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江堰市在传承与创新中促进文化振兴
- 信息来源:网络 | 阅读量:32次
近年来,都江堰市创新形式开展了系列非遗主题传承推广活动,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青城武术”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更是完整表达了本土文化深刻内涵,通过非遗+演艺、非遗+旅游等形式,全面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让人们感受非遗魅力,让非遗在传承中保护,在继承中创新。
“青城武术”是我国重要的武术流派之一,发源于中国道教圣地、世界文化遗产四川青城山,是整个青城山武功的总称。青城武术与道家修炼的“外活四体,内活经络,修命强身”的“动功”、“丹功”等息息相关,曾吸收各派武术精华,与中华武术少林、武当、峨眉诸派并驾齐驱,武谚有云:“南武当,北少林,峨眉宏佛法,探本上青城”。该项目于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在国内外已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惊艳亮相 让全世界看见
长剑出鞘,气势如虹;刀枪棍棒,虎虎生风;青城太极,刚柔相济……2024年10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四川篇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黄金档与全国观众见面。都江堰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城武术在节目中精彩亮相,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展示了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节目中,青城武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绥滨及其弟子演示了以拳风灭烛、飞针穿玻璃、单指破杯……一系列青城武术招式,佐证了青城武术刚柔并济名不虚传,展示了老一辈武术人的神采。一群青少年表演了七弦刀、绿林拗桩十八手、剑术……一系列青城武术绝技,展示了年青一代传承非遗的担当。驻场嘉宾,单霁翔赞叹:“真功夫,真厉害!”
从青城山走向全国,都江堰市在挖掘保护传统文化上下了大力气。
2011年,都江堰市成立“青城功夫研究会”。2016年,“青城武术研究会”成立。 2012年,政府发布《全民健身系列推广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市推广青城武术,在学校、机关和街角,掀起一股全民习练的热潮。每天傍晚,在都江堰南桥广场,200多人习练青城武术的场面已成为城市一景。近年来,当地文广体旅局积极组织、支持青城武术开展各类非遗交流、展示、传承工作,充分展示了青城武术的风采。
2023年8月,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成都举行,融入青城武术元素的歌舞节目《魅力都江堰》参加开幕式演出,向全世界展示了魅力都江堰的国际范和巴蜀韵。大运会期间,青城武术项目传承人受邀入驻大运村,先后教授600余名各国教练、选手、来宾传习青城武术,体验青城太极,感受非遗魅力。
青城武术传承人还受邀参加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第十五届国际武术比赛交流大会,全球经济发展论坛泰王国峰会授予海外人文交流贡献奖。
融合发展 共赏多彩非遗
每逢节假日,都江堰市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点亮城市街头,吸引广大游客和民众的热情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今年“十一”期间,青城武术、古法酿造金凤酒、灌县木雕、文记糕点等非遗集体亮相都江堰景区、南桥广场、仰天窝广场等著名打卡点,从体验古法酿酒技艺、制作木雕,到品尝糕点,再到感受青城武术,游客可以近距离接触都江堰优秀非遗项目,感受记忆如何传承,文化如何流动。每日吸引约2万人次游客、群众参与互动。
青城武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何道君及其弟子展示了青城山旗、青城拂尘、青城集体盾牌刀、青城朴刀、青城内功排打、劈石掌法、银枪抵喉等功法,让游客、市民们惊叹连连。
青城武术的刚柔相济令浙江游客白先生印象深刻,他说“这里有很多非遗瑰宝等待人们去发现,亲身传习体验更是难忘的经历。”
都江堰作为世界“三遗”之城,文化历史积淀厚重,拥有“青城武术”“都江堰放水节”“柳街薅秧歌”等50余项各级代表性非遗项目。近年来,当地文广体旅局围绕世界遗产山水文旅新城建设,积极举办非遗项目体验、展示展销等宣传活动;打造发布非遗研学旅游主题线路;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修培养,通过非遗项目融合现代需求创新,推动传统技艺转型升级;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专家的联系,共同推进非遗保护,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为有效探索推动青城武术的传承创新,都江堰市以“非遗+”的思路将传统文化融入新场景,在传统“主题汇演+街头路演+网红景点体验打卡”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三遗”之城丰富的文旅资源,成功申报2019年首批研、教、学、旅一体、省级青城武术(青城山桂溪园),(崇义道君精武馆)2家非遗项目体验基地;2023年青城武术龙跷(蹻)武馆命名为第八届国际非遗节体验基地;目前青城武术主题民宿、系列甜品、旅游线路、周边文创已陆续开发呈现,通过与创意元素结合,拓宽其传播应用途径,将推动青城武术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传承、保护、弘扬与民众的生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不仅有效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也有力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
接下来,都江堰市将继续开展非遗技艺进学校、进社区、进景区活动,推出更多具有在地文化特色、游客喜闻乐见的文旅新体验、新产品、新场景,进一步构建非遗文化生态传播场域,让广大游客、市民群众在生活场景中感受古老非遗“活”在当下、“武”动未来,让更多文化遗产蝶变出彩、更具生命力与烟火气!
- 【中国中小城市指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