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21日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 信息来源: | 阅读量:421次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龙海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和经济下行的不利形势,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扛起“两稳一保一防”工作责任,认真落实省委“三提三效”行动部署,扎实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和“七比一看”竞赛,较好完成区第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运行保持稳健态势。
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9.6亿元,增长6.9%;规模工业总产值872.7亿元、增长9.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6亿元,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182.6亿元,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4.03亿元,增长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52亿元,增长30.85%;外贸进出口40亿元,增长15.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8亿元,增长6.1%;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7880元和26919元,增长7%和9%。
(一)注重调结构、促升级,产业发展稳步提升。坚定不移抓实体稳基础,着力构建“一产稳、二产进、三产优”的产业发展格局。工业持续转型升级。漳州LNG项目一期、万洋众创城一期等重大产业项目整体完工,海新、绿新、海山重工等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面开展“清三低、破五未”行动,盘活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及低效用地2320亩,企业技改投资突破100亿元、实现翻倍增长。建筑业持续成长壮大。全区建筑业总产值189亿元、占漳州总量四分之一,新增资质以上建筑企业9家,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产业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禹澄建筑进入“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00强”。农业持续增产增效。培育县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6家,建成现代农业重点项目6个;完成“非粮化”整治1581亩,建设高标准农田8830亩,种植粮食9.7万亩,着手建设港尾中心渔港,地票、林票试点改革顺利推行。第三产业持续释放活力。内外商贸市场保持良好态势,新增限上贸易业企业92家、服务业企业9家,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219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长14.7%;厦门银行落户龙海,签订百亿合作框架协议。成功举办第五届杨梅文化节,后港历史文化街区、毅宏车艇工业文化体验中心开业试运营。
(二)注重抓攻坚、激活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建立健全项目攻坚机制,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全面发起重点项目攻坚大会战。全区“七比一看”竞赛成绩处于漳州中上水平,其中“项目攻坚”竞赛稳居前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跻身全市前列,农林牧渔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贸进出口四项指标位列前三。重点项目有效突破。开展“百亿投资、百个项目、百日攻坚”行动,92个区级以上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69个产业攻坚项目全面推进,腾星食品、然利富氢水等44个项目开工建设,永冠成铝膜板、全家福食品等49个项目竣工投用;九九坑水库下闸蓄水,西溪水闸除险加固和浯屿岛供水工程顺利推进。要素保障精准到位。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11亿元、上级专项资金7.3亿元,专调重点攻坚项目前期保障资金2亿元,盘活一批国有资产获得政策性融资贷款11.4亿元,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得到有力保障;完成土地报批2976亩、土地供应3114亩,18个项目实现“交地即交证”;开展“龙聚百企、海纳千才”行动,引进卫生、教育等专项人才249名,格林、卓岐等2800套人才安居房全部竣工。招商引资富有成效。出台工业、建筑业、服务业、集成电路等行业扶持政策,安商富商环境不断提升;坚持“一把手”招商,实施长三角“驻点招商”,举办专场招商推介及签约活动6场、签约项目94个,总投资157.8亿元,惠台芯科技、万洋智能制造、远荣智能制造、爱逸食品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龙海。
(三)注重共创建、提品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坚持城乡统筹,全面对接漳州城区标准,同步推进新区建设和老区改造,为群众创造宜居生活圈。城市开发步伐加快。实施城市建设品质提升项目97个、完成投资34.9亿元,“四馆一中心”整体落成,芦州大道二期等6条城市道路竣工通车,后港棚户区改造二期、云都人防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相继建成,省道219雩林至翠林段提升改造工程加快建设。创城工作纵深推进。全民发动、全域启动,掀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新热潮。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挂钩、志愿者服务、门前三包等常态化共建机制,启动23个老旧小区改造和智慧停车项目,新增城市口袋公园5个、公共停车位450个,铺设供水、供气和雨污管网53.5公里,市容市貌明显改观,群众获得感明显提高。乡村振兴全面铺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深化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1个、试点村15个、实绩突出村2个,优化调整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路线3条,清理乱占耕地建房及各类违法图斑4463宗2362亩,处置“两违”87万平方米,整治裸房4298栋,农村污水收集处理PPP项目加快建设,新建管网316公里、污水处理站48座,实施农村公路新改扩建64公里,荣获第六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埭美古村入选“福建省美丽休闲乡村”,镇海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生态环境有效治理。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活动,总投资5.7亿元的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全面开工,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72万亩,河道清淤清障302公里,全面清退海上超规划养殖,如期完成互花米草除治任务,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九龙江河口、南溪浮宫桥国控断面水质全面达标。九龙江西溪获得国家级“最美家乡河”称号,“龙江颂”入选国家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名录、获评省级“河湖文化遗产”。
(四)注重办实事、惠民生,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坚持优先保障民生,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以上,28个为民办实事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成立奖教助学促进会,筹集资金1120万元,发放奖教助学金138万元,新增省特级教师1人、市级优秀教师83人,尊师重教正向激励得到加强。十二年一贯制的龙海一中南太武学校正式启用,区直机关幼儿园等15个教育项目竣工投用,新增学位7230个。医疗服务日益提升。市第二医院三期项目加快建设,城市核酸检测基地投入使用,榜山卫生院通过省级社区医院建设验收,紫泥卫生院入选“省精品中医馆”,海澄、港尾卫生院新院区竣工验收,双第中医馆建成投用,全区医疗服务能力经受住新冠疫情历史考验。社会保障更加充分。加强低保户、孤儿及残疾人、库区移民、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保障,开展低收入群体就业帮扶,落实各类补助保障资金675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580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月659元提高到815元。卓岐村获评“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五)注重抗疫情、防风险,社会发展更加安全。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统筹发展和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众志成城防抗新冠疫情。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应急指挥系统,充分调动各方资源,科学调度、精准防控,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力量,铸造龙海抗击疫情铁的防线,全区未发生聚集性疫情,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龙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精准施策抵御经济风险。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扎实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为企业办理留抵退税10.1亿元,兑现企业奖补资金6475万元;设立“12·8企业家活动日”,授予企业功勋奖、荣誉奖和贡献奖14家,表彰“亩均论英雄”标杆企业93家,旗帜鲜明为企业站台、为企业家撑腰;促进10家银行和186家企业达成意向性贷款20亿元以上,帮助企业暖冬渡难。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再融资债券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升。“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顺利化解泰禾白塘湾、闽南院子等房地产领域风险隐患。多措并举加强社会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深化平安龙海建设,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化解信访矛盾,持续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扎实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连续七届获得“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
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政府机关效能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政府决策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更加饱满。与此同时,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退役军人、国防动员、双拥共建、红十字会、工会、外事、海防、新闻、档案、物价、气象、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新成效,老区苏区、山海协作、援藏援疆援宁工作扎实开展。
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同舟共济、奋勇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向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支持服务龙海发展的驻军官兵、驻龙海单位,向为龙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企业家、建设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同时,向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全体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父老乡亲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仍然不快,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成效不够明显,高质量发展动能不足;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人民群众获得感与期盼还有差距;政府机关效能有待提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扎实做好2023年工作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四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港城兴区、生态立区”发展战略,致力发展实体经济,致力区域协调发展,致力推进乡村振兴,致力生态文明建设,致力增进民生福祉,致力深化改革创新,全方位推进龙海高质量发展,为漳州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贡献力量。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9%,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9.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外贸进出口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8.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一)突出工业提速提效,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
加快产业集聚。坚持“抓龙头、铸链条、促升级”,着力打造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健康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扶持绿新、海新等龙头企业加速发展,助力新兴“食品五小龙”扩产增效,引导企业向冻干食品、预制菜等新赛道发展,建立行业协会供应集采机制,提高中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能源产业绿色发展,构建冷能梯次利用、热电高效利用和海水循环利用的能源综合利用体系,支持华阳电业、福能风电等企业提级发展,推进漳州LNG项目一期投产、二期投建,着力导入杭氧冷能空分、东方海水提钾等延链补链项目,打造国内重要冷热电联供示范基地。壮大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模,引进新能源汽车“三电”和核心零部件等配套项目落地集聚,推动金龙客车一期量产、海山电动集装箱堆高机投产,加快立圣丰纺织、远荣智能制造、正新橡胶三期二阶段等项目开工建设,促进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向两头延伸。加大建筑业政策扶持,做大做强泷澄、禹澄等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资质建筑业企业,力争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产业基地竣工投用,鼓励企业培优创新,打造“鲁班奖”精品工程。
加快园区建设。突出标准化、集群化发展,形成空间集约、要素集成、服务集中的产业生态圈。规划建设以冷能空分、换冷循环、冷链物流为基础的“双碳”产业园,以健康食品为方向的保罗大健康产业园,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万洋众创城产业园,以汽车上下游配套为主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加快推进龙江产业集聚区智慧厂房、浮南大道二期、南溪湾污水处理厂等园区基础配套建设,进一步提高产业园区承载力。突出“亩均论英雄”导向,持续深化“清三低、破五未”行动,加快“腾笼换鸟”“工业上楼”,引导企业进园集群发展,提升用地效益。
加快项目提升。落实“五个一批”推进机制,计划实施产业项目115个,年度总投资253亿元,力促世强冷冻、卡尔顿食品等项目投产见效,加快福能机制砂、士兴钢结构等项目建设,推动惠台芯科技、泽桂园冻干食品等项目落地开工。坚持“大招商、招大商”,完善“产业招商地图”,瞄准央企、国企和500强企业开展“靶向招商”,策划海洋经济、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汽配、数字经济等专场招商推介会,力争全年项目签约取得新成效,十亿、百亿项目实现新突破。
(二)突出核心区域带动,高能级谋划城市发展
构建更具潜力的片区格局。立足漳州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推进三大重点区域协调发展。“一江滨两新区”着力推进新城区开发建设,加快榜山片区、长洲梧浦片区和紫泥生态片区的规划建设,编制市政道路、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着力推进主城区改造更新,规划建设一批新旧更替、文化传承的精品片区,打造“四馆一中心”、后港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新地标。“南太武南溪湾”着力发挥环厦门湾和临港优势,探索推进“数字+城市”“温泉文旅+城市”等开发模式,重点加强核心区3900亩建设用地运作,实施85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隆教片区”着力打响“碧海清山、唯美畲乡”名片,做好隆教乡产业发展规划,系统谋划白塘湾开发、镇海角提升、卫城保护、滨海景观绿道、畲族文化村落改造等工程,促进“边郊变热土”。完善厦漳同城互联互通路网体系,全方位融入“市区一体”发展,进一步构建“接漳连厦”城市格局,谋划锦江大道榜山段、芦美大道、龙浦大道等对外交通道路,支持漳州通海高速项目建设,优化提升城际公交线路,实施芦州大道二期延伸段工程,推进省道219雩林至翠林段改造提升、省道208紫云新区连接线、东园大道等13个交通项目,力促南溪大道、锦江大道三期竣工通车,加快打通一批“大动脉、微循环、断头路”。
打造更具品位的中心城区。围绕“最具闽南特色的活力城区”目标,启动总投资24.8亿元的城市更新项目,完成老旧小区三期改造,统筹实施30个市政配套项目,一体化推进口袋公园、健康跑道、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管网缆线提升工程,让城市更有颜值。探索国有企业城市运营管理模式,搭建市政养护、数字城管、城建档案等城市管理平台,完善智慧停车、共享电单车布局,让城市更有“智慧”。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实施涵盖垃圾分类直运、大件垃圾预约清运、资源分选回收等智慧环卫一体化工程,探索无物业小区综合治理,提升城管和交通执法水平,进一步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服务功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群众性志愿服务活动,让城市更有家的味道。
发展更具活力的城市经济。坚持以文兴旅、以旅促文、文旅融合,提升国道228滨海风景道旅游配套,串联石码海澄古街古巷、东园浮宫特色民居、港尾隆教滨海温泉等旅游线路,推动龙江颂、月港海丝等景点市场化运作,规划建设双第高端文旅康养片区,加快创建鹭凯生态庄园4A级景区、罗汉峰檀乡谷3A级景区。充分发挥消费基础作用,支持新零售、电商矩阵、社区团购等新业态发展,加快福门酒店、海新丹夫国际中心等商贸项目建设,建立“食博园”直播带货新基地。推动物流业发展,谋划建设区域物流分拨中心,力促普洛斯、宝博物流项目竣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推进禹澄、然利、聚芝林、卡尔顿等总部大楼建设,吸引更多企业进驻。坚持“房住不炒”,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鼓励开发第四代建筑,提高群众居住质量。
(三)突出三农强基固本,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培育一批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推动龙强冷冻、冠华果蔬等11个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西溪水闸除险加固等12个重大水利项目进度。实施现代种业振兴行动,引入推广农业高优品种。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开展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推进一批“园改耕”“林改耕”项目,力争新增补充耕地1500亩以上,确保种粮面积和粮食产量有增无减,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加快海洋经济发展,谋划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设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推进港尾中心渔港、石码避风锚地建设,加快港口与产业联动发展。
促进农村宜居宜业。扎实开展“百镇千村”行动,提升东园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串点连线成片路线和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推动向“村村美”“全域兴”延伸。加强与厦门大学等高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一革命四行动”,巩固提升裸房整治成效,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公厕管护常态机制。优化农村住房管理,落实“两统筹、两统管”制度,加强农房建筑风貌和质量安全管控,保护开发东园埭美村、东泗渐山村、港尾城内自然村等传统村落,打造一批集约建房农村新样板。巩固深化乡风文明,将农村环境卫生、耕地保护、森林保护、水源保护、兴学助教等纳入村规民约,提高农村治理水平。聚焦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弱项,统筹推进“四好”农村路、冷链物流、光纤网络、乡村电气化等系统工程,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提升低收入群体自给自足能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民土地依法有偿流转,持续推进林票发放和地票改革试点工作,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培育一批集体经济强村。加快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促进小农户和大市场有机结合。大力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鼓励发展主要地标农特产品;因地制宜发展田园观光、森林康养、滨海渔家体验等“乡村旅游+直播带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强化农村人才全域支撑,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大学生等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培育更多“土专家”“田秀才”和致富带头人。
(四)突出生态环境保护,高品质创建美丽家园
大力开展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空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开展非电行业和锅炉烟气改造提升行动,做好工地扬尘治理和餐饮油烟污染整治,确保空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下降。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快农村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建设,推进中心城区内河水系及黑臭水体治理,力争南溪流域水环境稳定达到Ⅲ类标准。加强土壤污染源防控和安全利用,深入开展工农业面源污染、畜禽粪肥利用、农用化学品废弃物回收等治理行动,切实降低土壤污染风险。
致力优化生态环境。牢固树立“两山”理念,深入推进林长制、河湖长制,统筹推动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建设,加快实施九龙江河口整治与红树林保护修复、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治理、九龙江西溪干流鱼道、程溪溪及高排渠上游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谋划海洋生态修复、月港片区绿色发展等项目,推进一比疆、狮形山等废弃矿山修复,做好近岸海域海岛环境保护,巩固海漂垃圾治理、养殖清退和互花米草除治成效,完成造林绿化1万亩以上,争创一批省级森林村庄。
着力推进低碳发展。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以九龙江口红树林保护为抓手,开展“蓝绿碳汇”试点工作,提高固碳减排水平,发挥绿色经济效益。加强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实现环境风险全过程管控。严把项目企业环保准入关,引导企业清洁低碳转型,降低重点高能耗企业产品单耗,逐步淘汰落后产能。鼓励绿色消费,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五)突出为民惠民利民,高要求提升民生福祉
让社会保障更暖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兜牢民生底线,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焦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教育医疗、海岛饮水等领域,梳理推进一批民生实事项目。精准实施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完善弱势群体关爱服务,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聚焦“一老一小”服务,发展医养康养事业、多元普惠托育服务和母婴健康产业,推进乡镇敬老院和村级养老服务运维管理,推动龙海殡仪服务中心和公益性生命公园建设。积极引导失地农民、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灵活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500人以上。
让社会事业更舒心。深入开展教育工作“八大行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推进优质均衡发展,推动石码中心小学龙翔校区等项目建设,打造“龙海一中南太武学校”教育品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构建“订单式”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加强校企联动,提升职业教育水平。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注重科学施策,突出重点防控,提升救治能力,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大医疗资源和人才引进力度,落实名医定期下基层制度,发展基层卫生院特色服务,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加快市第二医院三期建设、市第二中医院迁建,谋划迁移龙海区第二医院,实施一批基层卫生院补短板工程,提升医疗资源共享互补水平。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开展品牌特色赛事,丰富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争创2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
让群众生活更安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企业厂房、道路交通、消防、燃气、建筑工地、经营性自建房、食品药品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实现较大事故“零发生”、一般事故“双下降”。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养老诈骗、跨境赌博和走私等各类违法犯罪。深化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做好意识形态、双拥共建、退役军人、国防动员等工作。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控,着力消除房地产、经济金融等领域风险。依法妥善解决一批涉访涉诉问题,扎实开展欠薪治理专项行动,健全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六)突出优化服务保障,高效能打造营商环境
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干部敢为、基层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干事创业氛围。着力提高政府机关效能,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健全延时服务、周末无休、跨区通办等工作机制,整治“中梗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提供“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审批服务。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弘扬企业家精神,办好“12·8企业家活动日”,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假售假等行为,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增加研发投入,新增发明专利20件以上。
持续加强要素保障。深化“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用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研究出台更多扶持企业发展措施,鼓励企业产销分离、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实行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强征地拆迁、成片开发、土地报批、补充耕地等用地保障,推动更多项目实现“交地即交证即开工”。争取更多专项债资金、银行贷款、社会资本支持项目建设。发挥前期办作用,探索EOD项目建设新路径。
持续做好人才服务。落实“万才聚漳”计划,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深化推进“龙聚百企、海纳千才”行动,围绕教育医疗、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完善引才、育才、用才工作机制,引进一批高层次紧缺人才。积极搭建人才发展平台,解决安家居住、交通通勤、健康医疗及子女教育入学等问题,让人才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有地位。
三、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坚定不移全面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扛牢绝对忠诚的政治责任。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
筑牢依法行政的思维底线。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转变政府职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政府公信力。
树牢实干担当的工作导向。把实干作为基本要求,把干成事作为奋斗目标,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深化干部作风“五不”问题专项整治,坚决惩治层层加码、麻痹松懈、任性用权、不担当不作为等现象,全心全意为龙海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发扬斗争精神,锤炼斗争本领,敢于迎接风险挑战,直面困难矛盾,努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各类问题,展现政府敢担当、善作为的良好风采。
守牢干净干事的从政准则。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防范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管好公职人员、公共权力、公共资源。带头过“紧日子”,持续压减非必要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全力支持纪检监察工作,构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坚固防线,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龙江两岸春潮涌,海纳百川向前行。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为漳州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全方位推进龙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团结奋斗!
名 词 注 释
序号 |
名词 |
页码 |
解释 |
1 |
两稳一保一防 |
P1 |
“两稳”即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一保”即保就业,“一防”即防风险。 |
2 |
三提三效 |
P1 |
省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 |
3 |
七比一看 |
P1 |
比征地拆迁与耕地保护、比项目招商、比工业攻坚、比项目攻坚、比争取资金、比乡村振兴与生态建设、比“新增四上”企业和看高质量发展成效。 |
4 |
清三低、破五未 |
P2 |
清理“规上低效益、规下低产出、用地多贡献低”企业和破解项目“签约未开工、开工未竣工、竣工未投产、投产未达产、达产未上规”难题。 |
5 |
非粮化 |
P2 |
耕地用于非粮作物种植。 |
6 |
交地即交证 |
P3 |
企业缴清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税费后,办理交地手续的同时办理不动产登记,颁发不动产权证书。 |
7 |
驻点招商 |
P3 |
在发达地区设立招商引资办事处,派遣专人到当地定点招商。 |
8 |
四馆一中心 |
P4 |
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工人文化馆和会议中心等。 |
9 |
3条乡村振兴“串点 连线成片”路线 |
P4 |
卓港洲仔线、埭美田头线、深沃白塘线。 |
10 |
四个更大 |
P8 |
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时明确提出“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为福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 |
11 |
新兴“食品五小龙” |
P8 |
即卡尔顿、然利、新星、全家福、爱逸等发展势头强的5家食品企业。 |
12 |
预制菜 |
P8 |
将可食用原料经过预加工制成半成品或成品,在冷链条件下储存运输,供消费者或餐饮加工者加热烹饪后使用。 |
13 |
新能源汽车“三电” |
P9 |
电池、电机、电控系统。 |
14 |
鲁班奖 |
P9 |
即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颁发的最高荣誉奖。 |
15 |
“双碳”产业园 |
P9 |
以漳州LNG接收站、华阳电业、港尾中心渔港等重大基础设施为依托,规划建设冷能利用产业园和海洋经济产业园,逐步构建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 |
16 |
亩均论英雄 |
P9 |
以亩均单位土地的投入和产出作为评价标准,通过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树立先进典型。 |
17 |
工业上楼 |
P9 |
指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生产的产业新空间模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益。 |
18 |
五个一批 |
P9 |
“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增资一批”的项目滚动发展态势。 |
19 |
国道228滨海风景道 |
P11 |
福建省委、省政府印发《福建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将以国道228为主线,配套设置联络线和旅游支线,完善沿线服务区、停车区、观景台交通旅游服务体系,打造“东南海韵、魅力闽道”的滨海风景道。我区主要涉及九龙江口红树林保护区、月港海丝、埭美水上民居、田头水乡、镇海角、白塘湾等景点。 |
20 |
第四代建筑 |
P12 |
即庭院房、立体园林生态住房或城市森林花园建筑。 |
21 |
非农化 |
P12 |
指在耕地上从事非农业活动。 |
22 |
园改耕、林改耕 |
P12 |
果园、林地改造为耕地。 |
23 |
百镇千村 |
P12 |
漳州市实施百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和千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培育典型、打造精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漳州乡村全面振兴。 |
24 |
一革命四行动 |
P12 |
农村“厕所革命”和垃圾治理行动、污水治理行动、农房整治行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 |
25 |
两统筹、两统管 |
P13 |
农村建房实行“县统筹、乡统管,地统筹、事统管”制度。 |
26 |
“四好”农村路 |
P13 |
指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
27 |
“两山”理念 |
P14 |
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 |
28 |
互花米草 |
P14 |
俗称“大米草”,耐盐耐淹的草本植物,繁殖能力极强,被列为全球最危险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对沿海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具有巨大威胁。 |
29 |
碳达峰碳中和 |
P14 |
“碳达峰”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
30 |
蓝绿碳汇 |
P14 |
“蓝碳”即利用海洋及海洋生物固定碳;“绿碳”即利用陆地上的森林等绿色植物固定碳;“碳汇”即有机碳吸收超出释放的系统或区域。 |
31 |
教育工作“八大行动” |
P15 |
我区在教育工作中开展高质量教育引领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党建推动校长队伍建设行动、教师能力素质双提升行动、校园三风一容提升行动、校园设施配套建设行动、校园安全管理行动、教育与其他领域融合发展行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发展教育行动。 |
32 |
双下降 |
P16 |
事故数、亡人数都同比下降。 |
33 |
两个毫不动摇 |
P16 |
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34 |
产销分离 |
P16 |
指生产与销售分开,生产企业只负责把产品生产出来而不再成立单独的销售部门去销售产品,销售公司成为单独的只负责销售产品的独立法人。 |
35 |
EOD |
P17 |
指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
36 |
两个确立 |
P17 |
指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
37 |
干部作风“五不”问题专项整治 |
P18 |
漳州市开展的“履职不担当、工作不碰硬、落实不见效、能力不适应、内心不敬畏”问题整治行动。 |
- 【中国中小城市指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