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所,创建省和徐州市优质幼儿园12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梯次培养青年良师、带头优师和领军名师,新招录教师900名。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放大运中、附小、奚仲路品牌学校辐射效应,支持运河中学创建高品质示范高中,努力让学生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强化产教融合,推动邳州中专、车辐山中专与高职院校合作,全面发展多形式职业教育,更好服务和推动地方发展。守护全民身心健康。大力推进“健康邳州”行动,完善市镇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提档升级镇卫生院14家、创建甲级村卫生室40家。着力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提升人民医院、中医院三甲医院标准化水平,强化医疗救治和应急保障能力。聚焦“一老一小”,加快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扎实落实“长护险”,加快婴幼儿照护设施建设,丰富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和托育服务需求。丰富群众文体活动。深入推进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优城市书房、文化广场和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常态开展送戏、送书下乡活动,做强“书韵飘香”阅读品牌,打造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积极承办各类体育赛事,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创建全民运动健身示范市。
主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守牢疫情防控底线。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突出抓好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防控,加快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加大医疗资源储备供应,强化分级分类救治,切实保障群众就医购药和基本生活需求。守住安全生产红线。以压实“三个责任”为重点,以深化安全专项整治为主线,纵深推进危化品、消防火灾、城镇燃气、既有建筑、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隐患排查整治,动态查清隐患,闭环彻底整改,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守好社会稳定防线。用好“微网格”“议事点”“积分制”,深化“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大提升”专项行动,完善“五治融合”社会治理模式,推动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切实把风险隐患发现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未发之时。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依法依规处置信访事项,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邳州。
三、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面对“三高一强”的历史重任,我们将把政府自身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持续深化“三问四有”主题实践,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努力创造崭新业绩、交出优异答卷。
更加坚定信仰、筑牢政治忠诚。牢记“国之大者”,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拥护“两个确立”,永葆对党忠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徐州市决策部署,坚决有力落实市委工作要求,步调一致、政令畅通,确保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更加务实落实、强化敢为善为。坚持“干”字当头、“实”字托底,以心无旁骛的定力、一抓到底的韧劲,心贴心解决群众所需所盼,实打实为企业排忧解难。树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立说立行,闭环落实,坚决做到案无积卷、事不过夜。聚焦项目建设、民生保障、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强化攻坚克难,勇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一件一件抓推进、一项一项求突破,推动政府各项工作提速增效。
更加注重规范、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支撑保障作用。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始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断促进政府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更加从严从紧、锤炼过硬作风。坚持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坚决扛起政府系统党风廉政政治责任,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拉紧监管“尺子”、打响问责“板子”,把“严”的主基调一贯到底,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约束,深化绩效管理,加大审计监督,全力保障重点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切实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聚力聚焦“三高一强”,锚定目标、铆足干劲,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推进举措,担当实干,勇毅前行,奋力谱写现代化邳州建设新篇章!
附 件
有关词语说明
1.“白名单”管理:是指将医务、公安、交通物流、商超、水电气暖等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和社会正常运转的人员纳入“白名单”管理,确保生产供应稳定有序。
2.智改数转:即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通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各环节智能化水平。
3.一件事一次办:将企业群众需到多个部门办理或多件相关的“一揽子事”,经过梳理整合,变成窗口统一办理的“一件事”,实行“一次告知、一套表单、一次受理、一次联办、一次办成、一窗发证”闭环办理。
4.三区三线:“三区”是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三线”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5.无废城市: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6.三问四有:“三问”即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四有”即有定力、有血性、有本领、有品行。
7.招商引资“1号工程”:徐州市认定投资在50亿元人民币(或3亿美元)以上的制造业或现代服务业项目。
8.徐州“343”创新产业集群:3个优势创新产业集群(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能源、新材料)、4个新兴创新产业集群(数字经济、集成电路与ICT、医药健康、安全应急)、3个特色创新产业集群(精品钢材、高端纺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
9.三区两带一环:高铁河湾片区、东湖(后沙)创新生态区、新港门户功能区“三区”,大运河文化景观带、六保河生态风光带“两带”,以及城市大外环“一环”。
10.“555”引才工程:徐州人才引进工程,每年引进领军人才500名、专门人才5000名、大学毕业生5万名。
11.图码管控:通过遥感影像、实地测绘等方式,对集体资源资产进行清查、登记、赋码,建立“码、库、图、资源”一体化治理清单,实现集体资源资产一张图、查询监管一个码。
12.四清一治一改:清理积存垃圾、清理河塘沟渠、清理农业废弃物、清除无保护价值的残垣断壁,加大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改变落后生活习惯。
13.四水并收:把居民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厨房用水、冲厕排水和洗浴、洗涤污水统一排入截污管网。
- 【中国中小城市指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