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 信息来源: | 阅读量:365次
促进专利转化运用,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3月19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并解读《江苏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从提升专利质量、打通关键堵点、赋能实体经济、强化支撑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15条具体任务,促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江苏省基本建成资源配置效率高、要素市场活力强、配套服务供给足、利益共享机制优的专利转化运用体系,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显著提升,全省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00亿元,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17%,为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推进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
“《实施方案》突出质量导向、突出机制创新、突出转化实效。”发布会上,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支苏平介绍,《实施方案》提出培优专利产出增量,淡化考核评价中数量要求,强化质量源头治理。同时,他们还聚焦制约专利转化运用的堵点难点问题,特别是机制障碍性问题,提出建立专利转化运用发布机制,推进赋权改革试点完善容错纠错机制。
此外,《实施方案》将专利转化运用的实效体现在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聚焦江苏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出了建设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实施产业专利导航工程、培育和壮大专利密集型企业和产业、加大“苏知贷”金融产品投放力度等务实举措,提高了《实施方案》的实效性。
高校、科研院所利用财政资金取得的技术类知识产权,是职务科技成果的重要形式。2020年,国家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4家单位获批列入试点。试点期内,4家试点单位共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90项,合同产生金额2.1亿元,作价投资金额超4亿元。
“在全面总结前期4家单位参与国家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江苏将在更大范围内推进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倪菡忆表示。目前,江苏省遴选了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江苏省中医院等14家单位,支持他们开展试点,在国有资产单列管理、横向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尽职免责、分配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改革探索,着力破解职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政策瓶颈,促进专利转化运用,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聚焦产业发展需求 促进成果精准对接市场
江苏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江苏高校专利授权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江苏将如何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加快转化?
江苏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袁靖宇表示,江苏将扩大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改革范围,细化赋权程序,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资产管理机制,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机制,特别是鼓励高校牵头龙头企业、联合创新型领军企业共同梳理产业链技术需求清单,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题开展定向研发和联合攻关。
开展专利对接是打通专利供给端和需求端堵点的有效措施。如何让供需精准对接?
“我们按照专利的不同技术市场化前景,分层次、分类型开展对接活动。”支苏平表示,对产业化潜力较强的专利,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将组织企业、投融资机构、服务机构,开展产业专场路演、交易、拍卖、展示活动,实现专利快速转化;对市场前景好但技术尚不成熟的专利,组织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专利转化运用服务机构,利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等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中试熟化,加快专利产业化进程;对于重点产业的高价值专利,支持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会同高校院所组建专利池和专利组合,形成完整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集中许可给企业实施,提高专利转化运用效率。(科技日报南京3月19日电)
- 【中国中小城市指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