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全国千强镇发展报告
- 信息来源:网络 | 阅读量:4449次
一、我国建制镇的发展沿革
(一)过渡调整时期(1949~1961年)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根据生产力的布局对原有城镇体系做了调整,使之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业基地,又在农村则实行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少小城镇尤其是集镇因此得到了较快恢复和发展。据统计,1949年我国建制镇只有2000个左右,1954年发展到5402个,年均增长率达到20.8%。
由于当时全国镇的行政建制较混乱,1955年6月9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设置市建制镇的决定》,明确了设镇的标准,1956年11月7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根据这些标准,各地对已有的建制镇进行了审查、清理,撤销了一些不符合条件的镇,对一城多镇进行了合并。到1957年底,全国建制镇总数减少到3617个。1958年开始了“大跃进”全国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在合并小乡建立人民公社的过程中,有的乡合并为镇,一部分乡改为镇,镇的数量快速增长,到1961年底已达到4429个。
(二)萎缩停滞时期(1962~1983年)
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生产大面积歉收,加上市镇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全国范围内口粮短缺,城镇居民粮油副食品供应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采取了减少城镇人口数量的办法来压缩商品粮油需求量。1961年,全国减少了城镇人口1300万人;1962年,中央又提出全国城镇人口再减少2000万人。此时城镇人口大量减少,但建制镇数量未发生明显变化,保持在4200个左右。1963年,国家提高了设镇标准,并对不符合标准的建制镇一律撤销。此后到1965年,全国建制镇的数量减少到1800个左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建制镇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衰落状态。
1978年之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繁荣,我国建制镇有所恢复。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有计划地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加强城市对农村的支援,明确提出了发展小城镇的意义和基本思路。1980年12月,国务院在下发的《批转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中提出要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依托小城镇发展经济,这标志着小城镇的发展地位得以明确。但由于受设镇标准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观念的制约,建制镇的发展仍比较缓慢。到1983年底,全国建制镇仅有2968个,比1961年少1461个建制镇,约减少了33%。
(三)快速扩张时期(1984~2000年)
根据建制镇新增速度,这一时期又分为“两快两慢”四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4~1986年,建制镇数量快速增长,平均每年新增2583个。1984年,国务院通过《国务院关于农民进集镇落户的通知》并转批民政部《关于调整建制镇标准的报告》,放宽建制镇户籍管理限制,降低建镇标准,确立以乡建镇的新模式,实行镇管村的体制。同时,在行政体制上,到1984年底,全国各地基本上完成了政社分设,大量公社转为建制镇,这也有力地推动了小城镇的迅速发展。1984年年底建制镇由上年年底的2968个增加到7186个,新增4218个。随后,1985年又新增1954个,1986年又新增1578个。到1986年底,全国建制镇总数首次超过一万,达到10718个,分别是1949年、1961年、1983年的5.1、2.4、3.6倍。
第二阶段是1987~1991年。在这一阶段,全国建制镇数量增速放缓,平均每年新增437个,远低于上一阶段的速度。到1991年底,全国建制镇总数为12905个。
第三阶段是1992~1995年,这一阶段设镇速度再次加快,平均每年新增1157个。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加速转轨,各地设镇的步伐又开始加快,其中1992年新增2084个。到1995年底,全国建制镇总数达到17532个。
第四阶段是1996~2000年。各地设镇步伐又有所放慢,平均每年新增536个。到2000年底,全国建制镇总数为20312个。
(四)稳定发展时期(2001年以来)
自“十五”以来,我国建制镇的数量一直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并明确了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建镇的模式由最初的撤乡建镇逐步转变为撤乡并镇,建制镇的发展由过去注重数量扩张转变为注重质量提升,注重加强中心镇的建设和强化镇区的集聚功能。在这一时期,全国建制镇的数量一直维持在20000个左右,在2012年前有不断减少的态势,2012年后又略微增加。到2022年底,全国共有建制镇21389个,较2000年和2012年相比,分别增加1077个、1508个。
图1 1949年以来我国建制镇数量变化数据
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回顾我国建制镇的发展沿革,虽然关于其在国家发展和城市化中的地位一直有争议,但可以发现建制镇在国家发展战略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央各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发展建制镇的战略思想,也分别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包括发展全国重点镇,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财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新中国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40年建制镇的快速、健康发展,证明了中央制定的发展方略是符合我国城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
二、镇域经济的内涵与地位
镇域强,挑大梁。镇域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交汇地,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镇域经济是一个建制镇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是镇域范围内各种要素和产业有机构成的经济综合体,是区域经济的一个单元,也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作为县域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镇域经济概念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从行政区的角度看,镇域经济是指镇级行政区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它受到行政区划边界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从经济区的角度看,镇域经济是以镇为中心形成的开放经济系统,是镇域范围内各种要素和产业有机构成的经济综合体。
从空间结构上看,镇域经济内部是村域经济,外部是县域经济、城市经济的组成部分。镇域经济与村域经济发展一脉相连,是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
一方面,镇域起到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的作用,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发达的镇域经济是区县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杨海波(2016)认为镇街一级是党和政府在基层工作的基础,担负着发展一方经济、服务一方群众、稳定一方社会的重要职责,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没有镇域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膨胀壮大,也势必影响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镇域是连接城区和乡村的节点,发达的镇域经济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当前,城镇化水平还不够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决定了镇域经济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镇域是宜业宜居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化解二元结构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林葳,2017)。
三、我国建制镇综合实力评价研究
(一)指标体系
镇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单元。镇区则是城市与乡村连接的纽带,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节点。新时代推进镇域高质量发展,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差距,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经济发展、创新活力、发展潜力、生态宜居、生活富裕5个维度系统构建建制镇综合实力指数指标体系,通过发挥指标体系的引导功能,更好引导镇域走好新时代强镇富民之路,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建制镇综合实力指数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是镇域综合实力的基本体现。既需要衡量经济规模总量,又要考核评价经济发展质效。因此,下设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员劳动生产率5个二级指标。
创新活力是镇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选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营业收入之比、当年新增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高新技术企业数、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数4个指标进行评价。
发展潜力更加强调镇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用镇区建成区面积、镇区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镇域当年新增就业人口数、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5个二级指标进行衡量。
生态宜居是镇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选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镇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镇域饮用水量达标率、单位耕地使用化学农药减少率、单位耕地使用化肥减少率5个指标进行衡量。
生活富裕是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的,因此选取镇域人均可支配收入、学前三年幼儿入学率、高中阶段入学率、每万人拥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及以上商超数、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6个二级指标进行衡量。
(二)评价对象
(三)评价结果
表2 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分区域来看,2023年全国千强镇中,东部地区领先优势明显,占797席,特别是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表现亮眼,分别占据了260席、230席和112席,合计占比超60%。中部地区次之,占149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入围数量较少,分别占43席、11席。在前50强中,江苏和广东分别占20席和17席,占比达到74%。
千强镇是镇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镇域高质量发展的楷模和引领者。《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2(乡镇卷)》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千强镇行政区域面积达到11.6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不含港澳台,下同)的1.23%;户籍人口超7000万人,占全国的比重为4.98%;规上工业企业合计达81757家,占全国的比重为18.52%,高出户籍人口占比13.54个百分点。
“面上开花”离不开“点上发力”,其中昆山市玉山镇、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仁怀市茅台镇GDP均已突破千亿元大关,值得一提的是,玉山镇稳居全国千强镇榜首,而且玉山镇是全国唯一一个GDP过千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百亿元的镇。包括启东市吕四港镇、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博兴县兴福镇、广水市杨寨镇等一批明星乡镇,已经发展成为各区域发展典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图2 2023年千强镇分布图
表3 2023年度建制镇省(区)位次分布图
四、超级建制镇样本分析
表4 超级建制镇名单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2(乡镇卷)》筛选。
从超级建制镇省域分布看,已有11个省份有超级建制镇,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其中,江苏41个、广东24个、浙江10个、山东7个、福建4个、河南2个、河北3个、安徽、江西、湖北、贵州各1个。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中有进,年均增速达3.13%
2021年95个超级建制镇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达到1858.72亿元(见图3)。与2016年相比,超级建制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加了265.8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13%。受新冠疫情影响,95个超级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2020年稍有下降,由2019年的1801.49亿元下降至1774.49亿元,不过在2021年又增加至1858.72亿元,表现出超级镇较强的经济韧性。
图3 2016~2021年超级建制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统计
2021年江苏昆山市玉山镇以107.38亿元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领跑全国。江苏张家港市杨舍镇、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江苏昆山市花桥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在50亿元以上。此外,共有31个建制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样本平均水平(见图4)。
图4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超过超级建制镇样本平均水平的建制镇
(二)经济实力日益强劲,规上工业企业镇均增加101个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2016~2021年,超级建制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从15156个增加到24704个,镇均增加101个(见图5)。
图5 2016~2021年超级建制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统计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连续多年领跑全国。2021年狮山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639家,约是第二名广东东莞市长安镇的1.7倍。2021年95个超级建制镇镇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262个,其中超过样本平均水平的超级建制镇有33个(见图6)。
图6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超过超级建制镇样本平均水平的建制镇
(三)居民生活更加便捷,规模商超镇均增加57个
建制镇内综合商超的数量能够有效反映地方居民的消费购买能力。2018~2021年,超级建制镇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从22446个波动上升至27741个,镇均增加57个(见图7)。
图7 2018~2021年超级建制镇综合商店或超市数量统计
注:由于2021年广东东莞市大朗镇、寮步镇数据波动过大,因此未纳入统计,下同。
广东东莞市常平镇、江苏张家港市杨舍镇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较多,2021年分别有3105个、1895个。2021年,镇均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达到298个,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在500个以上的超级建制镇有16个(见图8)。
图8 2021年综合商超个数超过500个的超级建制镇
(四)超级建制镇经济发展主要模式
广东省和江苏省是超级建制镇的集聚地。江苏昆山市玉山镇、江苏张家港市杨舍镇、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广东东莞市塘厦镇、广东东莞市长安镇、广东东莞市寮步镇等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综合商超数量等方面均遥遥领先于其他超级建制镇。其中,江苏昆山市玉山镇、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贵州仁怀市茅台镇都已于近年陆续实现GDP破千亿。总的来看,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是这些建制镇高质量发展、推动镇域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支撑。
玉山镇的实力,靠的是工业经济的强大支撑。早在2012年2月,昆山高新区即与玉山镇实行“区镇合一、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昆山高新区是全国首家设在县级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3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12家,累计上市企业超10家。在2022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昆山高新区在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中再进1位,实现“七连升”,名列第32位,并首次进入排名前20%序列,继续位居全国县域国家高新区榜首。2022年玉山镇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产业分别实现产值795亿元、527.4亿元;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15家,增长32.2%,占全市比重23.9%,总量达到759家,稳居全市第一、占比超四分之一。与玉山镇类似,位于百强镇榜单前三的张家港市杨舍镇,亦与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区镇合一”管理体制。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1993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设立,2011年晋升国家级。
稳坐“广东第一大镇”的狮山镇,2022年GDP高达1313.49亿元。目前狮山全镇拥有工业企业1.5万家左右,形成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光电、新材料、有色金属、生物医药等6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支柱产业。2022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073亿元,增加值807.4亿元。其中,汽车产业产值过千亿,相关企业过百家(规上企业80家),由此延伸出的上下游配套业态更是不计其数。近年来,狮山镇的转型升级不断提速。2022年狮山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500家,在各大强镇中位居第一。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不仅可媲美超半数的全国百强县,也超过了国内诸多地级市。
北滘镇被誉为“中国家电制造业重镇”。以美的和碧桂园这两家本土诞生的世界500强企业为引领,北滘镇形成了智能家电、高端装备、机器人等多个产业集群。家电产业方面,北滘从乡镇企业起家,抢抓发展机遇,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空调、电饭煲、微波炉、电风扇、饮水机生产基地。2021年北滘家电业产值约3000亿元,约占全国家电产业总产值的10%。2022年北滘镇GDP突破1000亿元,成为广东第二个“千亿镇”。同时,近年来北滘镇不断强化数字经济引领,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北滘的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助力超400家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美的厨热顺德工厂则成为佛山第二家“世界灯塔工厂”。
茅台镇是中西部地区第一个GDP突破千亿大关的镇,著名企业贵州茅台就坐落在这里,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镇域内汇集了茅台古镇文化产业园、仁怀名酒工业园、仁怀空港新区三大园区,构成了大茅台发展格局的三大经济增长极。酒业集群让茅台镇成为中西部第一个千亿镇。
- 【中国中小城市指数网】